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要:目的:探究于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運用風險管理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風險管理)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各50人。結果: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4%)較高(P < 0.05),不良事件發(fā)生率(8%)較低(P < 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質量各指標得分均較高(P < 0.05)。結論:于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運用風險管理,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促進護理質量水平明顯提升。
關鍵詞:風險管理;血液透析;護理管理;應用價值
The Value Analysis of Risk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Nursing Management
Li Yang*
Jiangsu Changzhou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Dingwu Hospital, Changzhou 213002, Jiangsu,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isk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 100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50 in each group. 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4%) was higher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8%) was low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nursing quality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nursing management can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Keywords: Risk management; hemodialysis nurs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value
一、前言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率較高,一般來說,風險事件指的是醫(yī)院的職工對患者、患者家屬及工作人員造成的傷害[1]。近年來,為促進醫(yī)院的護理質量有效提高,醫(yī)院的護理管理者不斷地深入探究有效的護理手段,以便將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提供給患者,防止風險事件的發(fā)生。運用血液透析治療的目的在于將患者機體內的有害物質清除,從而使電解質和酸堿維持在平衡狀態(tài)[2]。為避免發(fā)生風險事件,提高治療效果,需要將風險管理應用于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
二、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人。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67.26±8.13)歲;對照組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齡(66.87±7.19)歲。一般資料無差異,P > 0.05,有可比性。
(二)方法
運用常規(guī)方法護理對照組,涉及日常生活、用藥、飲食、內瘺保護和日常護理等相關方面的護理。加強對觀察組的護理風險管理。
1. 分析風險因素
血液透析過程中會大量清除體內的毒素物質,迅速降低血漿中溶質的濃度,降低血漿滲透壓,增加腦組織的滲透壓,使得大量的水轉移至腦組織中,明顯增加顱內壓,使顱內的pH改變。
2. 護理方法
(1)風險預防體制的完善
合理評估不同癥狀和病情狀況的血液透析患者,密切關注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積極采取防范措施護理具有護理風險的患者,對風險評估監(jiān)控表進行合理創(chuàng)建,將交接班情況在提示板上注明。對于重點關注的患者,護士長應每日進行點評,并將重要內容注明在提示板上,同時在專用記錄本上仔細記錄,從而起到重點防范作用。
(2)對于安全隱患運用頭腦風暴法進行分析
對于安全隱患情況,護士長應每周組織全體護理人員進行分析總結,確保每位護理人員都能各抒己見,同時通過首優(yōu)、中優(yōu)及次優(yōu)的順序進行合理排序,并針對相關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同時要做到實時監(jiān)督措施的落實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安全隱患積極預防,并對措施落實情況從護理安全的角度進行積極評估,加強對護理質量的有效控制[3]。
(3)各類風險監(jiān)控的不斷加強
妥善合理監(jiān)管各項護理風險,針對護理措施的實施情況,一般由主責護士進行監(jiān)督。針對重點環(huán)節(jié)、重點時段及重點患者的管理情況,應由護士長統(tǒng)一管理。
(4)使健康教育質量提高
將健康教育處方合理制定出來,并進行健康教育宣傳單頁的制作,以便患者取閱,從而使患者對相關疾病提高認知水平。
(5)血液透析期間維持鈉平衡
完成血液透析以后,會降低患者的肌酐水平,容易導致腦缺氧、腦水腫等相關癥狀出現(xiàn),最終導致失衡綜合征形成。所以,患者在進行血液透析之前,需要對脈搏和血壓進行嚴密監(jiān)測。
(6)心理干預
因血液透析的治療周期較長,患者對家庭存在愧疚感,且由于長時間治療而對生命的意義產生質疑等,所以導致患者較易出現(xiàn)不配合的情況,所以,護理人員應當尋找合適的時機與患者進行密切溝通,對其實施心理疏導,將血液透析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告知患者,讓患者更加全面地認識這種治療手段,增強信心,將各種不良情緒消除。
(7)飲食干預
保持合理的飲食能夠使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有效延長,促進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為補充充足的維生素,應當適當攝入蔬菜、水果、谷類食物等[4]。而針對蛋白質的攝入,需要根據(jù)血液透析患者的并發(fā)癥、營養(yǎng)狀況、透析效率及腎功能等相關情況決定。為促進患者疾病恢復,使血液透析患者保持均衡的營養(yǎng)攝入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制定出合理的飲食方案,指導患者科學飲食。
(8)醫(yī)院需要定期培訓護理人員的護理風險管理水平和專業(yè)知識水平
培訓的內容有??谱o理技術、急救技術、基本技能、常規(guī)護理操作等;風險評價、鑒別、評估新入院的患者;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需要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提高自身的責任感,認真地對每位患者負責;護理人員也應當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掌握和患者溝通交流的技巧,防止在工作中發(fā)生言語失誤;將合理、科學的排班制度制定出來;科室內需要定期開展和組織座談會,全面地了解護理人員的情緒狀態(tài),并積極的疏導其不良情緒,否則會影響護理工作的開展。
