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博 蔣希萌
(武警北京市總隊醫(yī)院內(nèi)二科,北京 10002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臨床上常見病癥,發(fā)病率高,好發(fā)于老年人及吸煙人群,臨床主要特征為持續(xù)氣流受限且進行性發(fā)展[1]。COPD的核心發(fā)病機制是炎癥,其發(fā)生、發(fā)展主要是由于暴露于煙草等有害氣體引起的氣道、肺泡異常[2]。由于老年患者本身免疫力不高,出現(xiàn)COPD的患者的病死率、復發(fā)率均較高。近年來,臨床上在治療COPD患者時主要以緩解患者癥狀為基本目的,包括提升患者自身的生活質量及肺功能情況[3]。阿奇霉素屬于大環(huán)內(nèi)酯類的抗生素,本身具備良好的抗感染效果。噻托溴銨作為一種支氣管擴張劑,可用于COPD維持治療,同時還可用于預防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4]。本研究針對噻托溴銨粉吸入劑聯(lián)合小劑量阿奇霉素治療老年穩(wěn)定期COPD患者的具體治療效果展開分析。
選擇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所診治的共60例老年穩(wěn)定期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60歲;②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③符合2013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修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5]中關于COPD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合并患有神經(jīng)及精神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有肺惡性腫瘤、肺心病、肺結核、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患者;③患者近3個月以來服用過糖皮質激素;④患者腎、肝、心等器官存在器質性病變。將入選的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齡60歲~80歲,平均(71.6±4.3)歲;病程9年~21年,平均病程(16.6±3.8)年。對照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62歲~84歲,平均(72.3±6.7)歲,病程10年~20年,平均病程(15.3±2.6)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且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兩組患者均予以常規(guī)吸氧,同時實施化痰、解痙等對癥診治,并叮囑患者戒煙酒。在此基礎上,觀察組予以噻托溴銨粉吸入劑(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yè)有限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40954)吸入治療,18ug/粒,1粒/d,同時聯(lián)合服用小劑量的阿奇霉素腸溶膠囊(珠海潤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102),0.125g/粒,1粒/d。對照組僅采用噻托溴銨粉吸入劑吸入治療,劑量及使用方法同觀察組。對兩組患者均實行持續(xù)6個月即1個療程的治療。
1.3.1 治療效果評估
依據(j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標準》[6]為基礎進行療效評估。顯效:患者經(jīng)過治療,其病癥顯著消失,肺部呼吸回歸正常;有效:患者通過治療后其病癥得到明顯好轉,其聽診肺部位的啰音顯著降低;無效:患者通過治療后其病癥并未得到顯著改善,還可能出現(xiàn)加重問題。
1.3.2 肺功能檢測
采用肺功能檢測儀器對患者基本肺功能情況實行檢測,并分別分析記錄兩組患者在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兩項指標,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肺功能基本情況實行評估分析。
1.3.3 生活質量及運動耐量評估
選取6分鐘步行距離(six-minutes walk distance,6MWD)評分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變化進行評估分析。距離越長,運動耐量越佳。此外,治療前后選取圣喬治呼吸問卷(St.George' 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對患者的基本生活質量情況實行評估分析,SGRQ包括3個維度,分別為:①日常活動能力:家務、日常活動、爬坡等。②癥狀:咳痰、咳嗽、氣喘發(fā)作等。③疾病影響:失望、痛苦、焦慮、社交活動等。由患者如實填寫,再根據(jù)不同問題的權重進行計分,最后匯總得到總分。分值范圍0~100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差。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即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兩組患者治療前其肺功能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肺功能中FEV1、FEV1/FVC兩項指標均出現(xiàn)增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治療前兩組6WMD及SGRQ總分無明顯差異,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6MWD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SGRQ總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COPD是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以持續(xù)性呼吸道癥狀和氣流受限為特點,通常是由于明顯暴露于有毒顆?;驓怏w而引起的氣道和(或)肺泡異常所導致。其發(fā)生與吸煙、空氣污染、室內(nèi)生物燃料、社會經(jīng)濟地位等有關[7-10]。臨床上一般采取緩解患者呼吸困難、改善患者氣道受阻、舒張患者支氣管等措施進行對癥治療[11]。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情況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a)P <0.05
表3 治療后兩組患者6WMD及SGRQ總分比較()
表3 治療后兩組患者6WMD及SGRQ總分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a) P <0.05
COPD患者較正常人的膽堿能神經(jīng)張力高,氣道膽堿能神經(jīng)激活通過調節(jié)大中氣道平滑肌受體M1和M3,促進氣道黏液分泌,收縮支氣管平滑肌,引起氣道阻力上升,導致氣道狹窄、阻塞[12]。噻托溴銨作為長效抗膽堿類藥物,有很強的抗膽堿作用,通過高選擇性阻斷M1、M3受體,從而抑制膽堿能神經(jīng)釋放乙酰膽堿物質,使支氣管平滑肌舒張[13]。既往研究[14]發(fā)現(xiàn),噻托溴銨還具有抗炎和抑制氣道黏液高分泌作用,其通過抑制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誘導的杯狀細胞化生和黏蛋白分泌,進而減少痰液的產(chǎn)生。阿奇霉素作為一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其主要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發(fā)揮抑菌作用。同時,低劑量阿奇霉素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免疫調節(jié)作用,這可能與其抑制中性粒細胞向炎癥局部聚集,促進中性粒細胞凋亡,下調炎癥因子,抑制炎癥反應有關[15]。
肺功能是對呼吸功能進行檢查的客觀指標,是對COPD診斷、嚴重程度、治療效果、預后評估的重要檢查手段。FEV1和FEV1/FVC的降低可以確定氣流受限。FEV1/FVC是COPD的一項敏感指標,可檢出輕度氣流受限?;颊呶胫夤苁鎻垊┖蟮腇EV1/FVC < 70%,即確定為持續(xù)存在氣流受限。而6MWD可以對COPD患者運動能力進行評估,體現(xiàn)了患者活動耐力[16]。SGRQ能評價呼吸性疾病患者健康受損情況和生活質量,是一種標準化的問卷,被認為是評價COPD患者生活質量效能最高的評分系統(tǒng)[1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肺功能FEV1/FVC、FEV1均增高,同時觀察組情況顯著好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6MWD長于對照組,SGRQ評分低于對照組。說明此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以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
綜上所述,噻托溴銨粉吸入劑聯(lián)合小劑量阿奇霉素治療老年穩(wěn)定期COPD患者療效顯著,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難情況,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運動耐力,增加其肺通氣功能,使患者的肺功能及其他各項指標得到顯著改善,安全性及耐受性較好,適用于穩(wěn)定期的老年COPD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