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俊倫
摘要:當前,隨著積極心理學的廣泛且有效的應用,使得這一心理學領域備受關(guān)注。將積極心理學與中職德育教學進行有效融合,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態(tài),還可以調(diào)動教師的積極性。本文首先對積極心理學應用于中職德育教學的必要性進行概述,其次分析了現(xiàn)階段中職德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最后,就如何在中職德育教學中有效應用積極心理學的措施與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guān)鍵詞:積極心理學;中職德育教育;教學策略
引言
在中職教學中,德育教學一直被忽視,加之中職學校為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教學質(zhì)量,將發(fā)展重點向?qū)I(yè)技能教學傾斜,導致德育教學的效果不理想。為進一步提升中職學校的德育教學質(zhì)量,中職學校除應加大對這一課程的有效投入外,教師也應從實際教學需求入手,將積極心理學融入中職德育教學當中,這樣才能逐步形成系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方式,充分發(fā)揮積極心理學的作用與價值,提高中職德育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果。
1.積極心理學應用于中職德育教學的必要性
為使中職德育教學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果,中職學校應構(gòu)建更為高效的德育教學形式,并對當前的德育教學現(xiàn)狀進行快速、有效的調(diào)整。
積極心理學是指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積極心理學要求心理學家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積極心理學的本質(zhì)特點是“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它采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研究幸福,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zhì)、關(guān)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fā)展。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zhì),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fā)展,使人類走向幸福。
積極心理學打破了近百年來心理學“挖傷疤、找問題”的消極模式,注重發(fā)掘人的潛力,從正能量的角度引導人們轉(zhuǎn)變觀念,實現(xiàn)幸福目標。中職德育教師可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與德育教學進行有機結(jié)合,構(gòu)建積極、高效的德育課堂,這樣才更符合學生特征與心理需求。
總之,將積極心理學與中職德育教學進行深入的融合,不僅可以使德育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也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而使學生與教師可以在積極、放松的教學氛圍中,得到更好的學習、教學體驗。
2當前中職德育教學面臨的發(fā)展困境
2.1學校方面的問題
2.1.1對德育課程重視程度不夠
中職學校一直專注于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對理論與文化教學的忽視,則是長期存在的一種嚴重缺陷。中職學校中的部分學生本身存在學習興趣偏低的問題,而傳統(tǒng)的“填鴨式”德育教學,更是無法有效調(diào)動學生對這一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中職學校自身對德育教學缺乏應有的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德育學習造成了不良的引導與影響。而一些學校和家長認為,職業(yè)培訓對學生更為重要,德育作為通識教育對學生來說并不重要。有的學生在學習中更注重學習職業(yè)訓練,對德育課的學習不積極,他們上課不聽老師的話,不配合老師的教學,課堂效果不好,給老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困難,久而久之,一些德育老師上課缺乏激情,教學不認真。
2.1.2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中學德育主要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以教育為主,知識通過“學”注入學生教學,思想是概念性和理論性的,不考慮學生的主導地位,德育教育也是以背誦為主,缺乏實踐,學生雖能理解善惡,卻不能在實踐中理解和體驗。
2.1.3社會誘惑逐漸增多,學校未能做出適當改變
隨著智能手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信息技術(shù)雖然對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好處,但也存在許多不良評論、暴力信息、拜金主義和低俗信息交流,這嚴重影響了中職培訓價值觀的形成和培養(yǎng)。然而,在這樣的教育問題背景下,中職學生并沒有意識到社會誘惑的逐漸增加,德育仍然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缺乏多元化、信息化的發(fā)展特征,不能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成長道路,這便讓中職教育進入舉步維艱的發(fā)展困境。學校沒有正確認識到德育與其他學科的區(qū)別,特別是在教育評價方面,目前中等職業(yè)教育的評價形式也比較統(tǒng)一,這也使中學德育工作陷入困境。
2.2學生方面的問題
2.2.1學習問題
中職學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們大多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才選擇到中職學校就讀的,希望通過學習一門專業(yè)技術(shù),以后能更好地在社會上生存和立足。因此,中職學生在面對學習時,心理上難免會出現(xiàn)落差。如果家長、教師沒有及時地對他們進行積極引導,那么中職學生是非常容易出現(xiàn)自卑、自暴自棄的心理的。并且這種心理具有較強的“傳染力”,一個學生不學習,容易帶動周邊的學生都不學習。因此,中職學校的教師必須要加強對這一問題的重視,并針對學習目標是否明確、學習方法是否正確、是否有充足的學習動力、是否出現(xiàn)學習焦慮等方面來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健康情況進行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心理健康問題,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引導。
2.2.2情感問題
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在情感方面比較敏感,內(nèi)心變化較快,情緒不太穩(wěn)定,自控能力較差,遇事容易沖動,因此,這一階段的學生最容易出現(xiàn)情感心理問題。中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抗壓能力較弱,當他們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針對文憑的歧視、家長的期望、與同學相處的問題時,感情上非常容易受到挫折,甚至會產(chǎn)生厭世的心理。如果他們沒有得到及時的引導或沒有找到合適的發(fā)泄途徑,那么他們是非常容易患上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的。并且他們進入社會后,由于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閱歷,對人對事都會有較強的戒備心理,社會情感冷漠。
