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昊
(南開大學文學院,天津,300100)
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一個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不僅能讓人賞心悅目,還能彰顯出主人的身份地位與品位涵養(yǎng),無論是魏晉時期的樓觀臺苑還是唐宋時期的宴集園林,無不體現(xiàn)出古人在園林藝術上的不懈追求。明清時期,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江南地區(qū)最早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城市經(jīng)濟繁榮,百姓生活富足,生活在紅塵鬧市之中的文人士大夫們?yōu)樘找鼻椴?、寄托情志,紛紛開始治園造亭,一時間造園之風盛行,私家宅第林立,亭館布列,繁盛無比。園林是一門綜合藝術,是多種藝術美的融合。園林不僅有生態(tài)環(huán)境要求,有實用功能要求,更有藝術欣賞的要求,其精神功能是居于主導地位的。[1]文震亨在《長物志》中提出造園“要須門庭雅潔,室廬清靚,亭臺具曠士之懷,齋閣有幽人之致?!盵2],體現(xiàn)了當時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淡泊雅致的生活情趣。園林宅第作為人們?nèi)粘I钇鹁拥闹匾獔鏊?,在明清人物圖案類瓷器中也常常作為指示地點環(huán)境與暗示人物身份的背景出現(xiàn),不僅為我們了解當時的園林營造提供了圖像材料的補充,也蘊含了明清文人士大夫的審美品位與精神追求。
居室布置是一門極其講究細節(jié)的學問,在《長物志》的室廬卷中,作者文震亨就劃分了門、階、窗等十七小節(jié)來闡述對居住環(huán)境營造的講究與忌諱。在明清瓷器人物圖案繪畫,特別是仕女圖中,常見的有對窗戶、家具和瓶花盆玩的描繪。
門窗在傳統(tǒng)建筑中不僅具有采光通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實現(xiàn)空間的交流、互動與融合,在有限的空間中營造出無限意趣,南齊詩人謝朓的詩句“辟牖棲清曠,卷簾候風景?!本途俚脑忈屃舜皯舻淖饔?。在園林建筑的發(fā)展過程中,門窗的樣式與種類也不斷豐富,譬如只開洞口不設窗扇的“窗空”與“門空”,裝飾著精致透雕的“漏窗”都是明清園林中常見的樣式。下圖截取自乾隆官窯器中的一件精品之作,從圖1、圖2 中可以看到房屋、墻壁裝飾有席紋式、套方式和方間十字式的窗格以及六方式的漏窗,雖然由于瓷器繪畫的局限性,門窗紋飾不如一般園林實物或《園冶》中所記載的那樣復雜精致,但是卻體現(xiàn)出一種簡樸疏秀
圖 1、圖2 清乾隆綠地粉彩嬰戲紋雙螭耳撇口瓶(局部)[3]
圖3 清乾隆粉彩撫琴仕女圖盤[4]
圖4 清乾隆青花開光廣彩侍讀圖大碗(局部)[5]
圖5 清雍正粉彩仕女童子紋盤[7]
圖6 清乾隆廣彩對鏡梳妝侍女戲嬰圖奶壺(局部)[6]
之美,再漆以朱、赭色的漆,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互映襯,十分和諧。此外,門空和窗空也是瓷器人物繪畫中較為常見的元素,不僅能延伸畫面的視覺空間,更重要的是能起到一個取景構圖的作用,正如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所說的“開窗莫妙于借景”。從圖3中可以看到窗空借了室內(nèi)瓶花之景,與撫琴的仕女交相呼應,令人賞心悅目,也可以想象到若從屋內(nèi)向外看,又是一幅別開生面的仕女撫琴圖,妙趣橫生;從圖4 中也可以看到窗空取了一幅“松石圖”,正所謂“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樹代表了一種堅韌不拔的品格,這里園主做此安排想必是想在讀書時看到此番圖景而激勵自己,也體現(xiàn)出明清文人借助花木來裝點園林同時襯托自己的品性的閑情逸趣。
