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林
在臨床當中,急性心肌梗死屬于一種冠心病,較為常見,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供血供氧不足所引發(fā),進而導致患者發(fā)生了心肌壞死,如果情況嚴重還會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就需要患者提高對此疾病的重視,并且在發(fā)病之后就立馬接受治療。臨床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時,通常會采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方法,治療效果相對有效,根據以往研究效果表明,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藥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效果較為理想[1]。本文選取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入院治療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方法,將其分為兩組,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入院治療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為36例,觀察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進行治療,36例患者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最小年齡為43歲,最大年齡為67歲,平均為(57.18±3.19)歲,對照組患者則采用阿司匹林藥物進行治療,36例患者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范圍為48~68歲,平均年齡為(56.38±3.25)歲,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對比兩組患者基本年齡、性別等內容物明顯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藥物進行治療,每次0.3g,第二天服用時改為0.1g。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采用氯吡格雷藥物進行治療,每次0.3g,第二日改為75mg。兩組患者均接受一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效果與不良反應。顯效:患者癥狀消失,各項檢測數據顯示正常;有效:之患者癥狀有所改善,各項檢測數據有明顯下降;無效: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 )”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用檢驗,當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療效有效率為94.44%,對照組患者療效有效率為75%,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差異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3%,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5.11%,對比差異并不明顯,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主要是由于動脈發(fā)生血栓、動脈粥樣硬化等情況,導致冠狀動脈管徑收縮變窄,進而導致患者冠狀動脈管出現閉塞情況,如果患者情況嚴重,那么還會引發(fā)心肌梗死,甚至還會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對患者日產個生活等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在臨床當中,治療心肌梗死疾病時,采用抗凝藥物能夠有效抑制血小板凝聚,而且還具有良好的溶栓治療作用,能夠起到良好的預防心肌梗死[2-3]。根據相關研究表明,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藥物進行治療,能夠對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產生有效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不僅僅會消除血栓,還會一定程度上減少血管形成閉塞的幾率,從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根據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療效有效率為94.44%,對照組患者療效有效率為75%,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差異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幾率,對比差異并不明顯,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權威文獻對比,研究結果顯示一致[4]。說明,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來講,采用氯吡格雷藥物聯合阿司匹林藥物,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凝聚的情況,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栓發(fā)生幾率,提高治療效果。
總之,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藥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藥物,不僅僅能夠有效減少血小板凝聚、降低血小板閉塞幾率,在臨床具有較大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黃國,李進鋒,張偉波.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10):117-118.
王金會,周新福,殷曉寧.補陽還五湯聯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療心肌梗死的療效[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20,15(04):678-681.
王軼輝.探索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聯合使用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5):159+168.
孫黎博,李西紅.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急診治療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20,44(03):37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