2.2.3人際關(guān)系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當今的中職學生大多是在生活優(yōu)渥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父母等家里的長輩對于他們的溺愛,使得他們?nèi)狈Κ毩€性,不知道如何與他人進行溝通并和諧共處,這一問題在獨生子女身上尤為明顯。再加上社會對于中職學生存在一定的偏見,導致中職學生不愿進行社會交往,只愿意和身邊熟悉的人打交道,部分中職學生甚至患有社交恐懼癥。另外,中職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對于家長和教師缺乏信任,這導致他們不愿意主動和家長、教師交流,這也是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人際心理問題。
3中職德育教育教學中應用積極心理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3.1將積極心理學與德育教學進行全面融合應用
首先,應樹立積極的德育教學目標。中職德育教學應以積極心理學作為教學的理論指導,并以知識的學習與實踐作為自身的“落腳點”,在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的同時,可以與時代的發(fā)展相貼合。德育教學的目標,應由過去的靜態(tài)逐步向動態(tài)轉(zhuǎn)變,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發(fā)展。
比如,怎樣解決中職學生存在的沉迷游戲、打架、早戀以及厭學等問題,德育教師可利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有效指導學生擺脫上述不良行為,并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中職德育教師還可以利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指導學生制定一個積極的短期訓練目標,其內(nèi)容可以是閱讀一本好書、短期內(nèi)的學習目標、專業(yè)技能的學習等,并督促學生定期向德育教師進行反饋,從而促進學生的積極成長。
其次,設計并制定更為積極、有效的教學內(nèi)容。積極心理學有助于中職學生積極心態(tài)的培養(yǎng)與人格的形成。因此,將積極心理應用于德育教學時,應跳出固有的教學框架,打破教學常規(guī),進行必要的教學創(chuàng)新。德育教師的教學不應拘泥于教材之內(nèi),應大幅度引入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與知識,以便為中職學生積極心態(tài)的培養(yǎng)營造有效的教學氛圍。
3.2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與手段
過去的教學方式,已無法適應當前的教學需求,因此需要將更多、更有效的教學方式融入德育教學,如案例式教學、場景模擬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等。這樣才能發(fā)揮現(xiàn)代德育教學方式的特點,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教學參與意識,并在教學時鼓勵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與探索。例如,中職德育教師在對社會公德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時,可以針對一些熱點話題,如“有人暈倒該不該提供幫助”,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作為教學的延伸,也可以就上述話題進行場景演示或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演講等活動,使學生在對熱點話題進行分析、交流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與價值觀。另外,當前新冠肺炎大肆蔓延,對我們的學生造成了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影響,我們應及時對學生進行科學疏導。這時,教師還可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向?qū)W生展示如何科學地做好防疫工作,引導學生把始終把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3.3家、校、社會緊密合作
家庭、學校、社會也應該加強緊密合作,促進學生的德育教育。例如,中職生違紀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與學生的家庭出身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很多孩子出自單親家庭,或為孤兒,留守學生,甚至遭遇家庭暴力或者校園暴力摧殘,加之學校對這些特殊學生關(guān)愛少較少,導致學生自卑、厭學、抑郁甚至有自殺心理。班主任應通過微信群、家訪、家長會等形式不定期與家長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家校共育的作用。另外,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國家對于中職教育越來越重視,并且投入也越來越大,中職學校招收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不過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系列問題,僅憑中職學校單方面的努力很難有效解決。為此,中職學??梢院粲跎鐣鹘缫黄饏⑴c,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例如學生可通過廣播、電視進行德育學習,學校也可以聘請一些校外的專業(yè)人員不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和心理咨詢,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4.結(jié)束語
積極心理學在德育中的運用,并不是對傳統(tǒng)德育和當前德育教學的徹底顛覆和改革,在影響強大的文化傳統(tǒng)、新的經(jīng)濟力量和長期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下,社會和教育體制的改革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快速的質(zhì)變,在此基礎上,積極的道德教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德育現(xiàn)狀的數(shù)量化、漸進化和創(chuàng)新化,是一個看似微小、輕松、漸進的過程,既沒有為今天的教育改革創(chuàng)造太高的變革條件,也沒有太多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夢想,未來在漫長的德育改革征程中,我們會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蔣璐原.淺談中職學校德育教育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的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92.
[2]薛濤.德育教育在中職體育課堂中的開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0):109+111.
[3]鄧生恒.中職學校德育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70-71.
(四川省東坡中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qū) 62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