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瑾
小學生雖沒有考試的巨大壓力,但作文指導為考而教的痕跡依然十分明顯。教師還是在寫作技法上大做文章,押題、猜題,強化訓練寫作技巧和材料選擇,而忽視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久而久之,小學生便對寫作失去了興趣,寫作欲望低,寫作思維固化,不會表達真情實感,文章毫無靈性和生命力。如何讓小學生的作文充滿童真童趣,閃耀靈性和智慧的光芒,讓寫作成為學生自主表達和抒發(fā)情感的平臺,應該是當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攻克的難題。筆者從“智趣教育”的角度嘗試,力求開辟小學作文教學“綠色寫作”的新思路,以期讓學生進行個性化寫作,表達真情實感。
一、啟智——立足教學目標,培養(yǎng)寫作智慧
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須給作文教學松綁。要在啟迪學生智慧、激發(fā)思維靈性、提升語文素養(yǎng)上下功夫。一要敢于放權給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權利下放給學生,使其真正成為寫作的主人。二要努力開拓學生的作文視野,立足教學目標,搭建觀察、體驗的平臺,給學生表現(xiàn)自我的空間。三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表達的意識。小學生的寫作視野比較窄,作文就是讓學生表真情、說真話、寫真事,教師要放權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表達,不要用“八股文”“格式文”約束學生,要給學生自主選擇話題的權利,讓學生自由狀物言情、表情達意。四要包容學生。小學生的作文思維不成熟,在練習和實際寫作時會犯許多錯誤,教師不能用成人標準去苛求學生,要允許學生走偏犯錯,教師及時糾錯,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逐步提高。五要增加閱讀量,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學習寫作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比如,指導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xiāng)的風俗”主題作文時,應該明白此文題意在通過描寫家鄉(xiāng)的民俗,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民族的熱愛之情。但是,學生的作文主旨往往達不到這樣的高度。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范文引路。讓學生閱讀本單元的幾篇文章,分析文章內(nèi)容,學習寫作技巧。二是聯(lián)系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利用多媒體投影,展示當?shù)氐拿袼琢晳T,讓學生自主選擇一種民俗,說一說其特點,思考這些風俗中包含什么樣的情感。三是談談對這些民俗有什么想法和思考。最后讓學生選擇一種風俗習慣,按照范文的思路寫作。
二、增趣——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寫作興趣
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形象化展示文本中的場景,是給作文教學增趣的重要方法。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與文章相似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活躍氣氛。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拓展信息渠道,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培養(yǎng)人文情懷。教師要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和事件,巧妙移植到教學情境中,在潛移默化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寫作時流露真情。比如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作文“有你,真好”時,我利用學生的生活體驗,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燈下縫衣、車站送行、桌前陪讀、母子視頻通話、新年賀卡等20多個場景,讓學生自主選擇,并根據(jù)自己的體驗完整敘述來龍去脈,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大家暢所欲言,課堂氛圍熱烈,作文效果非常理想。這個練筆給我一個啟示: 只要真情涌動,一定可以寫出好文章。
三、授法——積累寫作素材,傳授寫作技巧
有了豐富的食材,還要有高超的廚藝,才能做出美味佳肴。放在作文教學中,就是有了素材,還要有寫作技巧,才能寫出佳作。因此,教師要傳授學生寫作技巧,但要注意,寫作技巧不是死板的、一成不變的,要根據(jù)文章主題、寫作素材靈活變通。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要包容學生的失誤,用激勵法引導學生愛上寫作。教師還要重視練筆,讓學生練習運用寫作技巧,自主寫作,用“智趣教學”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總之,教師必須正視教學現(xiàn)狀,落實“智趣教育”理念,利用“啟智、增趣、授法”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其自主寫作的潛能,拓展其寫作思路,讓他們敢于表現(xiàn)自我、表達自我,走上“綠色寫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