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張宗祥與溫州篆刻家的交往

        2020-09-18 08:19:52李惠明
        中國書畫 2020年7期

        ◇ 李惠明

        21世紀初,我調入張宗祥紀念館,翻閱館內書刊時,在《張宗祥紀念冊》中,有錢君匋寫的回憶文章《我和張閬聲先生》,文中提道:“……我再到西泠印社去開會,見有他的常用印以原印鈐拓的印譜問世,我為了紀念這樣一位偉大書法家,立刻買了一部回來,但是閬老已經(jīng)不在,無法再促膝共讀此譜而作入木三分的評騭了?!薄?〕由于自己喜歡金石書畫,對這部印譜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沿著這一線索到西泠印社打聽,又到浙江圖書館咨詢,均未果,也只好作罷。

        在一次單位整理庫房時,我偶然發(fā)現(xiàn)藏品中這部由西泠印社輯成的《張宗祥藏印集》,原石精工鈐印本(圖1),這使我喜出望外,隨即利用工作的便利,對這部原拓印譜經(jīng)常翻閱把玩、仔細研究。

        圖1 原石精工鈐印本《張宗祥藏印集》

        《張宗祥藏印集》藍布封面,線裝本,譜高27.5cm,寬16cm。封面有沙孟海題“張宗祥藏印集”,款“沙孟海題”,鈐“孟?!卑孜姆接?,扉頁由夏承燾題“張宗祥藏印集”六字行書,款“夏承燾題”,鈐“瞿髯”朱文方印,序為葉一葦撰寫,共計2頁。目錄亦2頁,目錄后黑色粗線版框,高18.5cm,寬11cm,書口有“張宗祥藏印集”宋體字樣,下有頁碼。是冊始于“張宗祥印”白文方印及款,止于白文方印“張宗祥印章”及款,共計收錄印面六十一面,邊款六十面。

        《張宗祥藏印集》中鐫刻者涉及多人,其中有多位溫州名士為其刻印。《冷僧自編年譜》記載:“齊盧之戰(zhàn)起,齊盧均敗。浙江入孫傳芳之手。予求去甚力。而馬夷初氏適以教次代部。馬氏因一中校長事,不滿于予。予遂得免職,而任道尹于甌海。孫氏不欲予行。予囑人婉告,無論新任不接事,予亦必行。方于歲杪赴永嘉。”〔2〕也就是在1924年(甲子)末,赴溫任甌海道尹。從1925年1月至1926年12月中旬,因時局動蕩而離任。前后雖只有短短兩年,但結交了一大批溫州名士:“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與張宗祥有較多接觸的溫州人士不下四十位,相當可觀?!薄?〕僅為其刻印者就有葉鴻翰、劉景晨、謝磊明、方介堪等,可見張宗祥先生與溫州的淵源之深?,F(xiàn)以張宗祥先生藏印為線索,嘗試還原他與葉鴻翰、劉景晨、謝磊明等交游的某些細節(jié),記述這段與溫州名士的翰墨因緣。

        圖2 葉鴻瀚刻“張宗祥印”

        圖3 葉鴻翰刻“冷僧長生安樂”

        圖4 葉鴻翰刻“張宗祥印”“海寧張氏”“手抄千卷樓”

        溫州歷史上名家輩出,人文薈萃,唯獨篆刻這一傳統(tǒng)藝術,至近代才在溫州得以繁榮發(fā)展。溫州的篆刻狀況得以徹底改變,離不開兩位先賢,一位是葉鴻翰,另一位是謝磊明。葉鴻翰(1855——1940),字墨卿,號硯農(nóng),浙江溫州人。葉適二十世孫,晚清至民國初期溫州最具影響的篆刻家,西泠印社早期社員之一。曾被聘為甌海道咨議。其印宗漢,又承浙派風格,創(chuàng)作頗豐。時人王琛還集葉墨卿與丁尚庾所刻之印編成《半舫印存》。

