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富
在黨的領導下,經(jīng)過全國各民族同胞的共同努力,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xù)向好,從三月初開始,陸續(xù)有學校開學復課,先是初三和高三開學,接著是中小學,有的高校按年級也陸續(xù)開學。在疫情期間,如何進行疫情防控、如何科學鍛煉、如何上好體育是課至關重要的,把疫情防控作為首要任務,結合各地方學校的實際情況,在上好體育課的同時,因地制宜地開展具有地方特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
庚子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讓人們沉痛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無常,更讓我們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新冠病毒是一種新型病毒,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VI”代表“病毒”,“D”為“疾病”。所有人群普遍易傳染,面對疫情,我們能否避免感染,感染了是否發(fā)病,是陰性還是陽性,是否可以治愈康復,這都取決于我們是否有強大的自身免疫力,和科學的預防措施,而擁有強大的自身免疫力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健康的環(huán)境、健康的鍛煉。對于青少年學生而言,如何獲得健康的身體、健康的技能,與學校高質量的體育與健康課教育至關重要。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xù)向好。從三月初開始,陸續(xù)有學校開學復課,先是初三和高三,接著是中小學,四月以后,有的高校畢業(yè)生也陸續(xù)返校。青少年學生健康至關重要,在特殊時期,如何防控、如何科學鍛煉至關重要,需要特別加以關注。
1 體育課應從保持健康距離開始
在開學第一節(jié)課,體育老師應向學生傳授健康防疫知識,讓學生知道咳嗽、打噴嚏等會傳播病毒的常識,在從教室到集合整隊過程中應佩戴口罩,同學之間不要交頭接耳,保持一個健康的距離,要求做到體育課不密集站隊,同學與同學之間要求間隔1.5~2米,不面對面站立。在做準備活動和游戲時的距離應在2米左右,盡量做到不交談、不接觸,如果確實需要交談的,要避免面對面說話,防止飛沫傳染,在體育課上避免身體對抗或有身體接觸的活動,以獨立完成的練習方式為主,確保安全。有的學校在做廣播體操時,操場上有標志點,體育課時學生可以站在標志點上,通過標志點產(chǎn)生距離上的約束,有的學校操場沒有標志點的,體育教師可以用標志盤等作為標志物。
體育是學生比較喜歡的課程,由于體育課活動空間大,學生活動情緒比較高,就會忘記規(guī)定的安全距離,教師應細心觀察,時刻提醒學生,采用獎懲的辦法約束學生的距離,讓學生真正意識到防字當先。
課堂練習個人化,學生在體育課堂練習中,應以個體體能訓練為主,不組織相互交流、相互對抗和集體類的體育活動,以個人體能活動為主,以個體身體素質練習為主。應盡可能的設計以個人練習為主,在場地和器材分配上,應設置個人練習活動和個人練習器材,盡量避免學生集中。教師少采用集中式的教學方法,如果必須集中時,要保持同學與同學間,教師與同學間的健康距離。
2 課堂組織
根據(jù)學校實際情況,在保證有足夠大的空間和通風良好的條件下,組織以個體為主的體育活動,針對體育教師所授教學內容,合理分配操場、運動場、體育館和教室等授課場所,錯開上課時間,充分利用學校的空曠地和運動場地保證學生間隔,規(guī)定上課時間、指定班級上課區(qū)域,分組練習,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散點練習。在集合整隊時老師和學生應戴好口罩,在進行身體運動時,避免因供氧不足,不必戴口罩,但是同學之間應相隔2米左右,在做練習時避免面對面、聚集在一起,盡量減少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避免直接對抗或有身體接觸的體育活動,練習以個人完成為主,減少集體活動和交流活動,確保安全,下課后,有組織、有間距地排隊洗干凈雙手后戴上口罩。在操場或田徑場上課時,教師應提前檢查上課區(qū)域是否安全;在健身房、球類場館上課時檢查器材是否消毒;在教室上課時應提前打開門窗通風,提前消毒教具,佩戴好口罩。
3 以體能恢復為主,強調小強度、低密度,注重循序漸進
在疫情的特殊階段,體育課的開展要適度,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負荷安排。教師應教會學生基本掌握和控制運動量和運動負荷,受到疫情的影響,學生在家的時間太久,且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導致體力下降、心肺能力不足等情況。面對幾個月未上體育課的學生,開學初期,應以體能恢復為主,強調小強度、低密度的體能練習,應循序漸進,不可貿然加強度練習。體能恢復不僅僅是身體的有氧耐力水平恢復,還應包括柔韌素質、靈敏性、協(xié)調性、力量、速度、平衡能力等基本素質。但在練習過程中應以恢復性練習為主,不可貿然加強度,導致學生受傷,以小強度的體育運動為基礎,通過多樣化的有氧耐力練習提升身體素質。體育課內容以恢復體能為主,多進行一些強度較低的項目,取消籃球、足球、排球等比較激烈、易集中的運動項目,根據(jù)學生身體情況和學校場地實際情況安排體育課,如仰臥起坐、平板支撐、跳繩、俯臥撐等以個人完成練習為主的課程練習形式,或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項目,如打陀螺、踢毽子等能保持一定距離的體育項目。每一次體育課,都要遵循身體活動生理變化的規(guī)律,體育課準備部分的熱身活動和各種拉伸活動、體育課結束部分的放松活動等都要嚴格遵循。
4 疫情期間器材的使用
器材在使用時應做到衛(wèi)生干凈,在每節(jié)體育課之前,應對所用器材進行消毒,學生在用完器材之后,立即洗手。器材的放置應分散開,避免學生聚集在一起。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做練習器材供個人使用,不僅可以避免病毒的傳染,也利于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如利用礦泉水瓶裝入自來水或細沙做擺臂力量練習,利用廢舊輪胎作為負重物,進行腿部的力量練習,加強上下肢動作練習的效果。
疫情期間應以戶外鍛煉為主,在室內健身房上課時應保證室內通風效果,要保持同學之間有足夠的空間,要保證通風條件良好,保證有2米的間隔。
5 禁止組織集體性體育活動
在疫情期間,學校不得舉辦任何形式、人數(shù)眾多的集體體育活動。學校學生人數(shù)眾多,學生聚集程度越高,越利于病毒的傳播,越是增加防控的難度。所以在疫情期間禁止學校搞集體活動,如學生運動會、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升旗儀式、文藝表演,球類比賽等大型的體育活動應被禁止。在疫情期間任何跨學校、跨地區(qū)的體育比賽、體育交流活動都應取消,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進行體育文化交流活動。
6 做好自我心理調節(jié)
在疫情期間,學校應開展心理課,相應心理教師應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詢問,學生應做好自我防范工作,進行自我調節(jié),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能讓我們感到身心快樂,減少生活壓力,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能使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中提高做事的效率,對學習、生活、家庭、社會都有良好的反應,與身邊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積極面對生活,面對困難,用一個開朗、樂觀、豁達的心情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萬一感染病毒,不要慌張,及時與相關醫(yī)務人員聯(lián)系,自覺進行自我隔離,避免再次傳播,放松心情面對病毒,有時間多陪陪家人,做一些有利于緩減壓力的事,如適量體育鍛煉,聽音樂等。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