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遠航, 范立明, 童俊容, 申萌, 童若宇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腎臟內科,廣東 廣州 510010)
糖尿病腎病是一種以高血壓、水腫、大量蛋白尿等為臨床表現的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是導致患者腎衰竭的常見原因之一[1-2].近年來隨著特發(fā)性膜性腎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在腎穿病理活檢中發(fā)現,糖尿病合并IMN的比例增加,約占非糖尿病腎病的34%~36%左右[3].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與腎小球上皮細胞和基底膜的抗原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免疫復合物的沉積激活補體,導致毛細血管基底膜彌漫性增厚是IMN的發(fā)病機制,臨床上主要采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進行治療[4].然而糖皮質激素在膜性腎病患者蛋白尿的緩解或腎功能保護方面,均無益處,不應單獨使用,常與免疫抑制劑聯合應用[5].當前,有關糖皮質激素聯合他克莫司治療的研究多集中在IMN的臨床治療方面,有關其對糖尿病合并IMN的療效研究較少.因此,本文以2型糖尿病合并IMN患者98例為研究對象,探討小劑量激素聯合他克莫司對2型糖尿病合并IMN患者臨床癥狀的影響.
回顧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IMN患者98例.根據臨床治療方案,將患者分為觀察組(57例,接受潑尼松聯合他克莫司治療)和對照組(41例,接受潑尼松聯合環(huán)磷酰胺治療).兩組患者一般資料見表1,具有可比性(P>0.05).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糖尿病學會制定的糖尿病診斷和分類標準中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6];(2)所有患者均經腎活檢病理確診為IMN;(3)24 h尿蛋白(24hUTP)≥3.5 g,血肌酐(Scr)<132.6 μmol/L;(4)年齡≥18歲.
排除標準:(1)糖尿病合并其他病理類型的腎?。?2)因藥物、感染、肝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引起的繼發(fā)性膜性腎?。?3)存在嚴重心、肝等其他器官功能障礙;(4)合并免疫系統(tǒng)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5)合并惡性腫瘤患者;(6)過敏體質、藥物禁忌;(7)近半年內曾接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患者.
兩組患者均接受潑尼松治療,起始劑量為0.5 mg/kg/d,晨起口服,1次/d,連續(xù)服用8周后減量,每2周減量10%,直至10 mg/d的劑量維持治療,持續(xù)治療12個月后停藥.對照組患者同時給予環(huán)磷酰胺靜脈滴注治療,按0.75 g/m2體表面積,加入生理鹽水100~200 mL靜脈滴注2 h,每月1次,維持6個月后,每3個月靜脈注射1 g,累計質量達到6~8 g時停用.觀察組患者同時給予他克莫司,起始劑量為0.05 mg/kg/d,2次/d,每次間隔12 h,于餐前1 h服用,服用3個月后減量1 mg/d,6個月后減量1 mg/d,服用周期為12個月.服用后每月需檢測藥物的血藥質量濃度,前6個月維持血藥質量濃度在4~8 μg/mL,6個月后根據患者個體情況,減量使血藥質量濃度維持在2~4 μg/mL.兩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12個月.治療期間若患者出現高血壓癥狀,基于降壓藥治療,控制血壓在80~130 mmHg;有明顯水腫者加服利尿劑;血脂異常者加服降脂類藥物,有明顯感染者,給予抗感染治療.
(1)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2)收集患者24 h尿液,采用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3、6、12個月的24hUTP,抽取患者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測定血清白蛋白(ALB)質量濃度,血肌酐(Scr)、總膽固醇(T-Cho)濃度;(3)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糖化血紅蛋白(HbA1c)質量分數;(4)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性細胞因子質量濃度:白細胞介素-6(IL-6)和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5)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疾病的復發(fā)情況.
完全緩解:24hUTP<0.3 g,ρALB>35 g/L,腎功能正常;部分緩解:ω24hUTP下降量>50%,ρALB≥25 g/L,腎功能穩(wěn)定;無效:ω24hUTP下降量<50%,ρALB<25 g/L.
緩解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
SPSS 20.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行2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干預前后行配對樣本t檢驗,兩組組間行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治療12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緩解率為80.70%(46例/57例),高于對照組的60.98%(25例/41例),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24hUTP、ALB、Scr、T-Cho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1、3、6、12個月兩組患者的24hUTP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ALB質量濃度較治療前均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患者同期24hUTP低于對照組,ALB質量濃度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的Scr濃度無明顯變化(P>0.05);治療后3、6、12個月兩組患者的T-Cho濃度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后12個月,觀察組患者T-Cho濃度較同期對照組低(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24hUTP、ALB、Scr、T-Cho水平變化情況
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的HbA1c質量分數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HbA1c質量分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炎性細胞因子質量濃度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3、6、12個月,兩組患者的IL-6質量濃度較治療前下降(P<0.05),治療后1、3、6和12個月,兩組患者的TNF-α較治療前下降(P<0.05),且治療后6、12個月,觀察組的IL-6和TNF-α質量濃度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的炎性細胞因子質量濃度均有一定下降,且治療后6、12個月,觀察組的IL-6和TNF-α質量濃度低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5、6).