        葉鴻翰為張宗祥治印較多,其中姓名印3方,印文內容分別為“張宗祥印”“海寧張氏”“張宗祥印”,涉及字號有冷僧長生安樂、冷僧,齋館名有手抄千卷樓。其中署款“葉鴻翰”的有3方,“墨卿”款的有3方。他以治印為業(yè),印風取浙派方硬剝蝕一路,我們可以從張宗祥這幾方藏印中略見一斑。如印面為2.5cm×2.5cm的白文“張宗祥印”(圖2),款刻:“仿秦漢印統(tǒng)篆法?!比∪∏貪h印的共性,通過篆法與刀法的結合,使結構穩(wěn)健嚴密,章法賦蒼茫于平正,具有極強的藝術個性。故而,那時溫州篆刻界曾言道:溫州之篆刻當首推葉鴻翰先生。根據(jù)《劉紹寬日記》注釋記載,謝磊明、方介堪等均為其學生〔4〕??梢娖洚敃r在溫州篆刻界的地位。

        張宗祥是在1924年(甲子)歲末,赴溫任甌海道尹,而從“冷僧長生安樂”(圖3)一印的邊款中得到信息,這方印是葉鴻翰(墨卿)在“甲子十二月廿又三日”,即1925年1月16日為張宗祥所刻。張宗祥與溫州人士交游考略》記載:“1925年1月10日赴溫履新,1927年1月底匆匆離任。”可知,張宗祥剛赴溫擔任道尹一職僅第7天,即農(nóng)歷“乙丑”新春前,葉鴻翰就為張宗祥刻印了,而且葉鴻翰(墨卿)曾被聘為甌海道咨議,應該較早有機會與張宗祥進行交往。

        農(nóng)歷乙丑新年過后,葉鴻翰又連續(xù)為張宗祥刻印3方,以白文“張宗祥印”款“乙丑春仲,葉鴻翰作”,白文“海寧張氏”款“儗漢官印之精湛者乙丑春葉鴻翰”,朱文“手抄千卷樓”款“墨卿仿秦朱文乙丑二月時年七十”為證(圖4)。

        圖5 葉鴻翰刻“冷僧”

        圖6 劉景晨刻“張宗祥印”

        圖7 張宗祥先生贈劉景晨扇面

        圖8 謝磊明刻“冷僧書畫”

        圖9 謝磊明刻“手抄八千卷樓”

        圖10 謝磊明刻“張宗祥”“海寧張宗祥印”“張冷僧”

        這一年,葉鴻翰70歲,張宗祥43歲,兩人年齡相差懸殊,但意趣相投,可謂忘年之交。

        葉鴻翰曾集杜甫詩作五十八首入印,一首擇一句,一句刻一印,偶有一首擷出二句者,共得六十方印,輯成《榴蔭山房印譜》,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刊出。后又刻有《太上感應篇印譜》共四冊,共計一百六十六方,張騫、呂渭英、劉項宣、林鹍翔、沙元炳等為之題簽。劉紹寬、宋慈袌作序,民國十年(1921)刊出。墨卿先生八十壽誕,當時文人雅士多為之唱和。編有《葉墨卿先生八豑倡和詩》,書后附《榴蔭山房印譜》,池源瀚為之序。在為張宗祥刻的這方“冷僧”?。▓D5),款就刻有“墨卿篆于榴蔭山房”。

        張宗祥與溫州名士的交往中,與劉景晨算是最為密切。劉景晨(1881——1960),字貞晦,號冠三、潛廬、梅隱、梅屋先生等,溫州鹿城人。早年就讀京師大學堂,曾執(zhí)教于溫州府學堂(溫州中學)。民國初年,被選為第一屆國會眾議院候補議員。1923年拒曹錕賄選,毅然偕同沈鈞儒、陳叔通等南下,在上海結交劉放園、李佩秋、陳石遺、徐悲鴻、張紅薇、鄭曼青諸詩畫名家。新中國成立后為溫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首任主任、浙江省文史館館員,后又任浙江省人大代表、溫州市政協(xié)副主席等職,被公認為現(xiàn)代“浙江知名的耆宿”〔5〕。善詩文書畫金石,繪畫尤擅梅花。1960年1月7日辭世,享年80歲。有西泠印社影印發(fā)行《貞晦印存》《貞晦題畫絕句》傳世。另著有《題畫梅百絕》《古遺愛傳抄》《貞晦詩集》等。今有《劉景晨集》。

