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駿
隨著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深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成為了學校的重視點,體育也成為了一門必修課。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運動意識,學生適當?shù)剡\動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以及強健的身體,還能保證“勞逸結(jié)合”。體育課堂內(nèi)容逐漸豐富,教師要向?qū)W生傳授各種運動技巧,學生掌握了技巧,才會找到運動的樂趣,也不會逃避體育課,不逃避運動。本文將對提升初中生“三級跳遠”的教學技巧進行詳細地探究,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
“三級跳遠”訓練需要增強下肢力量,提高學生的協(xié)調(diào)性。教師在進行教育實踐時,要重視發(fā)展學生的下肢力量,提高身體協(xié)調(diào)性。教師一定要學會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學生的問題,找到最適合訓練學生的方法。教師想要提高中學生的“三級跳遠”的能力,就要對學生的核心力量進行訓練,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彈跳能力,促進學生的下肢力量、速度性、肢體協(xié)調(diào)性的發(fā)展。
1 關(guān)注熱身運動,增強學生的下肢力量
成功的三級跳遠需要練習和指導,教師要讓學生學習適當?shù)募记?,一旦學生知道如何正確地完成三級跳遠的三個步驟,就能更加容易掌握“三級跳遠”的技巧。所有的田徑項目都需要強壯的下肢力量,所以一定要經(jīng)常針對學生的腿部進行訓練,促進下肢力量的發(fā)展。
熱身要從伸展運動開始,在跳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放松肌肉,這樣才可以防止學生在訓練時受傷或抽筋,在練習三級跳遠前伸展一到兩分鐘。特別是如果學生有幾天沒有練習,一定要重視伸展運動,不僅要伸展腿,還要伸展手臂,背部,肩膀,讓學生做三到四次伸展運動,每次保持15-20秒,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安全地進行訓練。教師要讓學生練習單腿跳躍,單腿跳躍是加強對腿部肌肉控制的好方法,首先一條腿向后抬起,腳跟向上,另一條腿開始跳躍,務必告知學生要腳掌著地,而不是腳跟著地,緊接著一只腳繼續(xù)有節(jié)奏地跳躍,然后在設(shè)定的時間后切換到另一只腳,這就是“單腳跳躍”的一整套方法。在學生開始三級跳遠前讓其完成兩三組“單腳跳躍“,這樣也能夠練習最后的著地,以促進下肢力量的發(fā)展。跳遠和三級跳遠的技術(shù)是相似的,但是跳遠更注重控制身體,但三級跳遠要注重控制速度、平衡性、下肢爆發(fā),要讓下肢力量去控制著落時身體重心的平穩(wěn)。
2 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運動靈活性
學生應該花時間做跳躍動作,然而,這些跳躍不一定要是完整的方法,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每次教學的重點要有所不同,教師根據(jù)學生能力水平和學生的狀態(tài)選擇教學重點,因材施教對體育教師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教師想要學生進行三級跳遠就必須讓學生知道如何跳遠。教師應該制定每天都要有某種類型跳遠練習的計劃,特別是對于初學的學生,如從單臂包圍開始,然后前進到雙臂包圍。在學生“三級跳遠”之初,最重要的是研究學生跳遠的習慣,可以要求學生結(jié)合三級跳遠的基本原理進行跳躍練習,至少一到兩次跳躍訓練,讓學生的身體進入運動模式。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弱點來選擇的日常練習方法,比如以下三類練習。第一,臺階練習,即試著跳上樓梯或繞著圓錐體跳;第二,蹲跳練習,即練習一系列的“跳步”,每一步的跳步逐漸變長;第三,半蹲跳練習,即雙腳并攏站在沙坑旁,雙腳并攏跳進跳出沙坑。學生在練習時,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技術(shù)指導。讓學生自己選擇練習方法也是為了讓學生在三級跳遠中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同時學生需要有足夠的靈活性對自己的練習做出調(diào)整。
