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嫦娥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0)-33-295
《風箏》一文是人教課標版實驗教材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三組課文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結合金秋時節(jié),向我們展示了秋天的繽紛與美麗,讓學生感受秋的美妙與快樂。本文通過“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三個前后相互銜接的環(huán)節(jié),揭示了風箏游戲是兒時最大的快樂。做風箏時的美好憧憬,放風箏時的恣意快樂,找風箏時的沮喪振奮,全是因為風箏是我們的幸福所在,風箏是我們的希望所在。盡管孩子們也許還沒有意識到風箏所蘊含的豐富人文內(nèi)容,但放風箏確實是許多孩子最快樂的事。圍繞快樂,讓孩子體驗放風箏的快樂;立足文本,讓孩子們學習生字、新詞,然后去學著表達自己的快樂,產(chǎn)生與文本的體驗“共鳴”,這些就成了我設計教學《風箏》第一課時的基本思路。
【教學片段一】
師:投影風箏圖片,學生答后板書課題《風箏》。
師:看到風箏,你會想到些什么?請將你想到的寫下來。(一個詞、一句話、幾句話都行)
(學生埋頭書寫,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寫詞的,有寫一句話的,有寫幾句話的,也有既寫了詞,又寫了一句話的,也還有沒有動筆的……)
師:下面我們來交流交流我們寫的。
生1 :看到了這個詞我想起了放風箏。
生2 :秋天里,風箏在天空高高飛揚。
生3 :我想起來我五歲時媽媽帶我放風箏。
生4 :春天,我們也可以放風箏。
生5 :我想到了各種各樣的風箏形狀。
生6 :我想到了“開心”“有趣”這兩個詞。
師:王宇,你能把你寫的念給我們大家聽嗎?
(王宇沒有起立念,我走到他跟前,在征得他同意后,我念了他寫的一句話:風箏可以帶來快樂。)
師:王宇雖然沒有念給大家聽,但從這句話中,老師看到了王宇對快樂的向往。也從大家的發(fā)言中,知道了大家都愛放風箏,下面就請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幾個孩子放風箏時的情景吧?。ㄍ队罢n文第
3 自然段)
【課前,我預計學生可能多數(shù)會想到放風箏的活動,備課時,我決定以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為突破口,結合“讀寫結合,讀中學寫”的年級組教研主題,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孩子們絕大部分都有放風箏的生活經(jīng)驗,但怎樣把放風箏的過程清晰地表達出來,并讓人體驗到自我表達時的快樂心情,卻是課堂上閱讀教學時要著力引導的。從學生的課堂反饋上看,我的預設是成功的。】
【教學片段二】
師:請同學們默讀這一段,找一找這一段中描寫我們放風箏時動作的詞語,加上“·”。
找出描寫風箏飛舞時的詞語,畫上“~~~~~”。
找出描寫我們心情的詞語,畫上“——”。
師生交流,重點理解了“凌空飛起”和“翩翩飛舞”,并仿說“
AABC ”式詞語。
【三年級是字、詞學習訓練的重點階段,依托文本,立足文本,學習生字、認讀新詞、靜心讀文、學會批注等閱讀方法的滲透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些訓練是準確運用的前提。雖然此環(huán)節(jié)我重視了新詞的理解與學習,讓學生體會動詞的準確使用,但在遷移運用上還是不夠,這兩個詞應該還有更多的運用空間。】
【教學片段三】
師:請自由地讀這一段,然后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你讀出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生1 :我讀出來他們放風箏時很快樂。
師:從哪里讀出來的?
生1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保▽W生讀“快活地”時加重了語氣)
生2 :我學會了放風箏。
生3 :我學會了使用“翩翩飛舞”這個詞。
生4 :我知道了他們放風箏不是在城市里,是在田野里。
生5 :我知道了放風箏要兩個人合作才快樂。
師:你從哪里知道的?
生5 :“一個人用手托著,另一個人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
師:我們還要學習課文中準確使用動詞將放風箏的過程寫具體。
【此環(huán)節(jié)有值得回味的地方:一是體現(xiàn)了對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一是尊重了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一是字詞的教學落到了實處,“翩翩飛舞”的學習使用;一是學生對文本的體會有了一定的深度:合作意識的發(fā)現(xiàn)。當然,也有需要進一步挖掘的地方,如一學生在回答“我學會了放風箏”后,教師如果順勢讓學生口述怎樣放風箏,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學以致用、讀中學說”的環(huán)節(jié),既檢測了學生文本的學習效果,又訓練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還有教師讓學生學習使用動詞將放風箏的過程寫具體的強調(diào)是否牽強?】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看到《風箏》一文,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蘇紅的這首《三月三》。要想快樂,很容易,但要從教學中去體味快樂,很難。但是,通過《風箏》一文,通過《風箏》一課的教學,通過課后的反思,我嘗到了解讀文本的快樂,品到了實施教學設想的快樂,感到了進行教研的快樂,還分享到了孩子們的快樂。下面是上完這課后我布置的小練筆(為了保持原生態(tài),我沒有對學生的拼音、錯字進行改動)。
【附小練筆】
10?小練筆
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個色彩鮮艷的風箏。
風箏的形狀是蝴蝶形的,它以黃色為主色。
我和媽媽來到空地,開始放起來風箏,我叫媽媽牽著線,自己就坐在木椅上為媽媽加油!
媽媽用右手拿著線zh óu ,奔跑了起來,風箏漸漸飛了起來,在高空中翩翩起舞。這時候,我就對媽媽大聲說:“加油哇!媽媽,希望就在前方”。媽媽聽了我的說(話)之后繼續(xù)奔跑。
媽媽出汗了,她就把風箏給了我,我就像媽媽一樣用右手拿著線zh óu ,歡快的奔跑了起來,風箏越飛越高,都要飛到云彩上面哩!
(摘自楊千惠10 月10 日的語文家庭作業(yè))
放風箏
在童年的時候,我和哥哥最大的快樂就是放風箏。
我們在每年的春天時,我們都要做一個燕子風箏玩。你們肯定有問題(要問),為什么要做燕子風箏,跟你說:“是因為每年的春天來了,燕子都會回到我家的燕家里,一年又一年,燕子多了,所以我就喜歡上了燕子”。
風箏做好了,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安康鳥,”我們倆把我們一家人的名字寫在了上面。
我們一起去放風箏,哥哥用手托著,我牽著線,站在運運(遠遠)的地方,說:“放”,那線一緊一松,風箏就凌空而起,漸漸地高過了一棟樓。我牽著線飛快地跑起來。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村里人看見了,說:“放得這么高呀!”
到了下午,我收了風箏,哥哥說:“這是我最快樂的一天?!?/p>
(摘自李特10 月10 日的小練筆《放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