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老年重癥患者褥瘡易發(fā)因素的分析及預防。方法:將簽署知情同意書63例2018年8月-2019年8月入院患者隨機分組,兩組患者落實相關護理措施,一般護理組為對照組,作為本次研究的空白對照數(shù)據(jù),加強護理組為研究組,通過對褥瘡易發(fā)因素分析后,落實加強護理,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通過落實不同的護理措施,研究對比兩組患者預后相關指標。結果:研究組患者的壓力性損傷中,25例處于1期,無一例處于4期以及不可分期;對照組患者中,有4例處于4期,僅有10例處于1期;研究組的褥瘡預防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針對老年重癥患者褥瘡易發(fā)因素進行分析,采取針對性預防護理措施,能夠有效的促進褥瘡的好轉,值得推廣。
【關鍵詞】 老年重癥患者;褥瘡易發(fā)因素;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2-273-02
褥瘡[1]是壓力性損傷,褥瘡好發(fā)于長期臥床、營養(yǎng)不良、重癥老年患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局部皮膚受到剪切力、摩擦力等壓力,影響局部皮膚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造成局部皮膚長時間的缺血、缺氧,進而出現(xiàn)局部組織潰爛;褥瘡的發(fā)生會影響患者疾病的康復,甚至會加重疾病,對其生存質量不利,尤其是老年重癥患者。針對此,本文對褥瘡好發(fā)因素進行分析,采取預防措施,效果較為滿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簽署知情同意書63例2018年8月-2019年8月入院患者隨機分組,兩組患者落實相關護理措施,一般護理組為對照組,作為本次研究的空白對照數(shù)據(jù),加強護理組為研究組,通過對褥瘡易發(fā)因素分析后,落實加強護理,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納入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均為老年重癥患者且為褥瘡高發(fā)者;排除標準:無法配合研究的進行,身體狀況阻礙患者進行研究,患者身患嚴重器官衰竭、心臟疾病、傳染疾病等,本身拒絕進入研究。觀察對比表1數(shù)據(jù),可得知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作為本次研究進行的數(shù)據(jù),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褥瘡易發(fā)因素分析
①老年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彈性下降,皮膚逐漸萎縮,褶皺較多,皮脂腺活動降低,皮膚表面較為干燥,大腦神經遲鈍,自身痛閾降低,加之長期臥床休養(yǎng),故而易發(fā)褥瘡。②老年重癥患者病情較為危重,機體內環(huán)境遭到破壞,中樞神經高度緊張,內分泌系統(tǒng)紊亂,導致褥瘡易發(fā)。③褥瘡護理工作不到位,執(zhí)行褥瘡護理時,未按照護理標準進行護理。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護理方法,研究組根據(jù)褥瘡易發(fā)因素,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具體如下:(1)護理人員應嚴格按照醫(yī)院制定的褥瘡護理標準為患者實施護理工作,首先應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進而提升患者的配合度,讓患者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調節(jié)內環(huán)境。(2)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的飲食喜好,根據(jù)患者的個人喜好,制定飲食護理計劃,以調節(jié)胃腸道功能,做好營養(yǎng)支持以及胃腸道調理工作。(3)及時的為患者更換體位,每隔兩小時一次,加強對患者的皮膚護理,給予按摩措施,加強擦洗,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對一期壓瘡可以在局部涂擦賽膚潤液體敷料,定期更換躺臥體位,促進褥瘡好發(fā)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定期對患者皮膚進行褥瘡分期評估,采取針對性的褥瘡護理。
1.3 觀察指標
參考褥瘡分級標準[2],將患者褥瘡分為1期、2期、3期、4期壓力性損傷及不可分期壓力性損傷,對比兩組患者的褥瘡預防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使用t檢驗進行計算;褥瘡分級使用(%)表示,為計數(shù)治療,可使用卡方檢驗進行計算,計算的軟件版本為SPSS20.00,P<0.05,表示本次研究中的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褥瘡好發(fā)因素進行分析,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研究組患者的壓力性損傷中,25例處于1期,無一例處于4期以及不可分期;對照組患者中,有4例處于4期,僅有10例處于1期;研究組的褥瘡預防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我們對老年重癥患者褥瘡好發(fā)原因進行分析,認為有三點:老年患者皮膚彈性下降,褶皺較多,皮脂腺活動、皮膚干燥,長期臥床休養(yǎng);機體內環(huán)境遭到破壞,內分泌系統(tǒng)紊亂;褥瘡護理工作不到位;未按照護理標準進行護理[3-4]。針對上述原因,嚴格按照醫(yī)院制定的褥瘡護理標準為患者實施護理工作,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提升患者的配合度,讓患者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調節(jié)內環(huán)境,制定飲食護理計劃,做好營養(yǎng)支持以及胃腸道調理工作,加強對患者的皮膚護理,給予按摩措施,定期更換躺臥體位,促進褥瘡好發(fā)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定期對患者皮膚進行褥瘡分期評估,采取針對性的褥瘡護理[5]。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壓力性損傷中,25例處于1期,無一例處于4期以及不可分期;對照組患者中,有4例處于4期,僅有10例處于1期;研究組的褥瘡預防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重癥患者褥瘡易發(fā)因素進行分析,采取針對性預防護理措施,能夠有效的促進褥瘡的好轉,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侯麗霞.護理標識在老年骨折患者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5):172-173.
[2]陳誠.手術室體位護理對手術室腦腫瘤患者長時間手術褥瘡形成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9,6(28):248.
[3]宋玲林.褥瘡護理小組在高齡危重癥患者褥瘡預防及護理中的作用分析[J].飲食保健,2019,6(10):4-5.
[4]曹志新.手術全期護理在降低四肢骨折手術患者褥瘡發(fā)生率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9,29(6):146.
[5]許曉宇.3種護理風險評估表在EICU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9,29(8):334-335.
作者簡介:陸紅燕(1980年9月-);女;漢族;云南玉溪人;主管護師;本科;主要從事重癥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