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董麗
摘要:一直以來,孔子思想在我國都存在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以及價值,然而在孔子的思想當中,樂教思想又是所有思想當中最為重要和獨特的思想之一。在進行現代音樂教育時,積極研究孔子樂教思想,更加全方位的對孔子樂教思想進行理解,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意義,對于構建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有著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話題,從孔子樂教思想的概述、孔子的樂教思想在教育中的意義以及孔子的樂教思想對現代音樂教育的啟示三個主要方面進行研究,以期指導實踐。
關鍵詞:孔子;樂教思想;音樂教育;意義
前言
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禮樂教育家,同時還是我國儒家學派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在我國,每年農歷的八月二十七日都將會舉行祭孔大典。在進行祭孔大典時,人們往往會運用舞蹈以及音樂的形式來表現孔子的儒家思想,將其在藝術形式以及政治內容的統(tǒng)一度體現出來,在進行祭孔大典時,還進一步地對孔子思想當中“禮”和“樂”進行形象的表達,這充分反應了孔子樂教思想在我國教育當中的重要地位。
一、孔子樂教思想的概述
在我國的春秋時期,各個貴族運用周代的“禮”來維護自身的利益,但是這一問題也在逐漸阻礙著當時社會的發(fā)展,因此以往為宮廷服務的音樂漸漸不再是宮廷特有的了,慢慢成為當時社會發(fā)展的需求,這也是歷史向前發(fā)展的趨勢所在??鬃邮悄莻€時代非常著名的禮樂教育家,非常了解當時周代的禮樂制度,他認為這一制度在任何的禮儀類場合都是不可缺少的,希望可以將這一形式作為國家的立國之本繼續(xù)發(fā)揚下去。因此孔子開始大力復興禮樂。
二、孔子的樂教思想在教育中的意義
(一)有利于凈化學生的心靈
《樂記》中曾記載:“樂也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 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這也體現了孔子自身的樂教思想,他認為在形式上音樂必須具備美感,在內容上則要體現出仁和善,還需要符合禮[1]。在我國的素質教育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為“美育”。美譽的目標在于思想美和行為沒??鬃舆€認為,音樂給予人的感受主要來源于人內部的思想感情在經歷事物觸動之后所引發(fā)的體驗。美好的音樂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最終起到進化人們的心靈以及思想美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音樂教育當中,進一步的加入美育思想,是當今音樂教育的一大發(fā)展趨勢。
(二)有利于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
孔子曾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由此可見孔子的樂教思想主要就是希望人人都可以具備類似于禮樂規(guī)范的行為自覺性,可以在自我完善以及警醒過程當中完成對自身內在思想的修養(yǎng)。孔子還認為“禮”應當是可以對人的行為起到約束以及規(guī)范的行為,“樂”則是“禮”的更深層次的內涵所在,二者必須相互結合,相輔相成[2]。作為約束人們行為以及思想之一的禮樂思想,對于養(yǎng)成如今青少年行為具有極強的意義。運用音樂這一介質來傳播世間的真善美,表明如今社會的尊卑長幼,因此規(guī)范、嚴謹的音樂像是,來對人們的人格進行必要的完善,逐漸建立起人們在心理層面上對于音樂的審美,讓人們可以在音樂之中逐步領悟到生活、人際、為人處世上的行為美以及“禮”的意義,這也是目前我國進行音樂教育的一大主要探索方向[3]。
三、孔子的樂教思想對現代音樂教育的啟示
(一)德育方面
在近幾十年來,我國的音樂教育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fā)展,音樂教育也慢慢地越來越普及,目前學生不單單會選擇在學校內接受學校的教育還會在課外選擇音樂教育延伸自身的興趣愛好。但是,在我國,雖然各大校園已經開設了相應的音樂課程,但是因為學生在校內進行學習時最主要的目的依舊是為了升學以及考試,因此大部分的學生對于音樂教育是非常不重視的[4]。
(二)美育方面
如今,隨著人們審美情趣的變化,在日常人們也常常能聽到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很多音樂作品卻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鬃釉涍\用“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一句子對《關雎》進行評價,這一評價對于如今的音樂教育也有著一定的啟示作用,在人們欣賞音樂的同時,告誡我們必須具備公正的態(tài)度,要學會從自身上辨別出具有藝術性的作品,在進行審美的同時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說起進行音樂教育的目的,很多家長往往會為了讓孩子具備“一技之長”,進而不顧學生的想法逼迫學生去學習自身并不感興趣的音樂。處于家長逼迫之下的孩子往往存在逆反心理,根本不會好好地真正地去感受音樂,享受音樂,更加無法真正地體會音樂給人所帶來的美感和精神愉悅[5]。
(三)在進音樂教育方面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也是孔子的思想之一,這一思想在孔子的樂教思想當中也有一定的體現。在進行樂教的實踐中,孔子所提倡的知行合一思想對于現代的音樂教育也存在一定的警示以及引導意義。在當前的是社會中,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是主要趨勢之一,但是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的問題上,學生普遍存在學而等等現象,使得音樂教育的實行存在一定的障礙,這也就導致實行音樂教育的目的無法得到完全實現。
結語
在我國的音樂教育當中,孔子的樂教思想一直起著尤為重要的推動作用,孔子自身在樂教方面的見解以及智慧也對我國進行音樂教育有著非常大的啟發(fā)意義。放眼我國的中學階段以及大學階段的音樂教育事業(yè),很多音樂教育原本注重的人文精神正在逐步降低,很對音樂的創(chuàng)作人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過于注重音樂曲調的運用而非是審美的初衷。音樂越發(fā)變得功利化。在本文當中,筆者希望可以通過文中的研究給予音樂教育一些相關的建議和借鑒,希望人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孔子所倡導的樂教思想,對其樂教思想進行進一步的發(fā)展和繼承。
參考文獻:
[1]王俏然.孔子樂教思想與當今音樂教育碰撞下的共鳴[J].大眾文藝,2017(05):229.
[2]敖長椿.孔子的樂教思想及其對藝術教育的啟示[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09):26-27+29.
[3]吳丹,王培喜.由道統(tǒng)樂,以樂體道——孔子樂教思想述評[J].教師教育論壇,2017,30(02):39-43.
[4]嚴盟.淺談孔子音樂思想[J].黃河之聲,2017(06):122-123.
[5]周雅琦.淺談孔子的音樂觀[J].黃河之聲,2018(05):17.
[6]尹輝.淺論孔子以樂育人的思想給予當代音樂教育的啟示[J].藝術評鑒,2018(0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