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莉
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整體消費總額在逐年攀升,國民的整體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同時在科學技術的依托下,國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形式都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除了與商家進行線下交易以外,開始選擇與商家進行線上交易的方式。但是由于網絡環(huán)境的復雜性,消費者在進行線上交易的時候發(fā)生商品信息不實、消費者自身基本信息泄露的問題增多。鑒于此,文章將具體探究民商法保護消費者的信息權的方法。
關鍵詞:民商法?消費者?信息權?保護
中圖分類號:DF??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1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互聯(lián)網技術的依托下進行互聯(lián)網交易,這種新型的交易方式比傳統(tǒng)的交易方式更加地方便、快捷,由此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但是人們在進行互聯(lián)網交易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商品信息不實和消費者信息泄露等問題,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于是人們開始廣泛關注信息權。接下來,文章將會圍繞民商法如何有效保護消費者的途徑進行具體探討。
一、民商法對消費者信息權的保護現狀
現代社會逐漸呈現出一種信息化的趨勢,信息也逐漸凸顯出了重要的作用和價值。與此同時,在網絡交易過程中,商家也逐漸意識到消費者信息對于自身發(fā)展的價值與意義。部分商家開始非法收集或是購買消費者在網絡交易中提供的基本信息,這些基本信息可以幫助商家向特定的消費者進行營銷,從而得到更多的利益。但是在消費者信息被惡意販賣的同時,很容易對消費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擾,這種通過網絡進行非法交易消費者信息的行為,由于民商法中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并不健全,同時對消費者個人信息權保護的不足,對消費者的經濟方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民商法對消費者信息權的保護措施
1.完善個人信息立法,加強保護力度
所謂民商法,它是由民法和商法共同組成的,其中民法是針對消費者和商家之間是否存在公平公正公開關系的一種法律,也是強調和保護消息弱勢者的有效法律。人們在與商家交易的過程中,產生的消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和社會活動類似,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動性質和社會性質,因此,這種消費信息也同樣需要和社會活動一樣在社會中進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動。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消費信息的社會流動性特征更加凸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使得交易雙方的消費信息平等與公正,在一定程度上科學、合理地對社會資源進行分配。與此同時,我們要拿起民法的武器,對處在信息弱勢地位的消費者所擁有的相關權利進行合理合法地保護,充分體現民商法的法律意義。
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相關法律條款還在商議制定中,也就是說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部完整獨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因此,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權,現在只能在我國其他相關法律中尋找涉及個人信息權的條款。一方面,在我國的部分法律中,有一部分的具體法律條文是可以直接保護個人信息權的。比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中就有明確的關于個人信息權的法律條文。另一方面,是在我國的部分法律中,有一部分的法律條文只是有公民的人格尊嚴或是個人隱私等類似內容,對個人的消息權進行間接保護。例如,在憲法中,同時也是擁有我國最高法律力量的根本大法中,有關于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容任何人侵犯等的相關內容,還有一些比較小型的法律法規(guī),如《婦女權益保障法》,其中有關于保護婦女的人格尊嚴等相關內容,是屬于間接保護個人信息權的相關法律。因此,在我國的民商法中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保護個人信息權的法律是必然趨勢。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建立,可以和其他法律形成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關系,對我國公民的長久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2.修改民商法相關內容,保障交易安全
目前,我國在信息權方面沒有獨立的法律規(guī)范,因此我們只能在民商法中尋找有關信息保護的相關法律條文,但是這些法律條文大多表述的內容較為寬泛,沒有針對性,使得產生的具體信息問題無法運用這些法律條文進行有效管理。因此,我國應明確和完善民商法中對于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內容,同時也不能忽視對商家進行一定的保護,促進社會的公平、公正。
例如,一方面,《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上一次修訂中涉及過信息權的方面,但是僅僅對個人信息決定權和個人信息保密權等相關內容進行了修改,使得相關內容依舊不夠完善。因此,在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不僅要對信息權的相關內容進行繼續(xù)完善,還應建立健全關于消費者知情權的相關法律制度,同時商家有責任也有義務對消費者主動提供的個人信息進行合理保護,因此在此法中也要加入此類內容,進而保證個人信息能夠合理運用和交換。
另一方面,我國不僅是關于個人信息權的專門立法還沒有建立,關于網絡方面的法律也不完善,在《網絡安全法》中也只有少數規(guī)定涉及個人信息權的相關內容,但是內容依舊只是大方向上的規(guī)定,并未做細化展開。除了對非法收集個人信息等行為進行規(guī)定以外,還要在國家信息安全方面加強立法,為個人信息的保護提供更多具體的法律依據。伴隨著我國網絡犯罪率的逐年攀升以及網絡個人信息泄露問題的日漸嚴重,要在網絡相關立法中加入網絡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內容是大勢所趨,也是刻不容緩的大事,要切實保護保障網絡交易安全,才能在網絡大環(huán)境中形成健康交易模式。
與此同時,雙方在交易的過程中,由于消費的需要,經常需要消費者向商家提供自身的基本信息,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不只提供一次基本信息,還會向多個商家多次提供基本信息,如果此時有商家將這些消費基本信息進行大量的收集并對這些信息進行非法交易,消費者就會因為取證困難而難以保護自身的信息權。鑒于此。民商法中在對個人信息權進行完善的同時還需要加入對商家的相關約束措施,商家有責任也有義務對消費者主動提供的個人信息進行合理保護。如舉證責任倒置措施,舉證責任倒置的含義是將本應該提供證據的一方的責任轉移到另一方手中,也就是說如果消費者提供不出足夠的證據控告不法商家將消費者的信息進行非法買賣等內容,法院可以通過法律規(guī)定將提供證據的一方轉為商家,如果商家拿不出自己沒有非法買賣消費者的個人信息的相關證據,則罪名成立。
結語
總而言之,保護個人信息對個人的社會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我們要明確消費信息的重要性,樹立消費者信息權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加和完善民商法中關于消費者信息保護的具體內容,促進社會全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許凌艷.消費者信息權的民商法保護(三)[J].工商行政管理,2002(0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