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來森?
夏末、秋初,玉米粒已灌漿飽滿,玉米衣“青春靚麗”,此時的玉米便是青玉米,亦可稱之為鮮玉米?;蛟S,有人會問:“現(xiàn)在不是四季都可買到新鮮的玉米嗎?”的確,隨著交通運輸業(yè)和冷凍保鮮技術(shù)的發(fā)展,您在四季都可以買到玉米。但夏末、初秋時節(jié)以外上市的多為“保鮮玉米”,而非真正的鮮玉米。細分起來,夏末上市的為春玉米,即春天播種的玉米,其所占市場份額并不大。秋初上市的為麥玉米,即套種在麥田里的玉米,是鮮玉米的“主力軍”。
青玉米最常見的吃法是煮。鄧云鄉(xiāng)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煮玉米要帶著外面的衣和花須一起煮,煮熟后再剝了吃,有一股清香,吃起來更為甜美。”之所以要“帶著外面的衣和花須一起煮”,是要最大程度地保留住鮮玉米那種天然的香味。玉米在煮熟的過程中,其香味會外溢。若沒有外衣包住,煮熟后其香味就會變淡。但要我說,這“一股清香”不如換成“一股濃香”更為恰當。
不過,人各有好。我的母親在世時喜歡煮著吃“裸玉米”,即將玉米外衣剝?nèi)?,與紅薯塊兒同煮。混煮出的鮮玉米,其甜味因紅薯而變得既糯又潤。煮熟后的鮮玉米粒金黃耀眼、甜香撲鼻,很受孩子們喜歡。在兒時的記憶中,我和小伙伴們喜歡將玉米粒剝下,裝進口袋中,然后一邊玩耍,一邊取食。
于我而言,烤玉米才是青玉米美味的最高境界。小孩子們喜歡“野烤”——在田野中,就地取材,用石塊壘好一個“鍋灶”,上面放玉米,下面生火。用來燒火的不是柴草,而是牛糞。牛糞火是慢火,不“毒”,最適合將玉米慢慢烤熟。孩子們邊看火,邊不時地將玉米翻個兒。待到玉米外衣烤焦,里面的玉米粒也就熟了。將烤熟的鮮玉米剝?nèi)ヒ马殻湎阄侗憔従徤⒁缬谇镆爸?,浸染得秋風(fēng)、秋云滿身是香。食鮮玉米的時節(jié),也正是農(nóng)家爐黃煙(烤煙葉)之時,所以,有些人家會用煙爐烤玉米。這樣烤出的鮮玉米因受熱均勻,品相格外漂亮,仿佛一支黃澄澄的“金玉棒槌”——璀璨、悅?cè)?,特別誘人食欲。
剝?nèi)□r玉米粒,粉碎即成糝子。將其與鮮豇豆、紅小豆同煮,熬至稀爛便是“玉豆粥”。食用時,還可以加入一些紅糖增加甜度。秋雨陰濕的日子,食一碗玉豆粥,是一件極美的事情。變硬了的青玉米,可以粉碎磨成玉米粉,用來貼鍋餅。其制作方法如鄧云鄉(xiāng)先生所言:“把玉米面和得很?。ㄜ浢妫?,用敞口鐵鍋,鍋底熬少半鍋粥,或燒半鍋菜湯,用手抓一把濕面,往鍋邊一貼,貼滿一圈,蓋上鍋蓋,一加火,一鍋熟。貼餅子一面焦黃,一面蠟黃,又香又解餓。”玉米餅子朝外的那面是蠟黃的,常常會留下母親的手印;焦黃的一面是貼在鍋上的。
玉米餅子焦黃的部分也叫“玉米鍋巴”,咬上一口,咯嘣脆,噴噴香,那股特別的焦糊味格外香。上學(xué)路上,我常用玉米鍋巴當零食——邊蹦跳行走,邊咯嘣咯嘣地嚼食玉米鍋巴。那份快樂,難以形容,難以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