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摘 要】目的:觀察疼痛護理干預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納入我院40例新生兒,行傳統(tǒng)護理的20例為比照組,增加疼痛護理的20例為干預組,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疼痛程度。 結果:干預組新生兒護理前疼痛評分為(6.84±1.72)分,與比照組無差異,P>0.05。干預組新生兒護理后5min疼痛評分(3.62±1.07)分、護理后10min疼痛評分(2.14±0.89)分低于比照組,差異性明顯,P<0.05。 結論:在新生兒護理中實施疼痛護理,其疼痛程度有所減輕,效果較好。
【關鍵詞】新生兒;疼痛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237-01
在兒科ICU中,皮下注射、靜脈穿刺、足底擠壓采血、黏性膠布去除等操作均會產生疼痛感,新生兒雖無法通過面部表情表達疼痛,但會影響到新生兒喂養(yǎng)及情緒。若新生兒長期處于疼痛狀態(tài),會損傷機體組織和細胞,影響神經系統(tǒng)及腦部發(fā)育,更甚者會讓新生兒出現(xiàn)情緒調節(jié)能力差、注意力無法集中等情況,預后極差[1]。既往新生兒護理內容有限,而疼痛護理的實施可減輕新生兒疼痛感,效果顯著,故本研究納入我院40例新生兒,旨在觀察疼痛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及
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納入我院40例新生兒,依據(jù)護理措施分組,比照組:共20例新生兒,男性13例,女性7例,日齡分布在1-15d,平均日齡為(7.04±2.38)天。干預組:共20例新生兒,男性12例,女性8例,日齡分布在1-14d,平均日齡為(6.84±2.57)天。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所納入新生兒家屬均簽署了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排除新生兒危重評分在90分及以上的新生兒;處于昏迷狀態(tài)的新生兒;在護理前行鎮(zhèn)痛藥物止痛的新生兒;輔以機械通氣治療的新生兒。我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研究。
1.2方法
比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即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并發(fā)癥預防等。
干預組增加疼痛護理,內容如下:(1)疼痛預防:在新生兒疾病治療中盡可能避免致痛性操作及藥物濫用,對新生兒疼痛感來源進行評估,給予針對性的止痛干預。(2)非藥物止痛:①嗅覺安撫:選擇含有香蘭素的紗布,將其放在新生兒頭部,通過嗅覺安撫新生兒情緒,避免新生兒長期哭鬧。②母乳喂養(yǎng):護理人員鼓勵并指導新生兒母親進行母乳喂養(yǎng),能達到優(yōu)異的鎮(zhèn)痛效果,還能規(guī)范新生兒行為,減少不良反應。③體位調整:根據(jù)致痛性操作調整體位,例如在足跟血采集時,可選擇俯臥位;在改善調節(jié)能力時,選擇鳥巢式體位,在疼痛感強烈時,還可選擇屈曲位,以減輕疼痛感。(3)藥物止痛:若新生兒疼痛感強烈,且非藥物止痛無效,此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給予新生兒局部麻醉、催眠等藥物行止痛護理。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疼痛程度。將NFCS(新生兒面部編碼系統(tǒng))作為依據(jù)觀察新生兒面部肌群活動并評分,分值0-10分,分值高即代表疼痛感強烈。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實驗以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使用X2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使用t值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P<0.05代表研究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對于需要進行有創(chuàng)操作的新生兒和早產兒來說,需進行適當?shù)挠袆?chuàng)性治療,此過程會產生疼痛感,但新生兒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僅能通過動作、啼哭及表情反映出疼痛感。部分醫(yī)生及家屬忽視新生兒的面部情緒變化,無法了解到疼痛程度,讓新生兒一直處于疼痛狀態(tài),會對其腦部及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產生影響,需實施相應的疼痛護理干預。為避免強烈疼痛感的出現(xiàn),在新生兒治療中應盡可能避免致痛性操作,若存在創(chuàng)傷性操作,需評估新生兒疼痛程度,讓護理干預更具針對性[2]。若疼痛感較為輕微,可采用非藥物止痛,在新生兒頭部放置含有香蘭素的紗布,通過香味氣息刺激新生兒嗅覺,達到減輕疼痛感的效果。由于新生兒對母親的依賴性較強,在其感到疼痛時,給予適當?shù)哪溉槲桂B(yǎng)能增強新生兒安全感,從而穩(wěn)定新生兒情緒。將致痛性治療措施作為依據(jù),調整新生兒體位,不僅能減輕疼痛感,還能提高新生兒治療舒適度,效果較好。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當新生兒疼痛感強烈時,非藥物護理效果有限,此時需詢問醫(yī)生意見,在遵醫(yī)囑前提下給予新生兒藥物止痛治療,但需注意控制藥物劑量,避免產生較多不良反應[3]。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理前疼痛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干預組護理后5min疼痛評分(3.62±1.07)分、護理后10min疼痛評分(2.14±0.89)分低于比照組,差異性明顯,P<0.05??梢娞弁醋o理干預在新生兒護理中效果顯著,能減輕疼痛感,提高新生兒情緒的穩(wěn)定性。
綜上所述,疼痛護理能有效緩解新生兒疼痛感,利于穩(wěn)定新生兒情緒,能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 施麗平,唐在君.袋鼠式護理聯(lián)合非營養(yǎng)吸允對緩解新生兒微量血糖采集所至疼痛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20,30(3):134,136.
[2] 鄒毅.用非營養(yǎng)性吸吮聯(lián)合聽音樂法對新生兒進行疼痛護理的臨床觀察及安全性分析[J].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18,(11):151,153.
[3] 王小娟,張海艷,趙桂娥, 等.袋鼠式護理對疼痛引發(fā)新生兒血氧飽和度及心率等指標干預效果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20):2525-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