(三)觀察指標
對比護理滿意度、不良事件發(fā)生和護理質量情況,其中護理質量包括基礎護理、專科護理、護患溝通及透析大廳和輔助用房管理四項內容,100分為滿分,分數(shù)越高則護理質量越高。
(四)統(tǒng)計學分析
運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用±s、n(%)表示,t/X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結果
(一)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 < 0.05),見表1。
(二)對比不良事件
觀察組50例患者中,不合理的透析護理、護理投訴、不合理醫(yī)囑處理發(fā)生例數(shù)分別為2例、1例、1例,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8%(4/50),對照組不合理的透析護理、護理投訴、不合理醫(yī)囑處理分別為3例、4例、2例,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18%(9/50)。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 < 0.05)。
(三)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基礎護理、??谱o理、護患溝通和病室管理各指標評分分別為(91.25±10.24)分、(89.62±8.55)分、(90.18±7.08)分、(91.35±8.65)分,對照組基礎護理、??谱o理、護患溝通和病室管理各指標評分分別為(75.36±5.25)分、(74.52±6.21)分、(78.65±6.35)分、(77.15±7.02)分。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 < 0.05)。
四、討論
護理風險管理這一管理形式存在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可以使護理的風險程度有效降低,使護患糾紛的發(fā)生減少。按照患者的心理情況和實際病情狀況,為患者采取針對性、個性化、全面、系統(tǒng)的護理措施,從而使緊急事件的發(fā)生減少,保證患者的治療安全。風險管理最終目的是保障病人安全,杜絕護理差錯,提升護理品質,避免醫(yī)療糾紛。少部分高齡患者和新進入透析階段的患者病情狀況會比較危重,容易有醫(yī)療意外和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醫(yī)護人員操控透析設備的熟練程度對治療效果具有直接影響作用。因此需要提高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5]。
傳統(tǒng)護理手段在工作中對護理風險的重視度較低,容易導致不良事件發(fā)生。在醫(yī)院護理工作中,高水平的護理管理可以促進治療效果有效提高,同時還可以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現(xiàn)階段,在臨床中具有廣泛應用的護理手段之一為風險管理,風險指的是專業(yè)地評估有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良情況,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前預防,防止出現(xiàn)不良事件[6]。將風險管理小組建立起來,定期培訓小組成員,在護理血液透析患者期間,嚴格要求護理人員,對于相關護理操作需要遵循《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guī)程》(國家2010版)或者《江蘇血液凈化技術管理規(guī)范》(2020版),從而使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減少,促進醫(yī)院的護理質量有效提升[7-8]。此外,風險管理的實施,可以對護理工作中的相關問題更加準確地分析,對存在于護理過程中的影響因素準確的識別,可以在血液透析的護理環(huán)節(jié)和流程中對護理管理的細節(jié)進行有效處理,最終將良好的護理效果獲得[9-10]。
本文通過探究于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運用風險管理的應用價值,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4%)較高,不良事件發(fā)生率(8%)較低,且護理質量相關指標評分較高,均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五、結論
綜上所述,醫(yī)療風險管理是指醫(yī)院有組織的消除或減少醫(yī)療風險對病人的危害和經濟損失。將風險管理應用于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使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減少,還可以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水平,保證患者的治療安全。
參考文獻:
[1]龍小蓮,吳靜,楊文霞.護理風險管理對血液透析患者腎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 2020,42(05):798-800.
[2]劉春艷.優(yōu)質護理服務結合護理風險管理教育在血液透析室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9,17(30):272-273.
[3]邢治玲,王夢雨.優(yōu)質護理服務結合護理風險管理教育在血液透析室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9,16(29):14-15+18.
[4]吳素娟,黃秋霞.護理風險管理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 2019,36(03):231-233.
[5]賀曉芬,李秋玲,常育紅.風險管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透過程中護理缺陷風險的影響分析[J].罕少疾病雜志, 2018,25(06):54-56.
[6]劉昆,魯成,楊霄,楊允玲.護理安全風險管理在門診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 2018,16(05):19-21.
[7]王云,羅燕萍.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8,15(24):82-83+86.
[8]胡秀生,林彬彬,張吉能,曾藝清,周春蓮.集束化護理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 2018(08):82-84.
[9]葛加紅.護理風險管理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7,21(27):3694-3695.
[10]周慧玲,袁春鳳,袁蘇興.流程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風險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7,21(06):7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