        在張宗祥藏印中,劉景晨所刻的這方白文“張宗祥印”(圖6),平正方直,古樸典雅,而且打破常規(guī)那種間距均勻法處理,著意將“張、宗”二字的上半部和“祥、印”的下半部緊縮。這種虛實疏密的對比處理,清虛而不松散,真是疏密有致,恰到好處。而劉景晨擅長畫梅詠梅?!皠⒐陨飘嫾t梅著名,又善文,善詩……邑人皆以得公一畫一詩為榮,蓋因公非徒以詩畫為人所重,而是‘蓄道德而能文章者’,故人更重之。”“時人有喻,昔鄭板橋專畫蘭、竹、石,今劉公喜畫梅詠梅,耿公出乎自然耳!”〔6〕而他的篆刻卻被畫梅詠梅所掩,鮮為人知,而當年他還為“鄒夢禪篆刻”訂潤約,并對鄒夢禪篆刻進行評述:“其篆刻直訴秦漢余矩,古茂遒麗,逸趣橫生。”〔7〕方介堪就曾言:“劉貞晦先生名景晨,浙江永嘉人。篆刻得兩京意味,向不輕為人作。茲搜其近刻數(shù)十印,為之影印一集,公諸同好。甲戌秋,方巖記?!薄?〕而在張宗祥的藏印中能有他這樣一方佳作,實屬難得。同時這方印款刊:“冷僧先生正篆,戊辰五月,景晨?!比缡?,可知劉景晨為張宗祥刻印時間是在1928年6月,而張宗祥先生在1927年1月離任前夕曾贈以扇面,《劉景晨年譜》中有記:“一月七日,道尹張宗祥贈以扇面,上書‘孤芳自賞’?!薄?〕(圖7)可見兩人的書印交往。

        不僅如此,他們之間的交往還體現(xiàn)在詩詞的互相唱酬上。1950年仲夏,張宗祥先生自杭州寄墨梅畫扇為劉景晨祝七十壽辰,并在扇面上題七言絕句云:

        貞晦先生善畫梅,效顰應笑阿儂呆。

        宋梅兩樹如君壽,再笑春風幾十回。

        記云:“墨梅起于宋,皆用淡墨暈成,既不能畫梅,又欲取法宋代,多見其不自量。然或可供貞晦掀髯一笑也?!?/p>

        背面復書一絕云:“知君年屆古來稀,信使傳書似索詩。莫道儒生無計算,償還詩債半年期?!?個月后,張宗祥也將七十壽,劉景晨寄紅梅畫扇,并疊次元韻作四詩寄湖上,提前為張宗祥做壽:

        預壽之且留后約云

        君也明年壽古稀,我今預作壽君詩。

        壽詩堪預還堪補,詩債元無一定期。

        壽君壽我畫俱梅,紙上人情卻恁呆。

        好是濃紅酬淡墨,揮毫渾不用遲回。

        冷僧湖上冷于梅,耐冷花偏不是呆。

        安得相從湖上去,梅邊二叟飲千回。

        人生誰道百齡稀,萬紙梅花萬首詩。

        此債提前償對倍,請簽新債十年期。

        庚寅七月貞晦寫稿〔10〕

        1952年12月中旬,劉景晨作為特別邀請代表赴杭出席省第二屆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在杭期間拜訪了老友張宗祥,以及黃賓虹、馬一浮、夏承燾,作有《杭州訪舊五首》,第三章《張冷僧先生省圖書館》云:“往跡俱如夢,開懷且笑嘩。湖山新作息,文史舊生涯。秘閣補抄本,巢居待放花。向來同臭味,羨爾此婆娑?!薄?1〕詩中“向來同臭味”,道出了兩人惺惺相惜之情。他們年齡相仿又情投意合,引為知己。

