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民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號角已吹響在21世紀的今天,作為體育教師,以如何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以適應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需要:如何正確把握教師在新課程中的角色:如何合理選擇體臺教學的內容等幾個方面進行論述,以供廣大體有教師參考。
關鍵詞:體育新課程;教學觀念;教師角色
根據體育課程改革這一新形式的要求,如何改變教學觀念,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如何正確把握教師在新課程中的角色,如何合理選擇體育教學的內容,突出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使課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養(yǎng)成堅持體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韌不撥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健康、和諧地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下面,針對如何適應體育新課程改革中的出現的問題,本文從三個方而進行探討:
一、改變教學觀念,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1、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近年來,參加健身鍛煉,正在成為人們目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使康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因此,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奉行“健康第一”、“終身體育“、“快樂體育”的觀念,使教學內容貼近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意識、終身鍛煉意識、全民健身意識、與人交往合作意識等方面,并使之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體現出科學化、系統(tǒng)化。利用體育教學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從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這一目標出發(f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培養(yǎng)堅持課外鍛煉的習慣,增進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全面發(fā)展。
2、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觀念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是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學生跟著教師轉,教師跟著教材轉,教師教無興趣,學生學無樂趣。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要裝著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fā)展放在首要地位。因此,應該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
3、樹立“師生轉換角色”的觀念
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應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把更多的教學活動讓位于學生設計豐富多彩的、能充分調動學生內在動力、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和富有激情有學習活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和救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新課程的推進要致力于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fā)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系,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以充分地發(fā)揮。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體育活動的組織者,成績的判定者和絕對的權威者,而且,更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服務者。
二、正確把握教師在新課程中的角色
1、從“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
從課程設計到評價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應該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fā)展放在中心地位。我們所習慣的傳統(tǒng)體育教學,是“師本教育”,其核心是過分突出教師的主體作用,只重視由教師單向傳授知識。由于過度強調和看重教育者的主體作用,低估學生的能動性和潛能,或者只習慣于傳統(tǒng)的注入式教育方式,昧于啟發(fā)式教育操作,因而導致體育教育上普遍的非人格化專制和文化霸權態(tài)度。在專制態(tài)度和控管方式構成的體育教育環(huán)境下,學生失去判斷和選擇的自由,沒有自覺自由的權利,沒有自覺責任行為的機會。獨立思考的剝奪必然導致主體性的喪失,自覺活動的抑制必然導致能動性的消蝕,自由選擇的取消必然導致責任感的淡漠。
2、從“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
作為一名小學體育老師,不能吝于給學生微笑,更不能經常諷刺、挖苦、斥責學生,甚至侮辱、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這樣做,會導致學生對體育學習失去興趣、信心。教育學生最重要的秘訣是愛。體育教師要發(fā)自內心地愛學生,學生只有感受到老師的愛和尊重,才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體育教師愛學生,就要相信學生,要樹立“無差生觀”。每個學生都是一輪初升的太陽,有的盡管現在還暗淡無光,只是一時被云霧遮住了,一旦沖出云霧就會光芒四射。
教師作為促進者,其角色行為應該表現為: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和發(fā)展學習體育的能力、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在新課程標準下合理選擇體育教學的內容
1、教學內容選擇的興趣性
體育教學主體是學生,選擇的教學內容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喜好,要精選既受學生喜愛,又對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有較大價值,有利于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的體育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作為教學內容,保證學生在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基礎上有專長,并能加以運用,可根據學校的場地、設施等條件,確定一些教學內容范圍,讓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和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學生自己喜歡了就會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學習,從而全面發(fā)展體能和提高運動技能,培養(yǎng)學生積樓的自我價值感,發(fā)展個性,奠定終身體育基礎。
2、教學內容選擇的時代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學內容的選擇帶有濃厚的時代特征。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應貼近學生生活,關注學生生活經驗,如流行和時尚的街舞、芭啦芭啦舞、獨輪車、滑板、短式網球、定向運動、健美操等競技和休閑運動項目都可以引進課堂作為體育教學內容。當然引進這些新興運動項目不能盲目,不能為了求新鮮、趕時髦,一哄而上也要根據學校的條件、教師的能力、學生的興趣適量選擇。
綜上所述,體育新課程的出發(fā)點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充分開發(fā)學習潛能,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和應用于實踐的機會,它為每個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空間,使學生走向一種全新的體育學習環(huán)境。“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已成為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題。它的核心是抓住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新課程改革要注重科學性、實效性,不能盲從,更不能以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警惕“放羊式”教學現象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