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亮
摘要:伴隨我國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深化下,大學英語在實際教學中也逐漸發(fā)生了轉變。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味地輸出式教學,導致學生只是注重聽和讀,缺乏對說和寫的重視,導致部分學生的寫作水平不高,而在讀寫結合理念下,將學生閱讀與寫作相互結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水平以及教師教學成效。本次研究將對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讀寫結合基本原則以及具體實踐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讀寫結合;英語;教學方法
在素質(zhì)教育以及社會發(fā)展需求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英語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從歷年來我國大學英語書面表達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得分情況很不理想,縱觀學生寫作內(nèi)容,存在一定的空洞、邏輯混亂,缺乏實際內(nèi)容,甚至出現(xiàn)語法錯誤等問題。這種程度的英語水平,很難達到大學英語課程規(guī)定的水平。而在讀寫結合理念下,將英語閱讀與寫作相互融合、補充,構建英語學習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主積極性。因此,本文對基于讀寫結合理念的英語教學實踐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一、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英語教學應時代要求也在不斷變革。但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問題。由于英語學科屬于一門外語,而學生固有的中式思維,導致在英語實際教學中,學生閱讀困難,很多問題還沒有解決,又與新問題疊加在一起,使得學生對英語閱讀和寫作呈現(xiàn)混亂現(xiàn)象。
很多學校由于特定的條件和環(huán)境,致使學生沒有專門的寫作訓練,只是將其加入到閱讀課中,導致學生寫作能力很難得到提升。此外,英語教師依照課本內(nèi)容進行教學,不僅內(nèi)容單一,而且形式過于死板單調(diào),導致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師教學效果也不明顯[1]。
學生步入大學后,需要進行四六級考試,很多學生相對更加注重英語成績,而忽視了學習英語應當具備的學習能力的提升,過多的注重成績,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導致學生產(chǎn)生學習壓力,反而對英語學習起到副作用。
二、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原則
(一)交際性原則
交際性原則指的就是,教師在選材要恰當,同時注重量和質(zhì)量。曾有學者提出,要想獲得語言,前提就是要是大量吸收能夠理解的語言。語言不能夠超過學習者學習能力范圍之外,但同時還要包括適當?shù)男轮R。當學生具備一定量的知識和結構時,就自然會獲得相應的能力。教師要清楚,在讀寫結合模式下,應當為學生提供一定質(zhì)量的語言意義,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效[2]。
(二)實用性原則
讀寫結合模式下的實用性原則,指的就是英語教師要從課本出發(f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是實際的題材、結構以及話題。通過對閱讀材料的改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需要教學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寫作素材,從而為后期寫作提供思路,降低寫作基礎薄弱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通過閱讀英語文章,引導學生對自我習作進行對比,從分析語篇開始,通過字、詞、段落以及寫作思路進一步體會作者謀篇布局,從而逐步形成英式思維。
(三)體驗性原則
讀寫結合的英語教學模式,體現(xiàn)的就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強調(diào)先體驗,后閱讀。從本質(zhì)上講,學生在寫作過程,通過不斷表達,發(fā)現(xiàn)自身問題并積極找尋方法,也就是通過閱讀,從文章中吸取經(jīng)驗,最總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法。通過閱讀、寫作的交替,促使學生不斷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在合作中探究知識,而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引導者,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在英語閱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文章結構、內(nèi)容以及表達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從而實現(xiàn)文章的構思[3]。
三、基于讀寫結合理念的英語教學具體實踐方法
(一)注重語篇分析
基于讀寫結合理念的英語教學首先要對整體語篇進行分析,從篇章結構入手,通過分析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以及所要創(chuàng)達的思想,最終理解文章。通過語篇分析,可以培養(yǎng)學生構建語篇的能力。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分析其結構,理清作者邏輯思路,進而掌握作者在文章中運用的多種銜接手法,從而把握英語寫作規(guī)律。在語篇分析中,主要從文章體現(xiàn)的語境、整體結構以及語篇的銜接與連貫[4]。
如講到“danger in space”這部分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文章標題、每段的首句入手,向快速進行閱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同時要求學生在每段首句之后回答“What is the danger in Space?”“How were Van Allen belts discovered?”等問題,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將課文分為四個部分,促使學生從整體把握語篇結構,進而更加清晰的了解文章大意。
(二)積累語言知識
大量閱讀,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有效途徑之一,但不是盲目閱讀,而是要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積累有效寫作素材和寫作技巧。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教師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教師在分析文章結構以及作者要表達的感情后,并沒有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文章而積累自己在寫作中能用到的經(jīng)典語句以及作者寫文章運用技巧,沒有將文章的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化。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積累語言知識,如一些詞匯、固定搭配、習慣用語等等[5]。
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美國的《生活大爆炸》情景喜劇,該劇講述的是四個宅男科學家和一個美女鄰居發(fā)生的搞笑生活故事。通過簡短的英語對話,不僅激發(fā)的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讓學生了解了英語的思維模式,并在通過喜劇中情境對話,積累英語語言。再有,除課本外,教師可以鼓勵和指導學生有計劃地進行大量、廣泛的課外閱讀,注重英文原著的閱讀,通過廣泛的接觸語言材料,積累語言知識,促使學生逐漸產(chǎn)生對英語語言的直覺認知,從而形成英語思維。
(三)閱讀與寫作同步
英語教師要利用課堂教學,使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大學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英語教師應當從學生思維特點出發(fā),找準時機,通過閱讀后,利用課本知識,讓學生進行課文仿寫、續(xù)寫或者改寫等。如題目為“出國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the challenges of studying abroad)”,從這個題目分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三方面進行闡述。首先,對于外國的文化或者風俗不了解,無法融入當?shù)氐纳罨蛘邔W習群體。其次,語言障礙導致無法與人正常溝通。最后,如果有什么問題或者意外發(fā)生,就會感到孤立無援。在閱讀基礎上,讓學生從自己角度或者教師給的提示,開展寫作訓練[6]。
結語:
總之,基于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對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有一定重要作用。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動下,英語教師要認識到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意義,科學合理利用好教學資源,課內(nèi)課外結合的適當增加學生閱讀量,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張妮.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實踐與反思[J]. 學苑教育, 2019(1):49-49.
[2]秦芳. 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實踐研究[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19(9):100-101.
[3]季錦峰. “讀寫結合”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路徑探究[J]. 中學教學參考, 2019(7):156-157.
[4]閆赤兵. “讀寫結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 英語學習, 2017(7):178-179.
[5]蔡鳳蓮. 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 瘋狂英語(教學版), 2017(5):256-257.
[6]陸一帆.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中的實踐與探索[J]. 中學生英語, 2018(30):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