        在西泠印社手拓出版的《張宗祥藏印集》第43頁上有一方白文“冷僧書畫”印,用刀爽利,光潔平直,淡雅靜謐,有君子之風,即溫州名士謝磊明所刻(圖8)。

        圖11 《冷僧書畫集》中有兩件作品蓋有謝磊明刻的印

        謝磊明(1884——1963),名謝光,字烈珊,一字磊明,以字行,號玄三、磊廬,溫州城區(qū)人,因出身于鹽商之家,家財殷實,自嘲“賣鹽客”。又因家住墨池坊,額其居曰墨池居。西泠印社早期社員,《西泠印社志稿》卷二中有傳。新中國成立后任浙江文史館館員、溫州文管會委員等職。自幼飽讀詩書,敦厚樸實,愛看戲,喜收藏,所蓄金石書畫甚多,人稱富甲浙南。他喜將藏品展示于廳堂,尤喜以印石點綴于壁間案上,且數(shù)日一易,供觀者把玩。其藏品中有著名的《顧氏集古印譜》。該印譜是我國存世最早的一部古璽印匯錄,明代顧從德于隆慶壬申(1572)輯成,共六冊。謝磊明藏為全帙(現(xiàn)西泠印社收藏的《顧氏集古印譜》,為張魯庵舊藏,僅四冊),為海內孤本,故所居名“顧譜樓”。1929年,謝磊明將家藏歷代名家作品精選二百方,鈐拓十數(shù)部,成《春草廬印集》六卷出版〔12〕。后家道衰落,一度在溫州刻字合作社工作,但清貧而不近俗,潔身自好。

        謝磊明欲為省文史館館員,曾尋求過梅冷生、夏承燾的幫助,也離不開省文史館副館長張宗祥的支持。夏承燾日記1957年6月14日:“冷生書屬為磊明介文史館事?!蓖露蝗眨骸爸x磊明寄來《磊庵印譜》四冊?!睍r隔一周,二十八日:“夕攜謝磊明印譜,訪張冷翁,為其介文史館事。”〔13〕而“冷僧書畫”一印的落款:“一九五七年六月,磊明時年七十又四?!币彩窃?957年6月,可知這方印,謝磊明當時就是為感謝張宗祥先生而特意刻的。

        五年之后,1962年春節(jié),謝磊明又為張宗祥刻“手抄八千卷樓”朱文印一方,所刻婉轉流利、婀娜多姿,落款為“一九六二年春節(jié),磊明篆”(圖9)。

        就在這一年,謝磊明應聘為省文史館館員,已是79歲了,張宗祥也已81歲高齡,再過一年謝磊明就與世長辭,比張宗祥還早兩個年頭。謝磊明一生治印數(shù)量不多,但在張宗祥的藏印中還有“張宗祥”(朱文)、“海寧張宗祥印”(白文)、“張冷僧”(朱文)三方之多(圖10),整體有一種清淡簡逸的情趣,毫不造作,顯得安詳自如。以上諸印和謝磊明簡介現(xiàn)還收入浙江文史研究館編的《浙江文史印林》(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版)一書中。

        方介堪曾云:“謝公性傲,一切學問均以我之性之所至為去從,決不肯俯首于某一家?!薄?4〕觀以上所刊五印,信然。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他過去的富商身份,許多熟人都避而遠之,他卻一如往故,白眼觀世俗,青眼待友朋。而張宗祥能熱心相助,推薦他入省文史館,也是對謝磊明名士風度和藝術水平的賞識,如張宗祥生前親自挑選,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冷僧書畫集》中這兩件作品上就蓋有謝磊明給他刻的印(圖11)。

        《崇文載學·鐵如意——張宗祥逝世五十周年紀念特集》有近十幾件張宗祥的書畫作品中有這方白文印“張宗祥印”(圖12),如《東山種梅詩》《題畫梅》《沈周詩》等,可見張宗祥對這位印人非常賞識,對這方印更是情有獨鐘。

