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音
【摘 要】 過敏反應是免疫系統(tǒng)對某些物質(zhì)產(chǎn)生的過度反應,可變現(xiàn)為胸悶、呼吸困難、惡心、結(jié)膜出血、皮疹等。預防過敏要從飲食、家居、衣著、戶外、精神調(diào)攝等幾個方面著手。本文主要從過敏癥的概念類型、過敏原因,食物干預及禁忌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以期預防或減輕過敏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提高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 過敏癥; 過敏反應; 飲食干預
【中圖分類號】 R155.5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245-01 ?春夏之際,是皮膚過敏的高發(fā)季節(jié),常見于臉上過敏又紅又癢還不能撓,游玩的大好時光也要辜負啦!發(fā)生過敏的原因有很多,春夏之際主要是空氣中的花粉、粉塵含量比較多。那么過敏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利用飲食防護這段“尷尬”時期呢?過敏屬于一種機體的變態(tài)反應。當“過敏原”第一次進入機體時,機體并無過敏癥狀,但是體內(nèi)會產(chǎn)出相應的特異抗體, 當其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時,再次接觸到這種抗原,特異性抗體便會與其相結(jié)合從而產(chǎn)生一系列過敏癥狀。
1 過敏癥
1.1 概念 過敏反應是免疫系統(tǒng)對某些物質(zhì)產(chǎn)生的過度反應,比如對食物、化學品、垃圾、花粉或者動物皮毛。大多數(shù)過敏原最主要的化學物質(zhì)是組胺。組胺過多會引起發(fā)癢和炎癥。鼻腔內(nèi)釋放組胺會引起流鼻涕;在皮膚中釋放組胺會引起發(fā)癢和皮疹;在肺部釋放組胺會引起痙攣和氣喘。據(jù)估計,英國有60%的人受到食物反應的折磨,并引起復雜的健康問題。食物過敏就是在接觸過敏原后,兔疫系統(tǒng)立即做出反應。很快就會出現(xiàn)癥狀,包括氣喘、皮疹和呼吸困難。要盡量避免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需要使用腎上腺素來治療。如果有人既往出現(xiàn)過無法克服的過敏癥,那導致過敏的食物就一點兒都不能吃。而有些人即使站在這些食物旁邊都會引起過敏反應。
1.2 過敏反應分類 通常分為兩類:A類—典型過敏,在接觸過敏原后立即發(fā)生反應。B類—延遲過敏或者不耐受,在1-72小時后發(fā)生反應。食物不耐受和食物過敏不同,前者對食物產(chǎn)生的反應通常很慢。食物不耐受通常和免疫系統(tǒng)無關。癥狀包括疲勞、腸胃脹氣、肢體腫脹、便秘、腹瀉、頭暈、頭痛水腫,關節(jié)和肌肉疼痛等。這些癥狀可能在進食后幾小時,有時甚至是48小時后出現(xiàn)。通常引起食物不耐受的食物都是人們經(jīng)常吃的東西,所以很難把食物和癥狀聯(lián)系起來,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很難說清食物不耐受到底是由哪種食物引起的原因。例如,有些成年人缺乏乳糖酶,這是消化牛奶中的乳糖所需要的一種酶。這樣的人就經(jīng)常會因為不能有效地分解乳糖而出現(xiàn)消化方面的問題。這種現(xiàn)象屬于不耐受,而不是過敏,因為這不是由免疫反應引起的,只是由于消化能力不足引起的。還有其他有問題的食物,比如小麥,其中含有大的蛋白質(zhì)分子,有些人的消化液可能很難消化這些大分子,這樣就會引起不耐受或者敏感的癥狀,如消化不良。再比如柑橘類的水果和番茄,可能刺激腸胃,也會引起消化不良。測試免疫球蛋白能確定對哪些食物不耐受,因為問題食物吃下去一段時間后就會產(chǎn)生免疫球蛋白。
2 過敏癥的病因及癥狀
過敏癥的病因可能包括:壓力太大;使用抗生素;使用抗菌皂;污染;營養(yǎng)缺乏癥、高糖的飲食;免疫應答差;吃了太多的常見過敏原:玉米、小麥、奶制品、柑橘類水果、貝類;缺鈣;乳糖不耐受;念珠菌癥;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化學品;胃酸不足等。過敏癥的癥狀包括:濕疹、哮喘、花粉癥、流鼻涕、發(fā)癢、皮疹、腸胃脹氣、疲勞、偏頭痛和類似關節(jié)炎的問題等。通常是由于對常見食物的反應所導致的,所以食物不耐受很難檢測。但是典型癥狀包括腹瀉、便秘、腸胃脹氣、惡心、嘔吐,其他癥狀有腸應激綜合征、容易感染、情緒波動明顯、疲勞、疼痛、皮膚問題、鼻炎和心悸。
3 過敏癥的膳食干預