表5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IL-6質量濃度比較
表6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TNF-α質量濃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現血糖升高6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4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05%;對照組患者出現血糖升高4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肝功能異常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9.51%.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2=0.011,P>0.05).治療后觀察組有2例患者復發(fā),復發(fā)率為3.51%,對照組有6例患者復發(fā),復發(fā)率為14.63%,復發(fā)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2=2.516,P>0.05).
IMN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腎臟疾病(NDRD),約占NDRD病理類型的20%~30%[7].IMN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與抗磷脂酶A2受體抗體有關,抗磷脂酶A2受體抗體與足細胞抗原結合形成的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沉積或原位免疫復合物激活補體,形成膜攻擊復合物刺激足細胞釋放炎癥介質,導致足細胞形態(tài)學改變進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8-10].糖皮質激素是治療IMN的常用藥物,但單獨使用糖皮質激素副作用較多,效果有限,且停止治療后疾病的復發(fā)率較高.因此,尋找療效好且副作用少的IMN治療方案是腎臟科急需解決的課題之一.
他克莫司是臨床IMN治療最常用的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可通過與細胞性蛋白質相結合,抑制鈣調素而阻斷T細胞中所產生的鈣離子依賴型訊息傳導路徑作用,防止淋巴因子基因的轉錄,降低足細胞損傷[13-14].加用小劑量潑尼松治療后,可更好地緩解蛋白尿,改善腎功能水平.
本研究應用小劑量激素聯合他克莫司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IMN的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12個月,觀察組的緩解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小劑量激素聯合他克莫司治療,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IMN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Ramachandran等[11]比較了不同方案治療IMN的臨床療效,發(fā)現他克莫司聯合激素治療6個月后,IMN患者的完全緩解率為74.0%,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激素聯合環(huán)磷酰胺治療,與本研究結果類似.24hUTP是患者一天24 h尿中排泄的總蛋白質的質量,可間接反應腎損傷嚴重程度;ALB是一種由肝臟合成的載體蛋白,當患者腎功能受到損傷時,ALB會從尿中大量丟失,引起低白蛋白血癥[12].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患者的24hUTP和T-Cho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患者同期24hUTP和T-Cho較對照組低;兩組患者的ALB較治療前均明顯升高,且觀察組患者同期ALB質量濃度較對照組高,提示小劑量激素聯合他克莫司治療可降低膽固醇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腎功能.在糖尿病合并IMN的發(fā)病中,氧化應激和炎癥機制是導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機體在高血糖狀態(tài)下會誘發(fā)活性氧基團(ROS)的過度生成,進一步激活IL-6、IL-8和TNF-α等炎性因子,加重腎臟損傷[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IL-6和TNF-α質量濃度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小劑量激素聯合他克莫司治療能進一步改善糖尿病合并IMN患者的微炎癥狀態(tài),減輕炎癥對腎臟的損傷.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的HbA1c質量分數無明顯變化,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疾病復發(fā)率比較無明顯差異,提示小劑量激素聯合他克莫司治療不會影響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安全性高.
有研究表明,他克莫司的血藥質量濃度既是IMN患者完全緩解的相關因素,也與其毒副作用的發(fā)生呈正相關,當他克莫司血藥質量濃度維持在4~5 ng/mL的水平時,不僅能加強治療效果,還能使毒副作用的發(fā)生率維持較低水平[17-18].Cui等[19]對他克莫司聯合激素治療IMN進行了系統(tǒng)評價,發(fā)現治療后第12個月,他克莫司組的尿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明顯低于環(huán)磷酰胺組,且其緩解率明顯較高,起效更快;He等[20]也對他克莫司聯合小劑量激素治療IMN的療效進行研究,發(fā)現雖然他克莫司與環(huán)磷酰胺治療IMN均有一定價值,但他克莫司起效更快,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腎功能,且疾病復發(fā)率低,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小劑量激素聯合他克莫司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IMN的療效確切,可降低患者蛋白尿質量分數,升高血清白蛋白質量濃度,降低炎性細胞因子的質量濃度,提高腎功能,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