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瑜琦
摘要:現(xiàn)階段,隨著電力體制的不斷改革,電力企業(yè)的競爭也越來越嚴重,供電所的經營難度也隨之不斷加大,利潤空間變得越來越小。這些問題的最終原因就是線路損壞導致的,這也足以證明了供電所的管理水平存在問題。所以,加強線損管理已經成為供電所提高經營收入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供電所;營銷;線損管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用電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在日常生活中,各種電器的使用也增加了對電的需求。但是,在線損管理上的問題就會明顯暴露出來,這就能反映出供電所的管理水平不足,導致這一問題的最主要因素還有農網改造工程的使用,這些都會給供電所在營銷過程中的線損管理問題帶來挑戰(zhàn)。所以,加強農網改造和尋找解決線損管理的方法是主要內容。
一、線損及線損率概述
電能在輸送和分配的過程中,線路損壞包括很多種,比如元器件、功率消耗等等,這些都稱之為線損。在電網的實際運營過程中,線損電量主要是根據電能計量統(tǒng)計的供電量與售電量的差來計算的,這個差在總供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被稱為線路損失率,簡稱為線損率[1]。按照管理的角度而言,可以把線損分為理論線損和管理線損兩種。
(1)理論線損。理論線損又被稱為技術線損,指的是電能在輸送、變壓和配電的過程中,由電網實際的運行參數以及供電設備的參數所決定的損耗。通常情況下,理論線損屬于一種無法避象的損失,但是卻可以通過一定的技術措施降低這部分損失。理論線損不僅能夠反映電網在結構方面和運行方面的合理性,同時還能夠反映供電企業(yè)的整體技術水平以及管理水平,而且還可以促使有關部門采取從內部挖潛、改造線路。
(2)管理線損。管理線損主要是指電網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的其他損失,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計量裝置不合理。第二,由于抄表不同時、漏抄、錯超、錯算等情況,導致的電量統(tǒng)計數據不準確。第三,由于帶電設備的絕緣不良而發(fā)生漏電現(xiàn)象,導致電量損失。第四,無表用電或竊電導致的電量損失。在電網的實際運營過程中,管理線損是可以利用精細化的管理措施加以減少,甚至可能完全消除。
二、線損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影響線損率的因素
(1)影響線損率的主要原因。電網升壓改造。是一種優(yōu)化電網的措施,主要是在用電負荷急劇增長,導致線路的輸送容量達不到實際需求,或是能耗大幅度上升,致使經濟效益明顯降低,以及淘汰非標準電壓等級,簡化電壓等級的情況下而采取的技術措施。但是由于在城網的過程中,僅對10kv主線進行了改造,卻基本未對380V以下的低壓線路進行改造,而這部分低壓線路中卻存在大量的老化現(xiàn)象,致使線損電量較大,并且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線損產生的原因。由電阻作用產生的線損:線路的導線以及變壓器的金屬線圈均屬于導體,由于電阻的存在,當電流從中流過時則會產生一定的電能損耗,這部分損耗一般會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于周圍的截至當中,基于這種損耗是由于電阻作用引起的,同時損耗還會隨著導體中電流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所以該種損耗又被稱為可變損耗。
(3)管理方面的原因:由于供電所有關部門疏于管理,致使個別用戶違章用電或是竊取電量,從而導致了線損。另外,電網元件漏電、抄表人員工作誤差、電能計量統(tǒng)計誤差等,也會引起電能損失。
三、供電所營銷過程中線損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技術方面的措施
(1)選擇節(jié)能型變壓器。目前,由我國研制生產的S11型配電變壓器的效率與S9型變壓器相比,空載損耗下降了將近30%,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將原有的配電變壓器僅更換為S11型,這樣能夠大大降低空載損耗。
(2)減少接點數量降低接觸電阻。由于電網中導體的連接數量較多,從而導致線損增加,這部分線損主要是與接觸電阻有關,而導致接觸電陽劇增的根本原因是施工技術差,因此,必須對連接處的施工技術加以重視,以此來確保導體接觸緊密,降低接觸電阻。
(二)管理方面的措施
(1)建立并健全組織和指標管理體系。供電所應成立節(jié)能降損專項小組,并設立專項負責人,同時還應建立并健全線損管理工作的目標管理制度,嚴格考核、獎懲兌現(xiàn),以經濟的手段來確保降損工作的落實[2]。另外,供電所還需建立線損分析例會制度,在會議上對影響線損率的主要因素進行具體分析,并采用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以此來確保供電所的經濟效益。
(2)通過線損的理論計算制定可行的線損指標以及線損考核管理制度。為了能夠保證線損指標制定的合理性,需對電網的理論線損率進行準確的計算,尤其是低壓理論線損率的計算??筛鶕斍半娋W的接線方式和整體負荷水平,對主要元器件的電能損耗進行計算,并以此作為計算線損的理論依據,同時還需不斷收集、整理理論線損計算資料,在基礎數據整理好后,可以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軟件對電網進行線損理論計算,隨后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線損指標以及線損考核獎懲制度,從而使線損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學合理。
(3)應加大營業(yè)普查力度。營業(yè)普查是杜絕各種竊電、漏電、偷電等情況最為有效的手段。供電所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各種專項普查相結合方式,開展普查工作,大力打擊偷竊電行為周。當前,偷竊電的方式日趨隱蔽,供電所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對用戶安裝防竊電的電能表和電量監(jiān)視裝置,加大對偷竊電行為的打擊力度。此外,隨著計算機網絡的不斷普及,供電所還應加大微機普查技術的開發(fā)和應用,找出線損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處理降低線損。
(4)確保電能計量裝置的準確性。由于電能計量裝置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線損率的準確程度,因此,必須對計量管理工作加以規(guī)范,以此來確保計量裝置的準確性。應認真做好電能表的安裝工作,做到安裝正確合理,并按相關過程進行定期的檢校,將誤差值控制的允許的范圍內。
結束語:
線損管理在電力系統(tǒng)中是最主要的工作,在供電所的營銷過程中,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降低線損,才能使供電所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創(chuàng)新線損管理的技術手段讓電力企業(yè)能夠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許東亮.淺談關于供電所營銷過程中的線損管理措施[J].電力出版社,2016(03)25-26.
[2]尚金成.黃永皓.夏清,淺談供電所的線損管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5(03)225-226.
國網河北省邯鄲市魏縣供電分公司邊馬供電所,河北邯鄲?05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