賈新梅,何文睿
(武威市中醫(yī)醫(yī)院,甘肅 武威 733000)
輸卵管阻塞性不孕是由于患者感染病原菌引起輸卵管、盆腔炎性改變,從而導致輸卵管積水、阻塞或周圍粘連影響輸卵管結構和功能以致不孕[1]?,F(xiàn)階段對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的診療方法很多,但考慮到治療費用、不良反應、患者耐受性、療效及術后再次粘連等原因,仍無統(tǒng)一的治療標準[2]。我院結合當?shù)氐尼t(yī)療條件,從患者病因病機入手,中西藥結合總結篩選出的清解疏管湯療效明顯、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現(xiàn)介紹如下。
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間,在武威市中醫(yī)醫(yī)院婦科門診就診的符合篩選標準的輸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120例,隨機抽簽法分為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兩組年齡、病程、輸卵管通暢程度、體征等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年齡在22~35歲的已婚婦女;男方精液檢查正常、夫妻有正常性生活者;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不符合納入標準者;輸卵管炎性阻塞以外因素導致的不孕;不能遵循醫(yī)囑者;伴有重要器官嚴重疾病者;全身或局部良惡性腫瘤者。
納入后采用其他方法治療者;不配合用藥者;納入后中途退出者;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或病情加重者。
在月經期間給予注射用頭孢曲松鈉2g加入到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中靜脈輸注,一日1次;甲硝唑注射液0.5g靜脈滴注,一日1次。月經干凈后3天至月經來前2天給予清解疏管湯灌腸治療,方藥組成:金銀花20g、連翹10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 10g、天葵子 15g、半枝蓮 15g、魚腥草 15g、白花蛇舌草15g、赤芍15g,每日1劑,加水泡透后煎至200mL備用。給藥方法:患者每晚睡前側臥,藥液溫至35℃左右,裝入一次性灌腸袋內,將導管遠端涂石蠟油,緩緩插入肛門15cm左右,約12min滴完,小腹部熱敷,墊高臀部,盡量延長藥液保留時間,每晚1次,3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最長治療2個療程。
將清解疏管湯換為膈下逐瘀湯灌腸治療,方藥組成:五靈脂 10g、當歸 15g、川芎 10g、香附 10g、牡丹皮 10g、元胡 10g、赤芍 15g、烏藥 10g、枳殼 10g、桃仁10g、紅花10g、甘草3g[3]。其余治療用藥及方法同觀察組。
每個療程后行輸卵管造影檢查輸卵管通暢情況,局部體征、中醫(yī)癥候改善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等,并隨訪1年,記錄妊娠情況。
各種資料經邏輯核對之后,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4.1.1 輸卵管通暢情況評定標準
治愈:輸卵管通暢;好轉:輸卵管通暢程度較前改善;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
4.1.2 局部體征療效標準[4]
療效指數(shù)(n)=(治療前局部體征積分一治療后局部體征積分)/治療前局部體征積分x100%。治愈:治療后局部體征消失,n≧90%;顯效:治療后局部體征明顯減輕,60%≦n<90%;有效:治療后局部體征有所減輕,30%≦n<60%;無效:治療后局部體征無減輕或加重,n<30%。
4.1.3 中醫(yī)證候療效評價標準[4]
參照《中醫(yī)婦科常見病診療指南》[5]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擬定中醫(yī)癥候,主證:婚久不孕;小腹或少腹脹痛或刺痛;胸脅乳房脹痛。次證:月經先后不定期;經前情志失常;經行腹痛;經行不暢,色紫有塊;腰骶脹痛。舌脈:舌質紅,苔黃,脈弦或數(shù)。療效指數(shù)(n)=(治療前中醫(yī)證候積分一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治療前中醫(yī)證候積分x100%。治愈:治療后主證候及次證候基本消失,n≧90%;顯效:治療后主證候明顯減輕,次證候改善或消失,60%≦n<90%;有效:治療后主證候減輕,次證候較治療前減輕,30%≦n<60%;無效:治療后主證候及次證候均無明顯改善或加重,n<30%。
4.2.1 兩組患者輸卵管通暢情況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83.3%,治療組總有效率63.3%。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輸卵管通暢情況比較 例(%)
4.2.2 兩組患者局部體征療效
治療后,觀察組局部體征總有效率88.3%,治療組總有效率75.0%。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局部體征療效比較 例(%)
4.2.3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療效
治療后,觀察組中醫(yī)證候總有效率95.0%,治療組總有效率80.0%。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例(%)
4.2.4 兩組患者隨訪妊娠情況
治療后隨訪,觀察組宮內妊娠率51.7%,治療組宮內妊娠率31.7%。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隨訪妊娠情況比較 例(%)
4.2.5 安全性評價
治療期間,兩組無明顯陰道出血、感染、腹痛等癥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中醫(yī)認為輸卵管阻塞多屬于盆腔炎、附件炎范疇,多發(fā)生于盆腔炎之后,而盆腔炎屬中醫(yī)“濕熱下注胞脈”,此時,濕瘀并存,濕重于瘀,其發(fā)病原因為經期產后胞脈空虛、平時體質虛弱、外感六淫、房事不潔[7],痰濕內生,濕熱、邪毒內侵,損及沖任,影響氣血運行,而致氣滯血瘀,故小腹及腰骶脹痛;熱擾沖任,迫血妄行,又與瘀血阻滯,熱瘀互結,血不歸經,故血量增多,有塊,經來腹痛;濕阻氣機,瘀血內停,經脈不暢,故經行腹痛加重;濕熱郁結,故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或澀[5]。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消癰、利濕散結,故自擬清解疏管湯灌腸治療。方中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散癰消腫之效,為治癰之要藥;連翹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解瘡毒,散癰腫,為“瘡家圣藥”,亦治瘰疬痰核。蒲公英、紫花地丁,利濕熱、泄滯氣、消腫散結。天葵子甘、苦、寒,善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半枝蓮性寒味酸,有涼血解毒,散瘀止痛,消腫和清熱利濕之功效,除血中郁結。魚腥草辛、微寒,寒能泄降,辛以散結,以清解內熱見長,又具消癰排膿之功。白花蛇舌草苦寒,有較強的清熱解毒、利濕通淋作用,使?jié)駸嶂皬男”愣狻3嗌中寡钟魺醄8]。諸藥相合,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消癰、利濕散結之功。
現(xiàn)代藥理研究金銀花、連翹、蒲公英、魚腥草、紫花地丁、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清熱解毒類中藥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可解熱、消炎、消腫等[9]。赤芍的化學成分芍藥苷可降低促炎性介質如腫瘤壞死因子等炎癥因子水平,從而抑制人類成纖維樣滑膜的增殖。[10]烏藥所含總生物堿具有抗炎鎮(zhèn)痛的效果[11]。
依照中醫(yī)辯證施治的原則,從患者病因病機入手,通過臨床觀察驗證,中西藥結合總結篩選出的清解疏管湯,臨床研究科學嚴謹,療效明顯優(yōu)于其他方法,安全可靠、用藥方法簡便、患者耐受性好、治療期間無須避孕,且費用低,使本方法成為最簡便易行的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常規(guī)方法,結合我市醫(yī)療資源匱乏、經濟發(fā)展滯后狀況,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