        這位印人就是方介堪(1901——1987),名文渠,后更名巖,字介堪,以字行,齋號玉篆樓,晚年自號蟬園老人,浙江溫州人,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方介堪在祖父、父親的熏陶下,早早地開始接觸翰墨金石,7歲開始習字,9歲學習篆刻。印宗秦漢,特重篆法,如他在自治印《長樂無極老夏丁》印款中說:“昔人謂治印白文必仿漢,朱文法宋元,所說似太狹隘,應以篆法為主,若以流派矜奇(眩)異,亦所不取。今出土文物日多,且有原始記錄,觸類旁通,足資研究,豈可拘泥一派一格以斤斤自詡印人者耶!”〔15〕如張宗祥常用的這方“張宗祥印”,方介堪款刻:“擬漢鑄印為冷僧先生作。方巖?!绷硪环健白谙殚L壽”(圖13)刻款也是“文渠仿漢之作”,其章法穩(wěn)重、手法嫻熟,靈秀生動。正如劉一聞在《我成了方介堪先生的關門弟子》一文中所說:“我最初知道方介堪先生,是在年輕時曾讀得他早年勾摹編輯出版的一部叫《古玉印匯》的線裝印譜。當時我曾將方先生勾摹的若干印子,和原拓印蛻屢屢比照,一遍下來,竟然找不出有何不一樣的地方。這使我不得不從心底里佩服方先生的精深功力?!?2歲那年,方介堪開始學習浙派諸家,《方介堪先生年表簡編(初稿)》中就記載:先生治印初學(十三歲)趙次閑(之琛)。十五歲至鼎源錢莊當學徒。兩年后,其父設“翰墨軒”于五馬街,鬻字贍家,方介堪則在旁設攤刻字,初露頭角。此時,時任甌海道尹的張宗祥發(fā)現(xiàn)了他,當時方介堪是應馬孟容、馬公愚兄弟之情,刻“海寧張氏”“手抄千卷樓”對印以贈。張宗祥頗為贊賞,又拿出雞血石一對,托方介堪刻“張氏閬聲書畫”“宗祥印信長壽”兩方?。▓D14)。從“宗祥印信長壽”款“乙丑夏月介庵仿漢人印法于金堅石久之廬”中可知,刻印時間是1925年夏季,張宗祥任甌海道尹僅半年,方介堪在“張氏閬聲書畫”款中尊稱張宗祥為“閬聲觀察大人”,是對其道尹一職的尊稱,全文是“呈求閬聲觀察大人法政。方文渠”,體現(xiàn)了方介堪對這位“伯樂”的感激和敬仰。而且當時張宗祥的子女五人隨父親到了溫州,方介堪給他們也一一刻制圖章,交往頻繁。張宗祥長女張玨20世紀80年代致方介堪函札中回憶:“童年時在溫州。我姊弟五人(九妹尚未出世),每人有青田石圖章二枚,均出于您手刻。我輾轉各地,攜在身邊。在十年浩劫中,放在杭州,不知散失何處。因此欲得一方留作紀念。卻要您老在八十余高齡費神又費力了。”其間,介堪先生曾為張公子孫輩治印多方〔16〕。

        21歲時,方介堪從謝磊明學,謝家早年家道殷實,收藏歷代碑帖印譜甚富。在《劉紹寬日記》就有記載:“同馬公馭范往訪謝烈卿。烈卿,名光,別字磊明,業(yè)商,曾開鹽行,積錢購金石印譜甚夥?!敝x磊明見其年輕好學,便收為弟子。于是,方介堪白天在店里刻印謀生,晚間到謝家整理藏品,為老師刻印以供賞玩和應酬之需。在謝家六年中得以廣覽印譜,眼界大開。先在謝磊明的指導下學徐三庚,后又轉向吳讓之和漢印,在《方介堪先生年表簡編(初稿)》中也有記載:后轉學(十八歲)皖派徐三庚,22歲時轉學皖派吳讓之,品格上升一步。共刻了數(shù)千方閑章,篆刻刀法嫻熟,技藝日進。在《劉紹寬日記》1923年5月5日就記有:“又同公馭過方介庵,介庵善刻圖章?!?/p>

        圖12 方介堪刻“張宗祥印”

        圖13 方介堪刻“宗祥長壽”

        圖14 方介堪刻“張氏閬聲書畫”“宗祥印信長壽”

        1925年春,方介堪經(jīng)同鄉(xiāng)前輩、著名學者林同莊引薦,在杭州拜晤了丁輔之、葉為銘等西泠印社的創(chuàng)始人,得其賞識并被吸納為西泠印社社員。這一年《劉紹寬日記》中就寫道:“同梅生、馬孟容、公馭往訪方介庵,復與同往謝磊明家,看碑帖印譜。呂文起邀午酌,陳小垞、黃梅生在座。”1926年,已小有所成的方介堪隨曾擔任溫州商會會長的呂文起赴滬,拜在金石書畫名家趙叔儒門下。得益于趙叔儒的指點和教授,加之自身的天賦與勤奮,其學藝益精,名聲愈隆,并被推薦至上海西泠印社,任該社木版部主任。在西泠印社,方介堪經(jīng)常代鐫刻數(shù)以百計的印章索求,之后拜謁了吳昌碩,受到了吳先生的賞識,被稱贊“才資高遠,后生可畏”。吳昌碩的贊賞,震撼藝壇,由此方介堪在上海印學界名聲大揚〔17〕。

