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運用錄像觀察、數(shù)理統(tǒng)計等方法對中韓女子板球隊進行實力對比與分析。結果表明:中國隊投手投球穩(wěn)定性較韓國隊投手穩(wěn)定,對落點的認識更加清晰,對樁門的攻擊性更強,在比賽中能更好地限制對方得分,并淘汰擊球員。而韓國隊投手失誤送分過多,不能很好地限制對方擊球員得分。中國隊擊球員樁門間跑動積極,對壞球處理和邊界得分能力強,但在好球上的得分需要加強。韓國隊擊球員能更多地在好球上得分,但在壞球上丟失太多得分機會。
關鍵詞:中國隊;韓國隊;板球;競技實力;對比
引言
板球是以擊球、投球和接球為競技表現(xiàn)的運動員,它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非常盛行,我國也具備較強的競技實力。投球是板球技術限制得分的主要技術,擊球是板球技術中得分的主要途徑。投球隊通過球的速度、方向、弧度和落地后的變向來限制擊球員得分,或淘汰擊球員。而擊球員通過對落點的判斷來選擇不同的擊球方式從而擊球得分。本研究將對中韓兩隊所進行的三場比賽進行關于投球實力與擊球實力的對比與分析,總結兩隊需要改進加強之處,為今后的技術訓練提供建議。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2017年女子板球東亞四強賽以及2018年韓國邀請賽中國隊與韓國隊之間三場比賽數(shù)據(jù)作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網(wǎng)絡文獻檢索、中國期刊網(wǎng)數(shù)據(jù)庫,查閱板球訓練和競賽相關文獻,作為本論文研究的理論基礎,同時通過國際板球協(xié)會官網(wǎng)獲取本屆比賽完整數(shù)據(jù)。
1.2.2 錄像統(tǒng)計法
通過比賽錄像回放對中韓兩隊三場比賽投球與擊球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比賽中所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運用Excel軟件進行統(tǒng)計與整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中韓女子板球隊投球效果對比與分析
2.1.1 2017年中國隊與韓國隊第一場比賽投球數(shù)據(jù)對比與分析
投球是比賽的開始,控制球的落點、方向、弧線和旋轉等可以限制擊球員的得分,甚至將擊球員淘汰出局,實現(xiàn)最有攻擊性的限制得分。反之,沒有攻擊性的投球會輕易被得分并給防守造成很大困難,形成被動局面。
由統(tǒng)計得出中國隊被跑分比重高達57.58%,而韓國隊被跑分比重達到47.30%,中國隊的投球落點失誤較多或者對于對手擊球技術變化未能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回合失分率上的對比說明在比賽不同階段中中國隊的投手對球的落點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從而很好地控制了比分;無失分回合來看韓國隊對于落點的控制能力相比較中國隊較好。綜合來看,中國隊的投手在比賽的不同時期對球的方向、落點、弧度和速度做出了較好地控制,使比賽的主動權掌握在手中。
投手失誤失分包括寬球和無效球,它們不僅是衡量一個投手穩(wěn)定性的指標,也是衡量一個隊伍穩(wěn)定性的指標。回合失誤失分率意味著擊球員無需擊球對手就會主動送分,而失分率越高就可以越大程度地減輕擊球方在擊球得分上的壓力。
統(tǒng)計得出,中國隊的回合失誤失分率略低于韓國隊,說明投手相對穩(wěn)定失誤送分較少,因此可成為本場比賽勝負的關鍵。
在15回合比賽中雖然淘汰擊球員并沒有長回合和無限回合比賽中作用那么突出,但也可以有效限制對方得分。當一個新?lián)羟騿T上場,擊球員需要適應球道的反彈軌跡及投手的投球特點,這一段時間內就可以使對方得分率下降,中國隊可以用更少的分數(shù)淘汰對方擊球員,從而更好地控制比賽。
2.1.2 2018年中國隊與韓國隊第一場比賽投球數(shù)據(jù)對比與分析
本場比賽中韓雙方隊員因賽前集訓時間較短且訓練的系統(tǒng)性較差,雙方投手在比賽中的表現(xiàn)均不太穩(wěn)定,失誤較多。由統(tǒng)計得出,雙方隊伍對于第一場比賽的投球失誤率都很高,韓國隊在每個回合更是要比中國隊多失誤1.19分。
由統(tǒng)計得出在整場比賽失分中,中國隊的被跑分比重明顯高于韓國隊,而在邊界失分比重上韓國隊更高。整場比賽中國隊有3個無失分回合,說明投手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投球的落點與穩(wěn)定性,從而讓擊球員無法得分。
2.1.3 2018年中國隊與韓國隊第二場比賽投球數(shù)據(jù)對比與分析