3 重視傳授技巧,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
對大多數(shù)初中學生來說,三級跳遠是一個很難掌握的項目,因為需要訓練自己的身體以一種能使自己的跳躍距離最大化的方式移動。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小貼士,讓初中學生更容易學會如何做三級跳遠。
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自己最適用的起跳腳。學生在進行三級跳遠時,需要跑出跳板,進入三級跳遠的第一階段,要做到這一點,學生需要知道哪只腳起跳是讓自己感到舒服的。教師在引導學生找到屬于自己跳躍方式時,也要指導學生將腳跟與臀大肌進行接觸,這將使他們的身體在空中的時間變長,以此也能夠跳得更遠。教師也需讓學生進行跳躍練習,這將使學生提高他們的起跳能力,也能提高他們的跑步速度和爆發(fā)力。教師還要讓學生練習跳步,這將使得學生掌握三級跳遠的各個階段,以便他們能跳得更遠,變得更加強大和更快,在三級跳遠中也能有更好的成績。學生需要熟悉三級跳遠的各個階段,重點是讓學生專注于每一個階段的成功執(zhí)行。隨著學生在三級跳遠發(fā)展中開始變好,可以結(jié)合更多的訓練和練習來幫助學生表現(xiàn)得更好。
4 調(diào)整訓練強度,提高學生的運動耐力
教師在進行訓練時一定要根據(jù)青年學生的身體狀況和發(fā)展水平來調(diào)整訓練強度,充分考慮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體脂、骨骼、肌肉、心肺功能、激素水平、情緒、心理等因素,運動訓練強度一定要適量。教師不能盲目追求利用訓練強度或增加訓練次數(shù)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嘗試間歇訓練,間歇訓練能同時提高腿部速度和耐力。首先,以中等速度跑若干分鐘來熱身。然后,以最高速度跑一至兩分鐘,接著進行第一次休息,在休息后重復這個動作。在間歇訓練中,發(fā)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是很常見的,如果在鍛煉后幾天感到虛弱或過度酸痛,可以在休息幾天或在每次間歇訓練后,輕快地走上5分鐘,使身體冷靜下來,這將有助于減緩心率。學生每周應該訓練四天以上,頻繁地鍛煉是訓練強壯腿部肌肉的關(guān)鍵。要讓學生注意訓練周身的肌肉群,要在腿、胸部、二頭肌或腹部等特定部位上建立鍛煉計劃。
5 強調(diào)運動方法,保證學生的運動安全
運動方法在的使用略顯難度,但掌握運動方法,便能有所突破。在教導學生掌握運動方法時,還需知曉影響學生在三級跳遠不同階段表現(xiàn)的因素,如身體結(jié)構(gòu)、力量、自然速度、教練的經(jīng)驗水平、所學到知識的可用性以及訓練的安全等。其中安全的重要性最為重要,如果在運動中受傷,那么也會耽誤日后的訓練進度,受傷嚴重的學生可能不能再進行劇烈運動,因此教師在進行訓練時,還要考慮到安全。
在指導學生掌握跑、跳躍的技巧時,教師要多次強調(diào)安全的做法。對于跳躍,教師要指導學生以同一只腳開始跳躍,手臂伸向身體前方,這樣才能保證身體的穩(wěn)定性,以免起跳就被絆倒。教師還要告訴學生,當躍起騰空時,千萬不能讓手低于胸部或高于下巴,兩臂要向前移動,模仿在抓前面的東西的動作,如果手臂太高,當撞到地上時,也很可能會受傷。教師還要提醒學生在進行三級跳遠時,一定要向前看,向側(cè)面看或向下看都會破壞狀態(tài),著地都會有安全隱患。也不要把手臂放在背后,這樣做會使他們在躍起和落地時減速。同時要告誡學生不能使腳平穩(wěn)地著地,這樣有可能會摔傷腿。在跳躍和跨步過程中,學生要用主導腳著地,且腳跟及腳尖都要平穩(wěn)著地,不能對腳跟或腳趾施加太大的壓力。教師對運動安全一定要多次強調(diào),一定要引起學生的重視,這樣才能保證訓練正常進行,才能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
6 總結(jié)
總之,教師想要提升初中生三級跳遠的能力,一定要關(guān)注熱身運動,增強學生的下肢力量;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運動靈活性;重視傳授技巧,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調(diào)整訓練強度,提高學生的運動耐力;強調(diào)運動方法,保證學生的運動安全性……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運動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泰山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