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川
【摘 ?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對新生兒肺炎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的影響。方法:選取82例新生兒肺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比較兩組干預后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總有效率。結果:實驗組干預后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綜合護理可以縮短新生兒肺炎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兒康復。
【關鍵詞】綜合護理;新生兒肺炎;臨床癥狀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185-01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科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據(jù)統(tǒng)計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的新生兒死于肺炎,占全球兒童因病致死率的10%[1]。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喘憋、拒食或嗆奶、煩躁等。新生兒體質發(fā)育不完全,藥物代謝能力差,治療難度大,加上患兒不能自主表達病情,故一旦病情變化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或者處理不當,很容易導致患兒死亡[2]。因此臨床常常需要配合積極的護理干預措施,以確保治療的順利進行,促進患兒康復。本實驗對新生兒肺炎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并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在我科治療的新生兒肺炎患兒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所有患兒均經(jīng)實驗室或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肺炎。排除先天性疾病或合并其它肺部疾病者。兩組患兒胎齡、性別、Apgar評分、病因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純杭覍倬炇鹬橥鈺?。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對癥支持治療。對照組給予患兒監(jiān)測生命體征、觀察用藥、改善呼吸等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具體如下:(1)環(huán)境護理:病房嚴格消毒,維持適宜的溫度、濕度,注意換氣通風,預防交叉感染。(2)維持患兒體溫恒定。每隔2小時測量患兒體溫。(3)保持呼吸通暢。祛枕側臥,及時清理患兒口鼻分泌物,動作輕柔,必要時給予輔助呼吸和糾正缺氧。(4)治療護理。靜脈輸液時注意無菌操作和嚴密控制輸液速度,霧化治療的患兒每次15~20min為宜。(5)病情監(jiān)控:通過專人負責的護理制度嚴密監(jiān)測病情變化以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6)喂養(yǎng)護理。實行少量多餐、間歇喂養(yǎng)制度,并確保補充足夠的水分。原則以母乳喂養(yǎng)為主,或輔助配方奶以滿足患兒每天所需能量,避免嗆咳、溢奶。病情嚴重的患兒,每隔2小時進行一次鼻飼。(7)撫觸護理。護理人員適當撫觸患兒,以增加患兒安全感,減少哭鬧,提升治療舒適度。(8)心理護理。積極與家屬溝通,普及疾病知識,安撫患兒家屬情緒,消除其恐懼感。家屬的配合有利于患兒治療。兩組觀察期均為7天。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干預后發(fā)熱、喘憋、鼻喉有痰、煩躁等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以及總有效率的差異??傆行?有效人數(shù)/每組總人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22.0 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 ±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干預后臨床體征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3討論
綜合護理模式是以患者為中心,護理人員將專業(yè)知識很好的融入到護理工作中,能夠對患者提供多渠道、多角度的全面綜合性護理干預,確保護理效果,提升護理工作質量,促進患者康復[3]。
綜合護理模式重視對疾病相關因素的干預。新生兒肺炎根據(jù)病因分為吸入性和感染性肺炎,當肺組織因為吸入或感染而發(fā)生炎癥后,由于患兒肺功能發(fā)育不成熟,無法將氣道分泌物及時有效排出,容易引起通氣受限。綜合護理通過對患兒進行細致輕柔的吸痰、叩擊背部和霧化吸入等措施促使痰液排出,以保持氣道通暢,減輕患兒喘憋。同時肺炎的新生兒體溫不穩(wěn)定,多數(shù)容易發(fā)生體溫升高,護理時采用定時監(jiān)測體溫的方式,及時發(fā)現(xiàn)患兒體溫變化,有利于控制疾病的發(fā)展。綜合護理模式十分注意護理人員與患兒的交流,雖然患兒機體各方面發(fā)育還不夠完善,但是皮膚是其最大的感覺器官,護理人員在治療過程中通過每天對患兒進行撫觸的方式,使患兒感覺舒適,增加患兒的安全感,減輕患兒煩躁情緒,有利于治療的依從性。同時護理人員與患兒家屬的積極溝通不僅安撫了其緊張情緒,還可以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容易獲得家屬對治療的充分理解和支持,有利于醫(yī)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臨床有效率。本研究中對照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所用時間較長,且臨床總有效率低于實驗組,這可能與新生兒肺炎患兒臟器嬌嫩,又幾乎無自理能力,病情突變性強,僅靠單純常規(guī)護理可能難以對疾病變化做出及時有效的處置有關[4].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作為一項干預性模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且在新生兒肺炎患兒護理中應用效果良好,能夠滿足患兒治療時各方面的需求,保持患兒病情穩(wěn)定,縮短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提高患兒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余鳳鳳. 綜合護理干預在新生兒肺炎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9, 19(30):324-325.
[2] 肖玉, 劉翠, 李興霞. 轉變體位護理在新生兒肺炎患兒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8, v.24;No.430(10):36-37.
[3] 鄧錦玲, 莫美女, 莫改章,等. 綜合護理干預對降低新生兒肺炎發(fā)生的效果 [J]. 中外醫(yī)療, 2018, 037(013):173-175.
[4] 唐玉紅, 鄒佩霞. 新生兒肺炎患兒行機械通氣治療的護理干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 19(2):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