        20世紀初期的上海乃全國書畫藝術中心,名家薈萃,藝術氛圍濃郁。方介堪利用環(huán)境之便,積極參與各類書畫社團活動,成為古歡今雨書社、寒之友社、蜜蜂畫社等著名社團的中堅,結交了經(jīng)亨頤、何香凝、于右任、曾農(nóng)髯等書畫名流和吳幼潛、高時顯、王福庵等金石大家。1926年仲夏,在曾熙家又與堪稱“世紀之交”的張大千結識。兩人互相激賞,甚為默契,感情頗深。張大千早期的書畫印大多由方介堪奏刀,張畫方印,珠聯(lián)璧合,人稱金石書畫雙絕。而《張宗祥自編年譜》1926年(丙寅)記載:“……寧波有軍隊來,始得卸責。道署取消,予至滬休養(yǎng)?!?927年(丁卯)記載:“寓滬上,日事抄?!?,始學畫,臨摹古人名跡。(編者按:春,模擬唐、宋、元、明諸家山水。資料來自珂羅版。又有蔣孟蘋、錢聰甫、周夢坡以真品、精品相借。復與張善仔昆仲、徐悲鴻、黃賓虹議論研討。一次,小集會,欲成立關于國畫研究性質之組織。曾臨《盧鴻草堂十志圖》,付裝池,遺失。)成《高注三書異同證》。有時,舉家食粥,而怡怡然,無愁悴之色,室人親購柴米,井臼針線,皆躬操之?!薄?8〕所以張宗祥在1926年冬也來到上海,1927年開始學畫。1929年,介堪在滬與諸友籌建蜜蜂畫社,宗祥先生為第一期社員。其間張公冷僧曾有一行書條屏贈介堪(圖15原件已失,僅留照片)〔19〕。

        方介堪還曾為張宗祥治印兩枚,一曰“冷僧”,一為“讀書余興”(圖16)。其典雅華美,“工”“意”兼?zhèn)涞莫毺赜★L,在這兩印中也可窺一斑。

        1963年10月25日(重陽節(jié)),西泠印社舉行六十周年大會,選舉張宗祥為社長,方介堪等十九人為理事。同一年,方介堪主持溫州文管會,曾請張宗祥為文管會書毛澤東菩薩蠻大柏地(圖17),并為溫州江心嶼文信國公祠題詞。這時期,方介堪又為張宗祥刻印多方,包括“八十后作”“九十后作”〔20〕。張宗祥于1965年8月16日逝世,享年85歲。張宗祥長女張玨在《紀念爸爸》一書中寫道:“父親也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中作更多貢獻,嘗告人說已刻了‘九十后作’圖章?!笨上Х浇榭敖o他刻的“九十后作”未能鈐用,遺憾至極。如今,方介堪藝術館還收藏張宗祥為方介堪題寫的屏條和六言聯(lián)等,聯(lián)語為:“讀書觀其大意,為善不求人知?!甭淇睢袄渖?,鈐“冷僧”白文方印、“張宗祥印”朱文方?。▓D18)。

        兩人結識于20世紀20年代中期,在長達近四十年的交往中,翰墨因緣,感情深厚。這就難怪張宗祥的作品中大多都鈐有方介堪的印,如張宗祥生前親自挑選,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冷僧書畫集》中多幅書畫精品上也都蓋著方介堪刻的印,書畫印交相輝映,也是兩位文化名人情誼的見證。

        張宗祥逝世多年,西泠印社編輯部手拓出版了這冊《張宗祥藏印集》,共精拓了80冊,彌足珍貴。除封面由沙孟海題寫外,西泠印社還請了夏承燾在扉頁上題寫書名(圖19),而夏承燾也是溫州人。

        圖15 張公冷僧贈方介堪行書條屏

        圖16 方介堪刻“冷僧”“讀書余興”

        圖17 方介堪請張宗祥為溫州文管會書毛澤東菩薩蠻詞

        圖18 方介堪藝術館收藏張宗祥為方介堪題寫六言聯(lián)