明式家具是文人審美在家具上的呈現(xiàn),明式家具同時寄托了儒家思想中關于君子人格與盡善盡美的美好理想和道家思想中的率真情懷以及人們安享世俗生活的愿望,將功能與審美完美結合。[6]在明清瓷器人物圖案中,較常出現(xiàn)的具有代表性的家具有桌案與香幾。明式家具中桌案的分類較為復雜,通常形制窄而長的被稱之為條幾、條桌或條案,結構造法相同而尺寸加寬的被稱為畫桌或畫案,在此基礎上再增設抽屜的被稱作書桌或書案。如圖5 中出現(xiàn)的即為條桌,供圖中女性讀書使用,條桌四周裝飾有波浪形牙條,桌面上還放置了瓶花等陳設,整體造型清新秀雅,值得注意的是整個桌面似乎是用淺色大理石材料鑲嵌而成,這種形式的桌案在明清瓷器的人物圖案中常常出現(xiàn),如圖6 中的畫案也是如此,而在圖3、圖4 和圖7 中出現(xiàn)的桌案均表現(xiàn)為白色,但是在研究明式家具的文獻中和明清繪畫中,桌案通常是木制的,因此筆者猜測這種桌案之所以在瓷器繪畫中常見可能是為了平衡畫面整體的色彩分布而使畫面看起來和諧雅致,并不能代表實際情況。香幾是古代供擺放香爐的一種家具,富貴之家常有焚香的習慣,所以會在書房臥室內(nèi)放置香幾,不僅能裝點居室,還有“明窗凈幾,焚香其中,佳客玉立相映?!盵9]的情趣。在明清瓷器繪畫中,香幾形態(tài)多樣,但已鮮少見到上面放置香爐,而是常被用于花架來放置瓶花或盆玩,在圖5 和圖6 中都有所體現(xiàn),說到瓶花,插花也是古代文人修身養(yǎng)性的樂趣,講究“小瓶插花,宜瘦巧,不宜繁雜……瓶花雖忌繁冗,尤忌花瘦于瓶。須折斜欹花枝,鋪撒小瓶左右,乃為得體也。瓶中插花,止可一種、兩種,稍過多則冗雜可厭。”[10]圖5 中瓶花豐盛但錯落有致,大方得體,圖6 中則是小瓶配小花,清新淡雅。香幾的形態(tài)本身偏靈動秀氣,與瓶花相映成趣,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明清時期人們的宗教意識減弱,而更注重于追求現(xiàn)實生活與文化藝術的享樂,真正實現(xiàn)了生活藝術化。
圖7 明萬歷青花嬰戲圖直口盤[12]
圖8 清乾隆粉彩開光人物茶壺(局部)[13]
園林藝術的最高境界應如計成所說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然而要實現(xiàn)這種渾然天成的意境必須“巧于因借,精在體宜”,對建筑、山水、花木進行精妙的藝術裁剪。[11]在明清瓷器的人物繪畫中,常見的有花木和欄桿的描繪。
圖9 清康熙五彩仕女圖盤[16]
圖10 清乾隆斗彩嬰戲圖罐[17]
園林中花木種類眾多,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因此花木須按照各自的習性與特點安排得當。明清瓷器人物繪畫中常見的植物有松樹、芭蕉、梧桐、叢竹等等。松樹為“庭木之王”,樹形高大挺拔,四季常青,適合植于堂前廣庭或廣臺之上,也可以文石為臺或太湖石為欄而植于齋中。如上圖5 中的松樹就是植于齋中之例,圖7 中的松樹則傲立于庭院之中,雄偉挺拔。芭蕉色澤鮮亮濃郁,造型優(yōu)美獨特,不僅是常見于園林之中,還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如白居易的“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保诵煸偎嫉摹耙稽c芭蕉一點愁”更是營造出芭蕉雨夜這一清冷凄涼的意象。如圖8 中園主在茶寮旁種植芭蕉與太湖石搭配,芭蕉柔美溫婉,太湖石險怪嶙峋,具有剛柔并濟之美,使得庭院靈動起來,體現(xiàn)出明清文人們幽雅高尚的審美情趣。梧桐樹植株高大,樹葉繁茂,寓意美好,古代還有“鳳棲梧”的神話傳說?!扒嗤┯屑咽a,株綠如翠玉,宜種廣庭中?!盵14]是文震亨關于梧桐的見解,圖3 中梧桐樹蔭下仕女撫琴的場面也印證了他的這一說法。作為四君子之一,竹子自古以來都被作為文人氣節(jié)的象征,魏晉之際竹林七賢的典故,也使得竹林成為出世隱逸的代表。“筠香繞屋”也是園林典型竹子香景,其通過“結茅竹里”的造景手法營造出屋室竹香彌漫的幽深、靜謐境界。[15]《紅樓夢》中,林黛玉居住的瀟湘館就種有湘妃竹,在明清瓷器中,也出現(xiàn)過在屋室外種植叢竹的情景,都印證了明清時期人們對竹的喜愛以及一種恬靜淡雅的生活追求。
欄桿是園林建筑中至關重要的構件,樣式與材料種類繁多,在《園冶》卷二中,作者就記載了他歷經(jīng)多年收集的百余種欄桿樣式,影響深遠。由于欄桿體積較小,富有裝飾性,還有劃分空間的作用,所以是明清瓷器繪畫中最常見的園林建筑裝飾。圖4 中的欄桿與《園冶》中記載的短尺欄式六大致相符,圖9 中的欄桿與短尺欄式十四大致相符,這種造型簡樸雅致,玲瓏輕巧的欄桿樣式是明清瓷器繪畫中較為常見的,搭配畫中美人可謂相得益彰。然而,還有一些欄桿的樣式卻與文字記載略有出入。《園冶》中提到“古之回文萬字,一概屏去,少留涼床佛座之用,園屋間一不可制也?!盵17]圖7 和圖8 中卻都出現(xiàn)了回字形紋樣的石欄,筆者猜測此處大概是為瓷器繪畫方便和畫面整體的協(xié)調性考慮,不能代表實際情況,欄桿是否不能用回文還應結合具體實物的研究。此外,圖1-10 中出現(xiàn)的卍字紋樣也是計成所摒棄的,但是在明清瓷器繪畫中卍字紋樣欄桿不止一次出現(xiàn)在庭院當中,《長物志》中還提到“卍字者,宜閨閣中,不甚古雅。”[]起碼可以說明在計成、文震亨所生活的明末清初時代,卍字紋已經(jīng)普遍應用于欄桿裝飾中了,而此處卍字紋欄桿的出現(xiàn)也印證了在清代,卍字紋作為一種佛教符號是可以用作欄桿紋樣的,并且不僅可以置于閨閣,還可以置于庭院中,這也側面體現(xiàn)了明清時期世俗文化的發(fā)展,人們更樂于追求現(xiàn)實生活的享受而非虔誠的宗教信仰,更注重事物的裝飾性而非其宗教內(nèi)涵。
