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潔
與一般的記敘文相比,寫人敘事類散文的筆法往往更加含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能難以理解文章的主旨。對此,在執(zhí)教這類散文的過程中,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理清文章的線索,抓住其中的人和事,深入挖掘文本的內(nèi)涵?!督鹪懒叵壬肥峭粼魉鶎懙囊黄⑽?,主要回憶了金岳霖先生相關(guān)的事情,筆法輕松而活潑,情感含蓄而內(nèi)斂。下面,筆者就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
一、抓住重要事件,帶領(lǐng)學生理清文章的線索
寫人敘事類散文常常以塑造人物形象、敘述典型事件來表情達意。從選材來看,這類文章所寫的內(nèi)容往往空間范圍廣、時間跨度大。作者會從特定的角度來選材立意,文章的材料比較散,但文本內(nèi)部存在著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帶領(lǐng)學生閱讀文本,引導他們抓住文中的重要事件,理清文章的線索,輕松讀懂文章。
例如,《金岳霖先生》的開頭是這樣寫的:“西南聯(lián)大有許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這是全文的核心句,文章就是圍繞“有趣”二字展開的,“有趣”是文章的“文眼”。教師可要求學生梳理文中的主要事件,引導他們思考這些事件是如何體現(xiàn)金岳霖先生的“有趣”的。在文末,作者提到:“我對金先生所知甚少。”教師可以將這句話作為導讀的切入點:作者“對金先生所知甚少”,那么,他到底寫了哪些事情呢?
學生通過整理,明確了以下信息:文章寫了金先生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的事情,寫了金先生捉跳蚤的事情,寫了金先生和斗雞同桌用餐的事情,寫了金先生和小孩子比賽的事情……文本記錄的與金先生有關(guān)的事件都是“有趣”的。如;“沈先生有時拉一個熟人去給少數(shù)愛好文學、寫寫東西的同學講一點什么。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他講的題目是《小說和哲學》。題目是沈先生給他出的。大家以為金先生一定會講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講了半天,結(jié)論卻是:小說和哲學沒有關(guān)系?!睂W生覺得這一件事非常有趣。由此可見,金先生不僅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還是一個對學問有著獨特見解的人。沈從文給他出“小說和哲學”的講題,他卻得出結(jié)論說二者沒有關(guān)系,可見他是一個非常真誠、嚴謹?shù)娜恕?/p>
此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再讀《金岳霖先生》,要讓他們明確:尋找線索不能止步于“歸納”事件,還要進一步理清事件之間的關(guān)系。通過分析,學生就能明白,文章是以一個“趣”字為線索的,敘寫金先生有趣的穿著、他所教的有趣的學科、有趣的課堂問答、有趣的愛孩子的方式、有趣的接觸社會的方式等。
二、抓住細節(jié)描寫,帶領(lǐng)學生分析人物的特點
敘事散文以記事為載體,以刻畫人物為重心,作者往往傾向于將自己對人物的態(tài)度或評價呈現(xiàn)在文章當中。在執(zhí)教敘事類散文的過程中,教師要在梳理文章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抓住文中的細節(jié),引導學生分析人物的肖像、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等,讓他們從多個角度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其精神面貌,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我們都知道,小說一般會將一個人物形象刻畫得相當豐滿,而散文更傾向于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某一個特點,從而達到“窺斑見豹”的效果。
《金岳霖先生》一文圍繞“有趣”來剪輯和組合材料,教師不妨帶領(lǐng)學生緊扣文中描寫金先生的語句,分析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進而感受金先生的人格魅力。
如文中寫到金先生的穿著和行走姿態(tài):“他后來配了一副眼鏡,這副眼鏡一只的鏡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這就更怪了。后來在美國講學期間把眼睛治好了。好一些,眼鏡也換了,但那微微仰著腦袋的姿態(tài)一直還沒有改變。他身材相當高大,經(jīng)常穿一件煙草黃色的麂皮夾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圍一條很長的駝色的羊絨圍巾。聯(lián)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樣的。聞一多先生有一陣穿一件式樣過時的灰色舊夾袍,是一個親戚送給他的,領(lǐng)子很高,袖口極窄……”
這些文字非常平淡,但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教師要指導學生披文入情,抓住細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的特點。比如,眼鏡的細節(jié)體現(xiàn)了金先生勤儉好學的特點。他的性格比較獨特,平時精心做學問。但在生活中,他不諳世事,學生覺得他很可笑。他一心只想著做學問,沒有想過要從眾、從俗。在西南聯(lián)大艱苦的環(huán)境里,他堅守自我,努力克服了生活中的困難,這是一種多么寶貴的精神! 又如,文中寫金先生與學生相處,“今天,穿紅毛衣的女同學回答問題”“林國達同學,我問你一個問題:‘Mr.林國達is perpendicular to the blackboard(林國達君垂直于黑板).’這什么意思”“紅樓夢里的哲學不是哲學”等,這些話語都是十分有趣的,寫出了金先生的幽默風趣。在教學的過程中,他沒有架子,因材施教,平易近人,在給學生做講座時,他可以忽然停下來說聲“對不起”,把跳蚤捏在手指里玩,營造了獨特的互動氛圍,展現(xiàn)了身為一名教師的親和力。
金先生也是率真的,教師可以重點帶領(lǐng)學生品讀描寫他“單身生活”的文字。作者用樸實的文筆記述了金先生的生活。金先生與雞、小孩為伴,是寫他的“不孤獨”;金先生和孩子是忘年交,尊重孩子,講義氣,體現(xiàn)出他老頑童般的心理狀態(tài)。作者有意識地羅列這些“有趣”的細節(jié),最終體現(xiàn)了金先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解碼”金先生這一人物形象,思考他到底哪里“有趣”。《世說新語》中說:“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薄坝腥ぁ钡慕鹣壬^承了魏晉文人率性鐘情的風骨,他身上折射出西南聯(lián)大許多知識分子所具有的精神魅力。所以,文章最后說:“我對金先生所知甚少。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寫一寫。聯(lián)大的許多教授都應該有人好好地寫一寫?!边@與開頭“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沒有寫進,覺得還應該寫一寫”遙相呼應,這些“有趣”的回憶也引發(fā)了作者對過去的人、事、物的懷念之情。教師要注意帶領(lǐng)學生品一品這恬淡雋永的文字背后所蘊含的“苦味”。
以上是筆者總結(jié)出的一些經(jīng)驗,希望廣大教師可以不斷創(chuàng)新,總結(jié)出更多的方法,使寫人敘事類散文閱讀教學收獲實施。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