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慧
【摘 要】目的:分析精細化護理模式在新生兒重癥肺炎伴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研究活動展開時間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選擇該時間段接診的新生兒重癥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兒68例。根據接診患兒時間先后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患兒均為34例。在相同治療方案前提下,對照組患兒輔助常規(guī)性護理方法,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患兒護理基礎上依照精細化護理模式展開。分析不同護理措施的效果。結果:兩組患兒護理前各項血氣指標比較無區(qū)別,護理后所有患兒血氣指標均改善,且觀察組患兒SPO2、PaO2以及PaCO2指標改善效果要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兩組新生兒咳嗽、哮鳴音以及氣促消失時間,觀察組患兒消失時間更短,差異對比P<0.05,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為重癥肺炎伴呼吸衰竭新生兒提供精細化護理模式對調整血氣指標具有顯著效果,可加快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有利于患兒康復。
【關鍵詞】重癥肺炎;呼吸衰竭;精細化護理
新生兒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建立,呼吸系統(tǒng)還未發(fā)育完全,很容易引發(fā)肺部感染,如不能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就可能發(fā)展成為嚴重呼吸衰竭,對患兒身心健康帶來威脅,甚至還可能有生命危險[1]。在抗生素應用越來越廣泛的情況下,新生兒重癥肺炎伴呼吸衰竭治愈率持續(xù)性提高,但在患兒接受治療期間還需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改善患兒預后。本文分析精細化護理模式在新生兒重癥肺炎伴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活動展開時間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選擇該時間段接診的新生兒重癥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兒68例。根據接診患兒時間先后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患兒均為34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15例,日齡范圍1-33d,平均日齡(18.2±1.4)d。觀察組患兒中男18例,女16例,患兒日齡為2-32d,平均日齡為(17.8±1.5)d。兩組新生兒性別、日齡等各類基礎性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進行研究。
1.2 方法
在相同治療方案前提下,對照組患兒輔助常規(guī)性護理方法,向家屬講解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與注意事項,提高家屬認知度;嚴格遵循醫(yī)囑用藥,并告知家屬不得自行增減藥量;加強病房內溫度與濕度的護理,定期開窗通風。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患兒護理基礎上依照精細化護理模式展開。具體操作內容與程序如下:
(1)精細化呼吸道護理。在護理期間需定期幫助更換體位。保持仰臥位時應將患兒頭部抬高30°,預防出現(xiàn)窒息。定期為患兒拍背與體位引流,將患兒口鼻內分泌物及時清理掉,以維持呼吸道通暢。針對痰多的患兒,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循醫(yī)囑予以霧化吸入或輕柔吸痰。(2)強化家屬心理護理?;純喊l(fā)病,致使家屬出現(xiàn)焦慮、恐懼等多種不良情緒,且家屬對治療與護理缺乏準確的認知,很容易出現(xiàn)配合度不高的情況。護理人員應在家屬的角度考慮問題,體諒家屬,與患兒家屬積極溝通交流,向其詳細解釋疾病的相關知識內容、治療方法,以增強患兒治療疾病的信心。針對家屬剔除的問題,護理人員應耐心解答,以提高家屬的配合度[2]。(3)精細化口腔與喂養(yǎng)護理。患兒進行人工喂養(yǎng)期間,護理人員需依據患兒病情、體重科學計算出所需奶量。如患兒實行母乳喂養(yǎng),提醒家屬應以患兒自覺飽感為主。如不能自行進食的患兒,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以免出現(xiàn)溢奶。喂養(yǎng)結束后,護理人員還需及時予以拍背,將患兒頭側右臥位,預防出現(xiàn)吐奶情況。每次喂養(yǎng)結束后,護理人員還應使用少量溫開水幫助清洗口腔。(4)病情監(jiān)測。護理人員應注意加強對患兒病情監(jiān)測,以了解患兒生命體征變化、體溫與缺氧狀況,定時為新生兒測量體溫,必要時還需予以物理降溫,預防新生兒體溫過高。如患兒面色蒼白、口唇發(fā)紺,應加強面罩吸氧。如患兒有血壓下降,需及時告知主治醫(yī)師及時處理。
1.3 觀察指標
對比護理前后兩組患兒血氣指標,主要包括血氧飽和度(SPO2)、動脈血氧分壓(PaO2)以及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同時比較兩組患兒哮鳴音、咳嗽、氣促消失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活動的各類數(shù)據均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利用百分比表示,并經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需經t原理檢驗,如P<0.05,表明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兒護理前各項血氣指標比較無區(qū)別,護理后所有患兒血氣指標均改善,且觀察組患兒SPO2、PaO2以及PaCO2指標改善效果要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觀察兩組新生兒咳嗽、哮鳴音以及氣促消失時間,觀察組患兒消失時間更短,對照組患者咳嗽消失(4.1±0.5)d、氣促消失時間(3.9±0.3)d、哮鳴音消失時間(5.8±1.1)d,觀察組患兒咳嗽消失(2.3±0.5)d、氣促消失時間(2.6±0.35)d、哮鳴音消失時間(3.5±0.5)d,差異對比P<0.05,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新生兒重癥肺炎是新生兒科中常見的一種性疾病,發(fā)病率高,病情進展快,很容引起呼吸衰竭,對患兒生長發(fā)育構成影響。精細化護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操作,促使護理人員操作更規(guī)范,體現(xiàn)出以患兒為中心,制定針對性、精細化的護理計劃,以提高臨床護理質量[3]。相比常規(guī)護理操作,精細化護理應用效果更顯著。
綜上所述,為重癥肺炎伴呼吸衰竭新生兒提供精細化護理模式對調整血氣指標具有顯著效果,可加快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有利于患兒康復。
參考文獻
韓海玲.精細化護理對于新生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yī)學裝備,2018,11(7):94-97.
吳曉珍. 精細化護理對于新生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響研究[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7,11(33):98.
符麗娜.精細化護理干預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療效果及肺部功能的影響[J].智慧健康,2018,5(0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