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融媒體時代,媒體競爭日益激烈,如何在信息海量化、閱讀碎片化的時代,提升媒體影響力和傳播力,已成為各類媒體關注的問題??次南瓤搭},好的新聞標題,能快速抓住讀者的眼球,提升媒體傳播力。筆者以《人民日報》2019年的獲獎新聞標題為例,分析獲獎新聞標題的特點、規(guī)范和創(chuàng)新點,旨在為新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新聞標題的制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融媒體;新聞標題;人民日報
中圖分類號:G2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8-0130-02
一、引言
融媒體的快速發(fā)展,新聞內容的海量呈現(xiàn),讓受眾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無論新媒體還是傳統(tǒng)媒體,想讓讀者在眾多新聞中一眼注意到自己制作的新聞報道,新穎別致的標題顯得尤為重要[1]??梢哉f,新聞標題是每一篇新聞報道的眼睛,精彩的新聞標題能讓讀者“一見鐘情”,迅速吸引讀者的注意并激發(fā)其閱讀興趣。新聞標題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新聞作品的傳播效果。如果要增強傳播效果,媒體應在新聞標題上精耕細作。近日,《人民日報》2019年好標題作品新鮮出爐,此次好新聞評選小組共評選出71個新聞標題,其中17個標題獲一等獎,28個標題獲二等獎,26個標題獲三等獎。本文以2019年的獲獎新聞標題為例,對其進行分析,旨在為記者制作新聞標題,提升媒體競爭力提供參考與借鑒。
二、“一眼便知”:凸顯新聞價值和報道主題
標題需要提煉新聞事實,這種提煉不能是大眾化的抽象概念,只有選擇的角度準確而新穎,才能讓標題生動再現(xiàn)新聞內容,為新聞增光添彩[2]。要在第一時間抓住讀者的眼球,新聞標題需要在主旨內容、報道主題等方面不斷提升。
(一)明確主旨,強化價值引領
新聞標題首先要明確主旨,特別是新聞評論的標題,主張什么、反對什么要做到觀點正確、態(tài)度鮮明,正確引領價值觀。如獲獎標題《應戰(zhàn)敢戰(zhàn)善戰(zhàn)方能止戰(zhàn)》,短短十個字,“戰(zhàn)”字出現(xiàn)了四次,分別以“應”“敢”“善”“止”修飾,主旨明確、態(tài)度鮮明、層層遞進。邏輯關系清晰明了,給中美經貿摩擦指明了正確道路,強化了價值引領。
(二)高度凝練,優(yōu)化新聞要素
好的標題應該用簡潔清晰的語言,將新聞的核心要素準確地概括出來,便于讀者快速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如獲獎標題《“空心村”呼喚“實心人”》,用“空心村”與“實心人”,準確形象地表達了新聞的核心要素和觀點,反映了目前農村青年常年在外,村里只有留守老人和孩子,缺少勞動力的現(xiàn)狀。同時,也表達了鄉(xiāng)村建設離不開農村青年這群主力軍的主題,體現(xiàn)了鄉(xiāng)村振興對農村青年的時代召喚,呼吁更多青年人投身家鄉(xiāng)建設,整個標題簡明扼要、精煉生動。
(三)富含哲理,明晰邏輯關系
好的新聞標題不僅應生動有趣,更應該體現(xiàn)出深刻的哲理和一定的邏輯關系,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讓人印象深刻。如獲獎標題《“問責”也要“負責”》,兩個“責”貫穿其中,一語雙關,在強調“問責”重要性的同時,也強調了“問責”的前提是“負責”。標題是典型的觀點型標題,巧妙引入了“問責”和“負責”這一對比性的概念,既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內容,也鮮明地表達了筆者的觀點,既需要通過問責的方式督促廣大干部認真工作,也要防止問責泛化的問題出現(xiàn)。
(四)細節(jié)描寫,增強畫面沖擊
新聞標題可以利用文字,給讀者帶來極具畫面感和現(xiàn)場感的印象,形成一種“一圖勝千言”的效果。如獲獎標題《焊·汗》,這是一個圖片標題,也是此次獲獎標題中最短的一個標題,只有兩個字,卻有極強的畫面感?!昂浮迸c“汗”兩個同音異形的字,相互呼應?!昂浮睘閯釉~,簡單的一個詞準確地概括了圖片中焊工頂著戶外烈日焊接設備的場景;“汗”是名詞,是對焊工汗流浹背的工作狀態(tài)的描述,但在圖片中是看不到的?!昂浮迸c“汗”一顯一隱,畫面的立體感躍然紙上。
三、“明眸善睞”:展現(xiàn)語言魅力和多樣形式
好的標題,不僅要高度概括新聞內容,讓人一眼便知主題,快速抓住新聞核心要素,也要在語言表達、結構形式上突出新意,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感到親近。有些通俗化表達,更接地氣;有些結構“簡而不單”,對仗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記憶深刻。
(一)強調押韻,展現(xiàn)韻律美感
新聞標題可以和諧搭配、精心打磨、巧妙處理漢字的韻律聲調,采用押韻的方式,進一步增強標題的韻律美感,做到抑揚頓挫,讓讀者讀起來朗朗上口,既親切又感人。如獲獎標題《(肩)重慶市奉節(jié)縣移民局原副局長冉紹之——(主)換條板凳坐坐,多替群眾想想》,整個標題對仗工整,“坐坐”“想想”兩個疊字讀起來朗朗上口,形象生動地塑造了一個親民愛民,為民排憂解難的好干部形象。
(二)講究對稱,注重形式對仗
要進一步體現(xiàn)新聞標題的和諧美、對稱美,新聞標題可以巧妙運用對仗。如獲獎標題《讓“頭回客”變“回頭客”》,使用“讓……變……”的祈使句式,串起了“頭回客”“回頭客”兩個群體,準確地概括了鄉(xiāng)村旅游需摒棄“一錘子買賣”的觀念,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其中,“變”字直接明了地表達了記者的態(tài)度。同時,“頭回”和“回頭”,形成了特殊的對稱美,生動巧妙,趣味十足,讀起來節(jié)奏感強,具有形式美。