        圖19 西泠印社編輯部手拓出版了《張宗祥藏印集》

        結語

        海寧張宗祥紀念館收藏的這部《張宗祥藏印集》,大部分都是名士為他所刻的姓名印、齋館印和閑章,從一個側面體現(xiàn)出張宗祥與當時文化界交往廣泛,來往密切,其中有名儒,也有在大學中任教的學者,也不乏活躍于書畫界的文人和藝術家。特別是與溫州名士的交往,僅《張宗祥藏印集》中就有5人之多,所輯入的題簽和藏印,正是張宗祥從任甌海道尹開始與他們交游,在不同時期品茗聚會、詩詞唱和、書印交流的記錄和見證,同時也反映張宗祥對“篆刻正脈”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標準,對印人和印風品鑒眼光獨到,絕不是純粹的刻印者所能達到的高度。他與這幾位溫州先賢交往密切,很重要的原因是溫州文脈傳承有序,從《張宗祥藏印集》中輯入的這些篆刻作品中明顯可以看到溫州篆刻深厚的底蘊,他們都是具有多方面學術修養(yǎng)的學者和藝術家,金石書畫與詩文有很高的造詣。這些作品呈現(xiàn)的共同特點是結構簡樸、用刀挺拔蒼勁,兼采秦漢以來各家之長,孕育變化,形成了古樸雅致、端莊從容的獨特風格,影響了一代代溫州印人,可謂承前啟后。

        張宗祥交往的溫州名士當然不止這幾位,還有如夏承燾、呂文起、梅冷生、劉紹寬、馬孟容、馬公愚、黃梅生、朱曉崖、蘇淵雷等人的往來,遠遠超過官場酬酢,顯示了一位文化學者的本色。

        注釋:

        〔1〕 《張宗祥先生紀念冊》,海寧市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2年,第28頁。

        〔2〕張宗祥:《冷僧自編年譜》,見《張宗祥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474頁。

        〔3〕盧禮陽:《張宗祥與溫州人士交游考略》,見《張宗祥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紀念會論文集》,浙江圖書館編,2015年,第281頁。

        〔4〕 溫州市圖書館編:《劉紹寬日記》,中華書局2018年版,第483頁。

        〔5〕溫州美術館(書畫院)編:《溫州書畫人物傳略》,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15年版,第256頁。

        〔6〕陸雨之:《憶溫州詩書畫家劉景晨先生》,見《劉景晨劉節(jié)紀念集》,香港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頁。

        〔7〕劉景晨:《劉景晨集》,盧禮陽、李康華編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頁。

        〔8〕同上,第364頁。

        〔9〕同〔6〕,第560頁。

        〔10〕同〔6〕,第324頁。

        〔11〕同〔6〕,第82頁。侯倫、張聲和主編:《方介堪與中國文化名人》,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版,第328頁。

        〔12〕溫州美術館(書畫院)編:《溫州書畫人物傳略》,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15年版,第283頁。

        〔13〕同〔3〕,第292頁。

        〔14〕 溫州美術館(書畫院)編:《溫州書畫人物傳略》,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15年版,第284頁。

        〔15〕李慧:《方介堪篆刻藝術研究初探》,見《學理論》,2009年第32期,第131頁。

        〔16〕〔19〕侯倫、張聲和主編:《方介堪與中國文化名人》,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版,第82頁。

        〔17〕陳琳雪:《從溫州走出來的方氏家族篆刻家》,見《美術教育研究》,2014年2月15日,第14頁。

        〔18〕《張宗祥先生紀念冊》,海寧市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2年,第149頁。

        〔20〕同〔3〕,第301頁。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 偷拍偷窥女厕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字幕人乱码中文字幕| 国产真实夫妇交换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1024| 小草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点| 亚洲伊人一本大道中文字幕| 手机在线看片在线日韩av|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日韩|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国产剧情国产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区第一页|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不卡在线导航| 国产在线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日本口爆吞精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我射av大全|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丁香| 男女野外做爰电影免费| 日本老年人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谷原希美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超碰av|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gl动漫|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人妻| 亚洲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 国产一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天天碰免费上传视频| 午夜成人理论无码电影在线播放 |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版A |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 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