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嵐
摘 ?要:本文通過個案的干預實踐,旨在思考促進幼兒發(fā)展的家庭藝術教育指導策略,希望可以對學前兒童家庭藝術教育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家長在實施家庭藝術教育的時候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藝術教育觀,要營造家庭藝術教育特有的環(huán)境與氛圍,選擇符合孩子需要的家庭藝術教育內容,此外提高家長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也是提升家庭藝術教育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
關鍵詞:幼兒;家庭藝術教育;家長藝術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785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017-02
家庭藝術教育對于學前兒童的成長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對學前兒童的一生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家長素質的普遍提高,家長對于兒童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有了相當程度的提高。但是雖然許多家庭都會通過多種途徑來提升孩子的藝術素養(yǎng),但是在具體實施的時候由于家長本身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以及自身對藝術缺乏深刻認識和理解,因而在實施家庭藝術教育的時候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所以根據(jù)自身的一些家庭藝術教育經驗,結合案例對家庭藝術教育的實施策略提出了以下幾點思考。
1.家長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兒童藝術教育觀
(1)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
“兒童觀是人們對于兒童總的看法和基本觀點,帶有應然和價值判斷的色彩。”要對兒童進行教育,首先就應該了解什么是兒童,應該要樹立怎樣的兒童觀。兒童不是小大人,他們會用自己的方法去構筑經驗的大廈,而不是由成人給予他們現(xiàn)成的知識或者是技能。當家長們在為藝術教育到底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素養(yǎng)還是為了讓孩子有一項技能煩惱的時候,當功利性和超功利性在腦海中的斗爭不分勝負、難決高下時,家長朋友們不妨靜靜地想一想,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怎樣的孩子?因為沒有誰比家長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了,給孩子的小腳穿上適合的鞋子,孩子才能跑得更快,不是嗎?
(2)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藝術教育觀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他們能夠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不同的藝術,有的時候家長并不需要強求,一定要孩子掌握某些技能,因為藝術是無聲無息的,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傳達著藝術的氣息,藝術的種子就悄然播撒開來了。家長們不用擔心,也不用著急,只要靜靜地播撒藝術的種子,滿足孩子的需要,等待美的發(fā)芽?!皟和囆g教育不應該是專業(yè)化的藝術教育,而應該是一種普通性的藝術教育?!睂<沂沁@樣認為的,而學前兒童家庭藝術教育也應該是一種普通性的教育,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無痕的教育。藝術不用你仔細尋找,因為它就在你身邊,藝術教育不用端正架勢,因為它潤物無聲。
2.營造家庭藝術教育特有的環(huán)境與氛圍
(1)在家庭藝術教育中建立平等對話的親子關系
在家庭藝術教育中,家長既是學前兒童的父母,同時也充當著教師的角色,家庭藝術教育經常會采用對話的形式進行,如果家長用優(yōu)美動聽的語言和學前兒童進行交流,用和藹可親的面部表情和學前兒童相對,用輕柔親密的動作與學前兒童互動,顯然能夠增進親子感情,讓學前兒童感受到愛。筆者在以下案例中嘗試用平等對話的方式引導幼兒X緩解練習的枯燥:
在案例“巨人的腳步”中,幼兒X的手型存在一定的問題,而且力量很小,我讓他抬高手指,但是提醒多次仍舊無果。我想了一個比喻,我對幼兒X 說:“你彈這個曲子的時候每個音都是很重地彈下去的,就像巨人的腳步一樣,巨人走路的時候把腳抬得高高的,然后踩下去的時候地都會抖一下。”然后我跟他一起站起來,模仿“巨人的腳步”。通過平等的對話交流緩解機械性練習的枯燥,幫助其增強對于鋼琴練習的興趣。
(2)注意家庭環(huán)境的布置
每位家長的審美和品味不盡相同,所以,受到家庭經濟條件和家長審美取向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家庭所呈現(xiàn)的家庭藝術教育“磁場”肯定是不同的。這個時候,家長起到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家長們如何把握環(huán)境中透露出來的“真正的藝術信息”,這就需要家長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后面將會提到的家長的藝術素養(yǎng)問題。