(三)靈活引用,追求意境表達
新聞標題除了要在語言結構表達上講求對仗美以外,還可以引經據典,追求意境的表達,讓情與景相融、意與境統(tǒng)一。引經據典,用生動的語言向讀者傳達新聞內容,不僅可以使讀者通過語言感受到藝術之美,同時可以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如獲獎標題《(肩)港珠澳大橋建設者朱永靈——(主)伶仃洋上“作畫” 大海深處“穿針”》,這一標題很容易讓人想起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著名詩篇《過零丁洋》。同時,大海深入“穿針”又能讓人想到成語“海底撈針”。標題借這兩處引用,凸顯了港珠澳大橋建設的難度之大和建設者朱永靈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深深的家國情懷,可謂字字珠璣,概括準確。
(四)巧施對比,凸顯新聞要義
以小見大,通過對比凸顯新聞的要義,往往能迅速抓住讀者的眼球,一探究竟。如2019年《人民日報》獲獎標題《研究一根黃瓜 摘獲兩項大獎》,“黃瓜”和“大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可以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一方面,鮮明的對比準確地概括了新聞的內容;另一方面,通過一根“黃瓜”引出“大獎”,讓人感覺新穎別致,饒有趣味?!包S瓜”和“大獎”進一步勾起了讀者的好奇心,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新聞報道發(fā)出后,讀者紛紛為文章標題點贊,這篇新聞報道之所以廣為傳播,跟標題的成功有很大的關系。
四、“錦上添花”:巧用網絡熱詞和引經據典
標題是新聞的眼睛,在制作新聞標題的過程中,既要注重新聞理論的學習,遵守一定的標題規(guī)范和要求,又要在新聞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尤其要注重語言的創(chuàng)新,在詞匯的使用上,可以選擇一些網絡流行語,使標題更加活潑生動、新鮮有趣,從而吸引讀者。但也要時刻謹記新聞道德底線,不能用夸張的、脫離文章內容的標題吸引讀者的注意[3]。
(一)選用修辭,豐富話語表達
可以選用恰當的修辭手法,如擬人、排比、反問等,讓新聞標題更加形象生動。如獲獎標題《(肩)從沙趕人到人趕沙——(主)六老漢 三代人 一片綠》,標題運用了一連串的排比,生動形象,鏗鏘有力。其中,“六”“三”“一”三個數字組成了三個短語。雖然只有短短的九個字,但是卻鮮明地表現(xiàn)了防風治沙過程的漫長與艱辛。同時,“一片綠”展示了三代人堅守的巨大成果,贊揚了六老漢的堅持不懈的精神與堅韌的品格,讓人肅然起敬。
(二)活用古詩,強調韻律節(jié)奏
靈活引用古詩詞,或套用古詩詞的韻律節(jié)奏,可以讓新聞標題更加富有古韻和節(jié)奏。如獲獎標題《(肩)西海固地區(qū)率先脫貧的鹽池縣這樣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主)白了灘羊 綠了草原 紅了日子》,主標題套用“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一經典名句,讀來親切自然。其中,“白”“綠”“紅”三種色彩在這里作動詞,巧妙地將新聞主題呈現(xiàn)為一幅動態(tài)的風景畫,十分靈動。
(三)巧用熱詞,激發(fā)讀者興趣
隨著自媒體的普及,網絡熱詞已成為年輕讀者追逐的時尚,如果在新聞標題中運用一些貼切的網絡熱詞,可以瞬間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讓新聞更接地氣。如獲獎標題《“彈窗廣告”不能想彈就彈》,標題用三個“彈”字增強了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如此任性的“想彈就彈”,既迎合了年輕讀者日常表達的話語方式,也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
(四)引用數字,增強報道效果
引用數字,特別是反差巨大的數字,容易形成對比,凸顯新聞的價值和核心要素。如獲獎標題《(肩)山西太鋼精密帶鋼公司王天翔(主)711次試驗,只為0.02毫米》。在新聞報道中使用數字的現(xiàn)象比較常見,數字能讓新聞報道更真實,也容易取得良好的報道效果。該標題中出現(xiàn)了兩個數字,即 “711”和“0.02”。為了“0.02毫米”的突破,試驗了足足“711次”,足以凸顯出主人公王天翔對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給人以強烈的精神震撼和精神鼓舞。
五、結語
在融媒體時代,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tǒng)媒體,一篇好的新聞報道,都離不開出彩的新聞標題。當然,也要正確看待新聞標題的作用,不能成為“標題黨”,用歪曲事實的方式博眼球。因此,要深刻把握新聞的傳播規(guī)律,探索巧妙而具有吸引力的新聞標題。
參考文獻:
[1] 崔春梅.“明眸善睞”才能光彩照人——淺談紙媒新聞稿件制作標題的技巧[J].記者搖籃,2020(07):96-97.
[2] 楊旭.探析如何讓新聞標題更有吸引力[J].傳媒論壇,2019,2(21):64-65.
[3] 袁航.“標題黨”現(xiàn)象的新聞道德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2):128-129.
作者簡介:白星宇(1990—),男,甘肅金昌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新媒體、新聞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