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華
摘 要:物理學習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更考驗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意志。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意志,才能不斷從物理學習中探究有用的學習方法,進而借助有用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因此,本文結合中學物理相關知識,就如何提高中學生物理學習效率做如下探究。
關鍵詞:物理;學習效率;途徑;分析
前言:在現(xiàn)代中學教學體系中,物理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而對于中學生而言,物理學習仍然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必須堅定學習意志,注意學習的方法,才能有效提升物理學習的效率。下面本文根據(jù)前人已有的學習建議,對中學生物理學習展開分析,期望相關的探究可以為中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途徑,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以做好物理學習的準備
雖然物理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但是物理概念較為抽象和復雜,學生剛剛接觸和學習物理知識,必然會遇到各種學習問題;如果學生缺乏堅定的學習態(tài)度和意志,就容易產(chǎn)生消極的學習情緒,進而影響到學習的效率[1]。那么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從課前預習方面著手,自覺做好課前預習工作,把握好課程的主要學習內容,以了解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從而提前做好學習的心理準備,這樣學生就不會亂了學習的陣腳;同時,課前預習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也鍛煉了學生的學習意志,因此學生必須注重課前預習的學習,以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以“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學習內容為例,這一課時內容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探究物理現(xiàn)象規(guī)律的能力,以激發(fā)學生對聲現(xiàn)象的學習興趣;而學生想要提高學習的效率,就應該積極做好物理的課前預習準備,利用課前的空閑時間,提前熟悉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以及不同介質中聲音傳播的速度等基礎知識,并找到課程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如回聲現(xiàn)象和回聲測距離原理是該課時的難點內容,從而重點預習相關內容。其次,在預習過程中,學生不能只是單純熟悉和記憶理論知識,還應該做好相關的預習筆記;比如,記錄重點的物理概念、物理學習問題等內容,促使學生展開有效的課前預習[2]。此外,學生也可以利用網(wǎng)絡,收集一些關于聲現(xiàn)象的生活視頻以及圖片,并嘗試利用課本中的知識進行簡單的分析,以強化課前預習的效果,使得預習更加具體,這樣有助于學生快速投入到正式課堂的學習,進而提高物理學習的效率。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以增進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動
在以往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比較害羞,很少主動與其他同學交流學習想法,不利于汲取他人有用的學習想法和經(jīng)驗;而學生長期局限于自己的學習領域,也會限制大腦思維的發(fā)展,進而影響到日后的學習。同時,中學物理也是一門研究性比較強的學科,學生需要走出自己固有的學習思維,嘗試新的學習方法,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其中,學生之間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增進學生間的情感,還能激發(fā)學生新的學習想法,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最終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物理學習的快樂和價值。那么下面本文將結合簡單的案例,簡要談談學生的合作學習方式。
以“光的色散”學習內容為例,學生想要真正了解光的色散現(xiàn)象,就必須結合一定的實驗探究環(huán)節(jié),對光的色散進行觀察和探究,才能真正明白光的色散的原理和運用[3]。那么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參與到課程的合作學習,與其他同學共同完成光的色散知識探索,以真實體驗合作學習的過程。例如,學生可以利用三棱鏡對太陽光進行分解實驗,以體會光的色散現(xiàn)象。其中,學生們可以根據(jù)個人能力組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在確定好小組合作成員之后,合理分配實驗的任務,明確每個學習成員的責任,從而有序的開展課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有些學生負責完成相關的實驗步驟,如利用光線照射三棱鏡,并觀察光線透過三棱鏡的變化;而有些學生則負責記錄實驗呈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整個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光的色散”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知,也讓學生產(chǎn)生了研究的好奇心,并體會到了物理學習的快樂。
三、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素養(yǎng)
無論學生哪個科目,都應該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以對自身的學習問題進行深刻的反思,這樣才能從學習中積淀經(jīng)驗、發(fā)掘問題,并及時地改進和完善學習的方式,最終提升自身的學習素養(yǎng)。在中學物理學習中,由于物理知識概念比較多,而且概念也比較抽象和難理解,學生會遇到不少的學習問題。那么學生更要重視自我反思能力的養(yǎng)成,以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去克服各種學習難題。其中,學生可以利用課后復習時間,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系統(tǒng)地反思,將自身的學習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學習經(jīng)驗上升到理論,進而不斷突破原本的物理學習思維,最終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以“杠桿的平衡條件”學習內容為例,這是中學物理的一項基礎知識,學生應該學會運用所學的杠桿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4]??墒牵锢碚n本中的例題有限,而且許多例題內容又不夠新穎和有趣,很難對杠桿的平衡條件展開深入的學習。那么學生可以利用課后的復習時間,通過上網(wǎng)或者實地觀察等方式,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杠桿;比如,收集和分析一些日常家庭里的各種工具、設備等,以從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出哪些是省力的杠桿、哪些是費力的杠桿等,從而借助不同的現(xiàn)象加深對杠桿平衡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并增加自身熟悉和反思物理知識的機會,以提升自身的反思和總結能力,從而多方面、多角度拓寬反思領域,最終從反思中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并真正實現(xiàn)學習效率的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學物理學習中,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合作學習意識以及課后反思能力,才能真正從學習中提升自身的學習素養(yǎng),進而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最終提高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嚴鳳華.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6,21(13):245-245.
[2]丁金兵.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時效性對策[J].好家長,2017(58):37-37.
[3]姜群錄.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踐與探索[J].學周刊,2014,29(17):193-193.
[4]萬國影.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路徑研究[J].考試周刊,2016,10(14):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