3.選擇符合孩子需要的家庭藝術教育內容
(1)家庭藝術教育的內容是貼近學前兒童生活的
“教育即生活”,這是教育大家們所倡導的,藝術教育就是需要貼近學前兒童的生活的。只有選擇貼近他們生活的藝術教育內容,兒童才愿意接觸藝術,才會激發(fā)起他們的興趣。而將家庭藝術教育融入家庭生活中,將身邊無處不在的藝術的影子變成孩子眼前能夠看到的美麗圖畫,孩子會更加容易接受藝術的熏陶。
(2)家庭藝術教育的方式是注重感知體驗的—運用藝術與游戲的內在聯(lián)系
藝術需要去體驗和感知,學前兒童的思維方式是具體的、形象的,這就需要家長用感性的方式去幫助學前兒童體會藝術帶來的變化,或者是含蓄的、或者是夸張的、或是持續(xù)的、或是短暫的,藝術帶來的變化是奇特的,需要去體會才能感受到。例如,在練習調音連音與調音比較多的曲子《頑皮的小妖》時,我就和他一起站起來,假扮成小妖“跳舞”,連著走一步然后跳一步。幼兒X的體會慢慢加深,當他回到鋼琴上的時候,他明顯能將連音和跳音區(qū)分開來了。而跳音的部分我就讓他回憶“黃豆掉在地上”的情境。在練習優(yōu)美的曲調《加線練習曲》時,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讓幼兒X想象成是蝴蝶在飛。
(3)孩子的藝術孩子自己去評價
孩子需要怎樣的藝術,他自己最清楚,而他們也有自己的思考,能夠去評價自己的藝術。成人通常習慣性地去充當一個評判者的角色,來判定孩子的藝術是美的或者是不美的。藝術并不只有美和不美這樣的評價方式,孩子在感知藝術的過程中獲得的一切體驗,只要孩子將它們說出來,就是他自己的體會,而這個是比任何教育都來得重要的東西。
(4)學前兒童家庭藝術教育需要交流
家庭藝術教育是需要交流與溝通的,首先表現(xiàn)在同伴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大部分學前兒童家長都比較贊同讓孩子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唱歌跳舞,同伴之間在一起,可以激發(fā)起其對于藝術的興趣。學前兒童和同伴在一起,可能比與成人在一起更加能表現(xiàn)其創(chuàng)造性與想象力。家庭藝術教育需要交流與溝通還表現(xiàn)在家長之間的交流互動。家長之間相互交流家庭藝術教育的經驗,能夠幫助家長之間共同發(fā)揮聰明才智,尋求更好的家庭藝術教育方法。
4.提高家長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
家長的藝術素養(yǎng)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他對孩子進行家庭藝術教育的質量,家長對學前兒童進行教育的便利性、日常性和親密性,是提高藝術教育有效性的有利條件。如果家長的藝術素養(yǎng)高,熱愛藝術,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學前兒童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
(1)熱愛藝術,熱愛兒童
家長要提高藝術素養(yǎng),首先要熱愛藝術,唯有熱愛,才能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也只有家長熱愛藝術,才能引導學前兒童去熱愛藝術,當失去對藝術的愛的時候,藝術的美就完全被遮蔽起來了。家長們自然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家庭藝術教育需要家長們將自己的愛用藝術加工,用時間承載,用心思雕琢。
許多學習樂器的幼兒在新鮮感過去后就會想放棄,練琴是枯燥的,但是還是有許多的學前兒童家長為他們的孩子選擇了鋼琴學習,家長出于的目的可能不同,但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把琴彈好。而那份堅持,需要家長和孩子一同承擔,而堅持的動力就是家長對自己孩子無限的愛與耐心。
(2)親身經歷或者通過各種媒介增加自己的藝術體驗
要帶著孩子一起體驗和感知藝術,首先家長得有一定的感知和體驗能力。家長可以多參加一些藝術活動,聽聽音樂、看看畫展之類,多接觸藝術。現(xiàn)在的家長工作繁忙,但是與各種媒介的接觸越來越多,尤其是網(wǎng)絡、電視等,家長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巨大的平臺了解關于藝術的各種知識,逐漸增加自己對于藝術的感知和體驗能力。
(3)捕捉身邊“美”的事物
身邊不缺少美,有的時候就是缺少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家長作為家庭藝術教育的實施者,需要不斷發(fā)現(xiàn)身邊美的事物,這樣才能引導孩子去感知和體驗。藝術并不只是純粹的,它會和各種事物混雜在一起,去捕捉它,將它帶到孩子的面前;或者,將孩子引導至藝術的田野,讓他們盡情地享受藝術,沉浸在藝術的海洋中,自己去尋找美在哪里。
社會輿論往往會影響個體的觀念,家長的功利性藝術教育觀念應該受到了社會氛圍的影響,當今社會的競爭異常激烈,讓孩子學習各種各樣的技能知識有時候并不是出于家長們的本心。家長們也希望孩子過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社會導向希望孩子們都早早地學習許多知識技能,家長出于無奈也逼著自己的孩子學習。學前兒童家庭藝術教育也會受到這樣的功利思想影響,但是藝術與功利性顯然是矛盾的,家長們就要積極地對于社會的輿論進行篩選和過濾,選擇符合自己價值取向的觀念,舍棄一些不正確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