應對方案:需要減少組胺的產(chǎn)生,增強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應該多攝入的食物:一天2升水。脫水的時候,身體會產(chǎn)生更多的組胺。不同顏色的食物,它們有不同的免疫保護功能(如果知道自己對其中的食物過敏或者不耐受,就不能吃了)。紅色——番茄、草莓、西柚、覆盆子、櫻桃、西瓜、紅色甜椒、枸杞子、石榴。橙色——胡蘿卜、杏、番木瓜、芒果、橙色甜椒、南瓜。黃色——瓜、黃色甜椒、香蕉、甜玉米、黃番茄。綠色———生菜、西藍花、甘藍、芹菜、鱷梨、菠菜甜菜燈。藍色、紫色——藍莓、黑莓、甘藍甜菜根、紅葡萄、紫色椰菜。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有抗組胺的作用,漿果、櫻桃、奇異果胡椒、西藍花和枸杞里都含有大量維生素C。富含櫟精的食物,櫟精具有抗組胺的作用,這些食物包括蘋果、洋蔥、歐芹、甘藍和蕎麥大麻籽。未加工帶殼的大麻籽含ω-3必需脂肪酸和ω-6必需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很多有過敏反應的人不能很好地分解脂肪酸。大麻籽包含亞油酸,這是ω-6脂肪酸的分解產(chǎn)物,月見草油里也有這種物質(zhì)。深海魚,其中包括ω-3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元酸)的分解形式。這些物質(zhì)對緩解濕疹和哮喘癥狀有顯著作用。蜂蜜,經(jīng)常喝的人就會對花粉過敏產(chǎn)生一定的抵抗能力。蜂蜜中含有一定的花粉粒,微量蜂毒。具有抗過敏、增強機體抗病能力。蜂蜜以每日一小湯匙為宜,可直接溫沖水喝或涂在面包上,但對蜂蜜過敏和一歲以下小兒最好不要喝。
應該忌口的食物:能形成黏液的食物或者使你過敏的食物,如甜食。茶、咖啡和酒精,這些會能使身體脫水。糖、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和加工食品。這些食物沒有營養(yǎng),而且會抑制免疫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
藥草和微量元素補充劑:綠色食物,藍綠海藻、螺旋藻或發(fā)芽的大麥草,這些都含有能強化免疫功能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飯前服用L-谷氨酸鹽粉末,它能幫助減輕對食物的反應。含有益生菌的補充劑。益生菌是能在你腸道生存的有益細菌。最好吃膠囊或者粉末,益生菌飲料含糖,而糖會使過敏更嚴重。紅棗中含有大量抗過敏物質(zhì)——環(huán)磷酸腺苷,中醫(yī)對大棗也有很高的評價,建議過敏者多吃紅棗,水煮、生吃都可以,10顆/次,三次/天?!秱s病論》中有58種用大棗的古方。如:黑木耳50克,大棗30顆燉熟,有治療過敏性紫斑的功效。但是,為了避免大棗中維生素C的損失,不要與胡蘿卜、黃瓜一起吃。此外,大棗性偏濕熱,糖分高,便秘、牙痛患者少吃。燕麥,燕麥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所以燕麥具有滋潤肌膚以及抗氧化的作用,還可以抵抗肌膚炎癥,適合容易皮膚瘙癢以及過敏的人吃。除了食用燕麥以外,將燕麥倒入沙包中,放在淋浴蓬頭下方,這樣洗澡也可以治療皮膚瘙癢。金針菇菌柄中的蛋白,可以抑制哮喘、鼻炎、濕疹等過敏性疾病,可加強免疫系統(tǒng)功能。胡蘿卜中的β胡蘿卜素能調(diào)節(jié)細胞內(nèi)液平衡,有效預防花粉過敏癥、過敏性皮炎等。
需要注意的是,記錄飲食日記,看是否對特定的食物或者飲料過敏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定期檢測脈搏,觀察食物敏感的時間:①早晨醒來就先測一次,測橈動脈。將食指放在橈動脈上(在手腕上)。數(shù)60秒鐘內(nèi)脈搏的跳動次數(shù)。脈搏搏動次數(shù)正常值范圍是每60秒50-70次。②飯后,再測一次橈動脈。如果脈搏跳動次數(shù)增加了10次或以上,那你可能就對你剛吃的某種特殊食物敏感。然后你就需要把這些食物分開食用,使用同樣的方法,找出使你產(chǎn)生反應的那種食物。
總之,仔細咀嚼食物,細嚼慢咽,這樣有助于消化。如果均衡膳食,那就不太可能過敏。同時要減輕壓力,學習放松技術。比如冥想、太極拳、瑜伽或者練習呼吸,保證睡眠都可以有效避免過敏癥的發(fā)生。很多研究表明:疲勞的時候更容易出現(xiàn)過敏。睡眠可以讓膽囊和肝臟正常解毒。同時,還有避免寄生蟲的感染,寄生蟲可能是導致過敏的根本原因。避免過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遠離過敏原。除了飲食上防護外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避免接觸過敏原,比如外出時可戴口罩將粉塵隔離開,床單被罩勤換洗等。過敏煩惱多,飲食擦藥也不能控制的情況下,最好去醫(yī)院就醫(yī),可就診急診和風濕免疫科。
參考文獻
[1] 韓婷婷,王曉云.妊娠糖尿病飲食干預研究現(xiàn)狀[J].護理研究,2019,33(08):1363-1368.
[2] 王貞虎.多管齊下,找出病因控制過敏癥[J].現(xiàn)代養(yǎng)生,2019,(11):24-25.
[3] 羅妍彥,郭斌.牙齒感覺過敏癥的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9,(3):266-267.
[4] 鄭茂恩,楊春紅.實驗動物職業(yè)過敏癥的研究進展實驗動物與比較醫(yī)學[J].2009,(5):418-422.
[5] 強剛.艾灸新法:治療脊椎病過敏癥有優(yōu)勢[J].中醫(yī)健康養(yǎng)生(中英文版),2010.(9):72-73.
[6] 馬冠生.過敏了怎么辦?/水果可以替代蔬菜么?成人37.5℃算高燒嗎?[J].食品與健康,2016,(6):40-42.
[7] 林衛(wèi)華,陳燕惠,黃柏青.針對性飲食干預對托幼機構兒童飲食行為問題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9,(13):3048-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