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科學藝術發(fā)展的集大成時期,也是中國由封建社會走向近代的重要轉型時期。明清時期市民文化迅速發(fā)展大到居住的園林環(huán)境,小到日常的衣著器物無不見證著一個時代的歷史變遷。明清時期造園之風盛行,冶園不僅是為了營造一個優(yōu)美的居住環(huán)境,更是寄托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從門窗的細節(jié)、家具的選擇在到樹木植物的搭配無不顯示著專屬于明清文人的高雅情調,明清瓷器中出現(xiàn)的園林居室細節(jié)更是讓我們對這獨特的藝術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
注釋
[1] 王宏建,袁寶林. 美術概論[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p562.
[2] 文震亨. 長物志[M].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5,p2.
[3]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
[4] 圖源:胡雁溪, 曹儉. 它們曾經(jīng)征服了世界: 中國清代外銷瓷集錦[M].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p155
[5] 圖源同上, p178.
[6] 吳恩沁. 明式家具形式美的生成[J]. 裝飾,2003(11):46-47.
[7] 圖源:李宗揚. 明清瓷器圖鑒(下)[M].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4, p9.
[8] 圖源:胡雁溪, 曹儉. 它們曾經(jīng)征服了世界: 中國清代外銷瓷集錦[M].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p169
[9] 趙希鵠. 洞天清錄[M].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6,p29.
[10] 張謙德, 袁宏道. 瓶花譜 瓶史[M].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6, p120.
[11] 計成. 園冶[M]. 重慶出版社, 2009, p1.
[12] 圖源:李宗揚. 明清瓷器圖鑒(上)[M].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4, p77.
[13]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
[14] 文震亨. 長物志[M].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5,p96.
[15] 陳意微, 袁曉梅. 明清江南園林典型植物香景營造意匠[J]. 建筑學報, 2018.
[16] 圖源:李宗揚. 明清瓷器圖鑒(上)[M].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4, p147.
[17] 圖源:李宗揚. 明清瓷器圖鑒(下)[M].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4, p84.
[18] 計成. 園冶[M]. 重慶出版社, 2009, p122.
[19] 文震亨. 長物志[M].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5,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