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
(開封市中心醫(yī)院腫瘤科,河南 開封 475000)
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為威脅人們生命安全的重要惡性疾病之一。確診的肺癌中80%左右的患者為晚期,失去手術治療機會。靶向治療給驅動基因陽性肺腺癌患者帶來生存獲益,而對于肺鱗癌患者,含鉑雙藥化療是首選的治療方法[1,2]。奈達鉑為第二代鉑類化療藥物,相較于順鉑,其具有更低的細胞毒性作用。多西他賽的抗癌機制是通過抑制癌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從而達到抑制其增殖和分化的目的。MMP-9、VEGF均為惡性腫瘤重要預后指標因子[3]。本研究探討了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對晚期肺鱗癌的療效及對血清MMP-9、VEGF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7-10~2018-09收治的92例晚期肺鱗癌患者。診斷標準:經(jīng)影像學、細胞學及病理學等檢查確診為WHO標準中ⅢB期~Ⅳ期肺鱗癌,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以上,卡氏評分>75分,病歷資料完整,無用藥禁忌,研究經(jīng)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其他肺部腫瘤或其他惡性腫瘤,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全身性感染,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妊娠及哺乳期婦女。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6例和觀察組46例。對照組:男30例,女16例;年齡40~76歲,平均(56.33±5.27)歲;臨床分期:ⅢB期32例,Ⅳ期14例;卡氏評分(78.25±5.44)分。觀察組:男28例,女18例;年齡40~77歲,平均(55.58±5.32)歲;臨床分期:ⅢB期30例,Ⅳ期16例;卡氏評分(77.89±5.27)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即GP方案治療,吉西他濱(江蘇豪森藥業(yè),國藥準字H20030104,規(guī)格:0.2g/支)1000mg/m2,靜脈滴注30min,1d;順鉑(云南個舊生物藥業(yè),國藥準字:H53021740,規(guī)格:2mL:10mg×10瓶)25mg/m2,靜脈滴入,1~3d。觀察組采用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即TN方案治療,奈達鉑(江蘇奧賽康藥業(yè),國藥準字:H20064294,規(guī)格:10mg/支)80mg/m2,持續(xù)靜脈滴入1h,1d;多西他賽(浙江海正藥業(yè),國藥準字:H20093092,規(guī)格:0.5mL:20mg/s)75mg/m2,持續(xù)靜脈滴入1h,1d。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2d口服地塞米松(8 mg/次,2 次/d),治療過程密切監(jiān)測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體征指標,每3周重復1次治療,每2周期進行療效評價。患者至少完成2個周期化療。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變化。取患者治療前后外周靜脈血5 mL,抗凝處理,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MMP-9、VEGF水平。本研究中相關試劑及試劑盒均由武漢默沙克生物公司提供,檢驗過程嚴格按照說明指示進行。
參照《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4]進行近期療效評價:完全緩解(CR):治療后病灶消失同時未出現(xiàn)新病灶,持續(xù)4周以上;部分緩解(PR):病灶最大徑縮小總和減少30%以上且持續(xù)4周以上;穩(wěn)定(SD):病灶縮小或增大總和未達到PR標準;進展(PD):病灶最大徑增大總和超過20%或出現(xiàn)新的病灶。有效控制情況=(CR + PR + SD)。
兩組治療前血清MMP-9、VEGF及CTCs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血清MMP-9、VEGF及CTCs水平均降低(P<0.05),觀察組MMP-9、VEGF及CTCs降低差值均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兩組病情有效控制率比較(觀察組78.26%:對照組73.91%)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相關指標變化比較
表2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n=46)
觀察組WBC減少、PLT減少、嘔吐及神經(jīng)毒性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脫發(fā)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不良反應比較[n=46,例(%)]
臨床研究表明,含鉑類化療藥物的聯(lián)合治療方案是臨床治療晚期肺癌的標準方案,其有效率一般可達到30%作用,病情控制率可達60%左右,患者化療后1年生存率為50%左右,中位生存時間為14個月左右[5]。順鉑為臨床最常用的鉑類化療藥物,通過連接腫瘤細胞DNA的嘌呤和嘧啶而破壞腫瘤細胞內DNA的結構和功能,從而起到抑制腫瘤的作用。但由于順鉑的毒性作用及消化道反應等導致其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奈達鉑為第二代鉑類藥物,其抗腫瘤機制是通過結合腫瘤細胞DNA上的堿基,從而阻礙腫瘤細胞DNA的復制,起到抗腫瘤的作用[6]。由于奈達鉑特殊的化學結構,臨床應用時不需水化處理,臨床毒副作用低,患者耐受高,使得其在臨床具有廣泛應用。多西他賽是一種紫杉類化合物抗癌藥,藥效與吉西他濱相當,但臨床不良反應更輕[7]。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病情控制率相當,但觀察組臨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果提示,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對晚期肺鱗癌具有良好的療效,且臨床不良反應少,同張洪瓊等[8]相關報道結果一致。VEGE為一種高度特異性的促腫瘤血管生成因子,具有促進腫瘤血管通透性、促進腫瘤血管內皮細胞遷移、增殖和血管形成等多種作用,為臨床重要腫瘤標志物之一。MMP-9有降解血管基底膜及基質成分的功能,能夠分解呼吸道和肺內的結構復合物,通過釋放VEGF因子參與腫瘤血管生成過程。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MMP-9、VEGF水平均降低且降低幅度均大于對照組。結果提示,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對晚期肺鱗癌患者MMP-9、VEGF水平的改善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可顯著降低晚期肺鱗癌患者血清MMP-9、VEGF水平,近期療效滿意,臨床不良反應低,在晚期肺鱗癌的治療中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可進一步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