由統(tǒng)計得出韓國隊的投手對投球落點掌握的不好,擊球手也沒能及時對落點做出相對應地調整和控制,導致被跑分過多,回合失分率較高;無失分回合及回合失分率上說明中國隊投手對球的落點控制能力較好,面對擊球員也能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從而更好地控制比賽。
兩隊投手經(jīng)過第一場比賽的自我調整后,在失誤失分上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兩隊投手對投球穩(wěn)定性都進行了有效調節(jié),雖然中國隊投手每回合失誤失分率較少,但相對上一場失誤失分情況來看,韓國隊投手更大程度上調節(jié)了投球的穩(wěn)定性,相對上一場失誤失分明顯減少。雖然兩隊投手都進行了調整,但失誤送分情況依然嚴重。
由統(tǒng)計可知中國隊投手可以很好地控制球的方向、落點、弧度和對樁門的攻擊性。而韓國隊的投手對于球的落點控制不到位,對擊球員沒有構成威脅,讓對方擊球員輕易得分。而相比較而言中國隊的投手在比賽中把比分以及投球落地控制得很好。
2.2 中韓女子板球隊擊球效果對比與分析
2.2.1 2017年中國隊與韓國隊第一場比賽擊球數(shù)據(jù)對比與分析
從統(tǒng)計得出兩隊擊球總個數(shù)相同,“得分率”為跑分與邊界得分之和除以擊球總數(shù),在跑動得分與邊界得分上雙方實力也處于同一水平。中國隊擊球員無法將更多好球進行有效得分,樁門間跑動得分能力和邊界得分能力使全隊的得分率上升,從而實現(xiàn)比賽的勝利。韓國隊的樁門間跑動得分能力也是相當出眾的,但邊界得分能力較弱,最后導致比賽失利。
2.2.2 2018年中國隊與韓國隊第一場比賽擊球數(shù)據(jù)對比與分析
經(jīng)統(tǒng)計可以看出中國隊先進行防守,擊球員對球的落點、速度以及擊球方式的運用相當嫻熟,從而使得分率直線上升并取得比賽勝利;韓國隊的樁門間跑動非常積極,但有太多球沒有得分,從而使全隊的得分率下降。
2.2.3 2018年中國隊與韓國隊第二場比賽擊球數(shù)據(jù)對比與分析
經(jīng)統(tǒng)計可知本場比賽中國隊依然選擇先進行防守,后擊球超分,從數(shù)據(jù)看來,本場比賽中國隊樁門間的跑動明顯增加,邊界得分減少。韓國隊擊球員樁門間跑動不及中國隊,說明韓國隊的擊球員不能將更多好球擊打出去并得分,使得分率變低。
2.3 中韓女子板球隊綜合對比分析
2.3.1 中韓女子板球隊投防綜合效果
在三場比賽中,有兩場比賽中國隊分別在12.2回合與12.5回合完成超分結束比賽,樁門間的跑動得分率41.12%,而韓國隊僅26.97%,這間接證明韓國隊在30碼內的防守較差,使中國隊有更多的跑動得分機會。中國隊的邊界得分率達到52.34%說明比賽中韓國隊投手在邊界失分比重一直較大,韓國隊投手對落點的認識不明確,以及控制投球落點的能力較中國隊差。
中韓兩隊在比賽中的投球失誤比重都比較大,中國隊總回合失誤失分率為1.75,韓國隊總回合失誤失分率為2.22。在20回合比賽中這樣的失分率都是不少的,只是相對韓國隊而言中國隊對失誤失分控制得更好一些。
綜合以上比賽來看,韓國隊的邊界失分相對于中國隊的邊界失分而言,韓國隊的投手在比賽時期對球的方向、落點、弧度控制的不是很理想,也沒能及時地做出相對應調整來控制比賽局面;相比較而言中國隊的控分以及對球落點的掌控較好。
2.3.2 中韓女子板球隊擊球員對不落地球處理能力
“不落地球”是最容易被擊球員擊打,在球沒有落地之前,通過球的高度可以準確判斷,從容地進行擊球,很容易被打出邊界。中國隊擊球員基本將每一個不好的球擊打了出去并得分,雖然韓國隊投手更好地控制了不落地球,但中國隊擊球員更好地抓住了每一個得分機會,使我們對不落地球的得分率升高。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 中國隊總回合失誤失分率1.75,韓國隊總回合失誤失分率2.22,兩隊相比較而言中國隊投手在投球失誤送分上較韓國隊投手控制的更好。
3.1.2 中國隊投手對投球落點的認識更加清晰,并且能在比賽中更好地執(zhí)行投球計劃,控制對手得分,淘汰對方擊球員。
3.1.3 中國隊擊球員在樁門間的跑動得分積極,對不好球的得分能力強。
3.2 建議
3.2.1 兩隊應有目的性的加強對投手的投球技術訓練,提高投手對落點的認識。
3.2.2 中國隊擊球員應加強在好球上的得分能力。
3.2.3 韓國隊擊球員應加強在不好球上的得分能力。
參考文獻
[1] 周慶璽,林凌峰.簡析訓練學視角下高校板球運動的賽前訓練[J].運動,2013(66):41-43.
[2] 劉靜民,鄧京捷,陳嚴.中國女子板球投手投球技術的運動學比較[J].體育科研,2010,31(06):37-39.
[3] 張忠,王媛,馮堅.中國國家女子板球隊溯源與發(fā)展的效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03):115-116.
作者簡介:張香雪,1996年11月出生,女,漢族,黑龍江富錦市人,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2015級學生體育教育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