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貞君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據(jù)WHO報道,大約30%世界人口曾感染過HBV,其中慢性HBV感染者約達3.5億人,且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發(fā)性肝細胞癌[1-2]。中國超過10%人群為HBV感染者,而HBV感染正是慢性肝病發(fā)生最常見的原因[3-4]。慢性HBV感染隨著病情進展可能發(fā)展為慢性乙型肝炎(CHB),甚至肝硬化(LC)、肝癌(HCC),而肝纖維化是參與CHB向LC、HCC轉(zhuǎn)化的重要途徑。影響肝纖維化的因素除了病毒、環(huán)境、宿主基因等,代謝相關(guān)因素亦可能影響肝纖維化。另外,肝臟是血脂、血糖的重要的代謝器官,其病變可能影響血脂、血糖、尿酸(UA)的變化。近年來,關(guān)于血脂、血糖和UA對于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分期的影響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進展,但各研究報道結(jié)果不盡相同。本研究對慢性HBV感染者不同肝纖維化分期與血脂、血糖、UA水平相關(guān)性進行分析,旨在探討慢性HBV感染者的血脂、血糖和UA水平與肝纖維化的關(guān)系?,F(xiàn)作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安慶市立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CHB病人169例,其中男120例,女49例,年齡(42.40±9.11)歲;HBeAg陽性68例,血清HBV DNA陽性151例。納入標準:(1)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的標準;(2)均接受肝臟穿刺檢查,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病例資料完整;(3)均未予以降酶及抗病毒治療。排除標準:(1)HBsAg和HBVDNA陰性病人;(2)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IV感染;(3)合并酒精性肝病、血吸蟲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藥物性肝病、肝豆狀核變性、肝癌病人;(4)合并脂肪肝、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及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收集所有病人性別、年齡、身高、體質(zhì)量、飲酒史等信息,計算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
1.2 指標檢測 所有病人于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靜脈血,分別加入EDTA抗凝管、枸櫞酸鈉抗凝管和普通生化管,并檢測相關(guān)的實驗指標,于當日檢測完畢。血常規(guī)指標測定采用流式細胞技術(shù),應(yīng)用血液細胞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檢測。生化指標測定指標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采用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中生公司)檢測;凝血酶原時間(PT)采用日本SysmexCA-1500型全自動血凝儀。甲胎蛋白(AFP)采用雙抗體夾心法定量檢測,采用全自動免疫發(fā)光分析儀,試劑盒為北京北方生物技術(shù)研究所產(chǎn)品。乙肝兩對半檢測使用酶標儀和洗板機,以ELISA法測定,試劑由上海華生有限公司提供。HBV DNA定量檢測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采用杭州博日熒光定量PCR儀(試劑由杭州艾康生物公司提供,檢測下限為500 copies/mL)。
1.3 血脂、血糖和尿酸異常判定標準 總膽固醇(CHO)≥5.18 mmol/L,三酰甘油(TG)≥1.7 mmol/L為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1.04 mmol/L為水平下降;低密度脂蛋白(LDL)>3.37 mmol/L為水平升高;載脂蛋白A(APOA)男<0.92 g/L,女<0.8 g/L為水平下降;載脂蛋白B(APOB)男>1.14 g/L,女>1.26 g/L為水平升高;空腹血糖(GLU)≥6.1 mmol/L為水平升高;UA男≥420 μmol/L,女≥360 μmol/L為水平升高[5-6]。
