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荷
江西劉女士:我兒子14歲,他以前是挺乖的小暖男,但最近感覺他變了,什么事不跟我們商量,也不聽勸,還打了人生中第一架。對他的轉變我接受不了,跟他吵了幾次,要知道,以前我們一直相處的很融洽,但現(xiàn)在卻隔閡越來越大,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孩子處于青春期,為啥從乖寶變成了叛逆孩兒?聽聽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付瑤咋說。
存在1 4歲現(xiàn)象
付瑤說:“在發(fā)展心理學中,14歲的孩子正當青春期,表現(xiàn)出易沖動、不聽勸,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干”。這就是“14歲現(xiàn)象”。14歲左右的年齡屬于成長中的一個“危險期”,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但同時又是成長的一個“關鍵期”,如能引導好,會讓孩子受益一生?!边@時候孩子可能會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呢?付瑤說:1情緒易波動,容易兩極化。2思想“成人化”,行為“兒童化”。3過于自信易形成自負心理。4易出現(xiàn)消沉、頹廢、麻木、情感冷漠等情感。5易出現(xiàn)暴躁、報復、易激動、尋求刺激等現(xiàn)象。
接納孩子,讓孩子更“自由”
對于14歲現(xiàn)象,應如何去引導呢?付瑤給出幾點建議:接納孩子的成長,給孩子充分的自主空間,多肯定孩子的表現(xiàn);轉換與孩子溝通的角度,使用“大人們”之間溝通的模式;尊重孩子的“隱私”,允許孩子有“小秘密”;關注孩子生理成長,同性父母給予必要的性教育;感受孩子心理變化,了解孩子的“朋友圈”;家長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影響大于管教。
家長也要學著成長
很多處于這個時期的家庭都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家長不是不想理解孩子,實在是自己也正處于“高壓”狀態(tài)。付瑤說:“當你的孩子14歲了,走進中學,很多家長在心理上就會覺得,孩子可算長大了,應該體諒自己了,應該要懂事了等等,就是因為有了這樣或那樣的“應該”,家長會特別失望,因除了普遍性的成長規(guī)律外,孩子的成長還具備個性化。我認為,“14歲現(xiàn)象”不僅指孩子,也是指家長,家長處于“上有老下有小”階段,要考慮孩子中考和未來的特殊時期,要面對“更年期遇到青春期”的難題。”家長要做些什么自我調節(jié)呢?付瑤建議:要通過學習充分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便是這個道理;要適應孩子長大的現(xiàn)實,接納孩子與你不像小時候那么親密和無話不談;關注自己的情緒變化,隨時的調整與溝通,避免與孩子之間的“情緒傳染”;對孩子的未來合理期待,對自己的生活多加關注。
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家長扮演著不同角色。14歲這個特殊時期,扮演最好的角色應是“引領者+朋友”。找好自己的定位,安排好彼此的生活,14歲不可怕,14歲可以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