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麗 劉志紅
摘要:現(xiàn)代社會中普遍存在著家長由于工作原因無法參與幼兒園組織的教學活動的情況,這不僅會影響到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無法達到推動幼兒健康發(fā)展的目的。再者,家長若能有效參與幼兒園組織的教學活動,也能從中了解到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迥異之處。本篇文章從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出發(fā),闡述了家長參與幼兒園組織的教育活動對幼兒的積極影響和發(fā)展現(xiàn)狀,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活動;家長參與
引言
幼兒的教育至關重要,很多東西都要從娃娃抓起。然而并不能把幼兒的教育重擔都交托給幼兒園,事實上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影響力頗深。幼兒園中組織的教學活動之所以鼓勵家長也要參與其中,也是因為家長在參與活動的過程當中能夠了解到幼兒的心理動態(tài)、明白幼兒的內(nèi)心需求,從而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教育必不可少,家長在了解孩子的長處與愛好之后,就可以因材施教,從孩子們感興趣的點出發(fā),與老師一起共同加快幼兒的成長。
1.對幼兒園教學活動的認識
1.1幼兒園教學內(nèi)容方面
大多數(shù)家長認為教育應該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幼兒的年齡、興趣與長處,合理安排出符合孩子的課程。但也有的家長認為知識與科學對孩子同樣重要,因此要求幼兒園的授課也要傾向于該方面。如果能從孩子的年齡、興趣出發(fā),針對性的制定出相關的教育內(nèi)容,相比之前枯燥無味的社會知識,更能激發(fā)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
1.2幼兒學習方式方面
關于如何促進孩子的學習,每個家長心中都有自己的主意。根據(jù)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百分之九十一點五的家長都認為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年齡和興趣這方面出發(fā)。大多數(shù)的家長覺得如果孩子能夠在學習中、游戲中獲得知識是最好不過的??蓪嶋H上還是有少數(shù)的家長認為:對于知識可以用刻板的背誦和反復練習來強化記憶,卻忽略了孩子對于這些知識無法理解,不能及時消化的事實。家長不關心孩子的知識理解,長期以往是非常不利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對于孩子將來的成長也有著非常負面的影響。
2.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家長參與程度低的原因分析
2.1家庭方面
家長教育觀念的差異。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老師就要負責孩子的全部教育,家長的任務只需要按時把孩子接送到校就可以了。根據(jù)調(diào)查結果顯示遵循這種想法的家長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無論是意識或者行為都與其他家長有些很大的區(qū)別,這其實都來自于家長教育觀念上的錯誤,需要及時的糾正與引導。當然也有迫于工作無法參加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家長。他們往往因為工作太忙而無法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或者參與教育活動,即便他們有心參與,最終也因為工作原因而缺席。
2.2幼兒園方面
2.2.1幼兒園領導在課程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幼兒園領導的理念和行為直接決定了幼兒的新課程,而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參與活躍度正與幼兒園領導的責任心是息息相關的。為了能夠更好的管理孩子,幼兒園領導應當積極貫徹關于幼兒園教育的活動,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其中,充分利用好家長這一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
2.2.2老師缺乏指導家長參與的能力
老師雖然都知道家長的教育對孩子至關重要,但由于某些年輕老師不清楚孩子的家庭背景,同時和家長也缺乏交流,所以在學校組織教育活動,家長缺席的時候,老師不知道如何去說服家長來參加。這就直接導致了老師不知道幼兒在家里的情況,家長也不知道幼兒在學校里是什么樣的表現(xiàn),這樣對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
3.提高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家長參與水平的策略
3.1雙方增強家園合作的意識
在家庭與幼兒園的合作當中存在著兩者對于責任分工不明確的問題。各式各樣的情況都出現(xiàn)過,比如老師說什么家長就遵循什么,再比如兩者之間只是形式上的合作,私底下卻缺乏互動。這都在說明一個問題——老師缺乏與家長溝通的經(jīng)驗。從老師的角度上說,老師應該多與家長主動溝通,把家長們看作合作伙伴,一起教育孩子。從家長的角度上說,應該積極主動配合老師的教學需求,主動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當中,作為父親,應該更加主動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
3.2創(chuàng)造出舒適的合作氛圍,推動家長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
3.2.1協(xié)同家長參與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時間
幼兒園組織的教學活動,不應該只是系統(tǒng)性的單方面自己指定活動內(nèi)容與時間,這樣時間一長就會讓人覺得很無聊。如果能夠把家長們聚在一起,共同討論活動內(nèi)容和時間就更好了,這樣做不僅能夠促進家長的積極參與性,而且還能讓家長在活動過程中充滿期待,這樣家長這次參加了,下次自然愿意再來。
3.2.2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教學的特點
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群聊的方式,把孩子的學習動態(tài)分享到群聊里面,讓家長們知道孩子在做什么。也可以把每日的教學項目公開出來,讓家長們對孩子學習心中有數(shù)。如此一來,家長能夠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耐心以及他們對教學事業(yè)的責任心,有利于老師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也有利于老師和家長們構建和諧的關系,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標。
4.結語
綜上,學齡前期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至關重要,幼兒園擔負著學前教育的重要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中既要做好園內(nèi)的教學安排,也要充分調(diào)動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在參與教學活動中陪伴幼兒身心健康成長。隨著幼兒教育的深入,家長與教師都是孩童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引導者,幼兒的茁壯成長需要家長和教師一道努力,才能為孩子創(chuàng)建一個美好的成長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孫倩倩,李慧薈.幼J園教學活動中家長參與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6 (1428) : 134-136.
[2]崔偉偉.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家長參與現(xiàn)狀及對策探析[J].內(nèi)蒙古教育,2019(33):30-31.
[3]侯雪玲.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家長參與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華夏教師,2018(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