1.4 肝組織標本采集 經(jīng)病人及家屬同意后,排除相關(guān)禁忌,在B型超聲引導下行肝臟活組織穿刺檢查,采取一秒鐘負壓吸取肝組織法,肝組織標本長度>2 cm,每個標本匯管區(qū)數(shù)≥10個,吸取的肝組織立即置于體積分數(shù)為0.04的中性甲醛溶液內(nèi)固定,改良法脫水,包埋、切片,并分別行HE、Masson三色及網(wǎng)狀纖維染色,由兩位有經(jīng)驗的病理醫(yī)生雙盲閱片,結(jié)果基本一致。肝組織纖維化分期(S)參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分為 S0~S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t檢驗、χ2檢驗、 Spearman 相關(guān)分析、單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
2.1 病人的基線特征 169例CHB病人中,92例S分期
2.2 不同纖維化分期CHB病人血脂、血糖、UA代謝異常發(fā)生情況比較 169例CHB病人中CHO、UA和HDL的總體異常發(fā)生率均為17.16%,TG和LDL的總體異常發(fā)生率均為10.65%,APOA的異常發(fā)生率為10.06%,GLU和APOB的異常發(fā)生率分別為4.73%和4.14%。S分期 2.3 肝纖維化影響因素分析 以肝纖維化分期為應(yīng)變量,以表1中指標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AST、PT、LDL、APOA為CHB病人纖維化分期≥S2的獨立預測因素(P<0.05~P<0.01)。通過優(yōu)勢比可以看出AST和PT為CHB病人纖維化程度的危險因素,AST和PT越高,CHB病人纖維化程度越高(P<0.05和P<0.01)。LDL和APOA為CHB病人纖維化程度的保護因素,LDL和APOA越高,CHB病人纖維化程度越低(P<0.01和P<0.05)(見表3)。對不同纖維化分期CHB病人影響因素的多因素相關(guān)性分析顯示,PT與APOA、LDL的關(guān)系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T與AST、纖維化分期呈正相關(guān)(P<0.01)(見表4)。 CHB病人易發(fā)生各種代謝異常,尤其是HDL、UA和CHO異常發(fā)生率較高。纖維化分期 表1 不同肝纖維化分期 CHB 病人臨床特征的比較 表2 不同纖維化分期CHB病人血脂、血糖、UA代謝異常發(fā)生情況比較[ n;百分率(%)] 表3 不同肝纖維化分期CHB病人影響因素的logistics回歸分析 表4 不同纖維化分期CHB病人多因素分析危險因素的相關(guān)性(r) 肝臟是參與脂類合成、分解和代謝的重要器官。隨著肝纖維化程度的加重,肝臟不能酯化脂肪酸合成TG和膽固醇酯化所需的磷脂酰膽堿,膽固醇?;D(zhuǎn)移酶合成減少可導致血清TG和膽固醇水平降低,而肝臟合成APOA 異常和磷脂酰膽堿膽固醇?;D(zhuǎn)移酶減少,繼而導致HDL、LDL和APOA 含量降低[7]。肝臟功能受損時,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 A 還原酶的合成量減少,導致CHO和TG水平降低[8]。 有文獻[9-11]研究顯示,CHB病人的血脂水平隨著纖維化分期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血脂降低可能提示較重的肝纖維化水平。隨著肝纖維化程度的加重,APOA 和HDL的變化最敏感,最先反映肝纖維化的嚴重程度,CHO和TG次之,最后才是LDL及APOB[12]。本研究顯示,隨著纖維化程度的加重,CHO、TG、LDL、APOB異常發(fā)生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HDL、APOA異常率發(fā)生率有隨之增加,結(jié)果與文獻研究一致。同時,單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顯示,LDL和APOA可能是CHB病人中、重度纖維化的預測因素。綜合上述分析結(jié)果,血脂各相關(guān)指標的檢測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分期判斷方面具有明顯的臨床意義。 血糖代謝的重要器官之一就是肝臟,肝纖維化導致肝功能受損,可引起血糖代謝異常。有研究[10]報道,隨著肝纖維化程度的加重,CHB 病人GLU水平逐漸升高。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肝纖維化分期 UA是嘌呤代謝的終產(chǎn)物,為三氧基嘌呤,其醇式呈弱酸性。各種嘌呤氧化后生成的UA隨尿排出。有研究[10]報道,肝硬化失代償期病人血UA水平與肝功能損傷程度無明顯關(guān)系。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隨著纖維化程度的加重,UA異常發(fā)生率的變化不大,單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顯示,UA并非CHB病人纖維化分期的預測因素。 綜上所述,慢性HBV感染者的血脂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纖維化嚴重程度,而血糖、UA水平對肝纖維化分期無明顯預測意義,故對于一些條件有限而不能行肝臟病理檢查的醫(yī)療單位需要常規(guī)監(jiān)測血脂水平,以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干預,進而延緩慢性HBV感染者進入肝硬化階段,終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存質(zhì)量。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