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階段的孩子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幼兒園要加強對孩子們食育方面的教育,主要從飲食理念、膳食營養(yǎng)知識和飲食安全衛(wèi)生等的食育方面知識對幼兒進行講解和傳授,它對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對健康的認識程度都有非常重要的幫助。幼兒階段的孩子們飲食習慣主要從這個時期養(yǎng)成,幼兒階段對孩子們進行正確的食育將對孩子們一生都會從產生重要的影響。鑒于此,在幼兒階段開展飲食教育,能夠使幼兒從小培養(yǎng)起良好的飲食行為和習慣,對他們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都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關鍵詞:幼兒園;食育教育;食育方法
在幼兒教育階段,食育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內容,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均衡營養(yǎng)飲食能夠對幼兒的身體產生重要影響。幼兒階段的孩子屬于飲食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1]。鑒于此,幼兒園加強幼兒食育教育工作,采取科學的食育方法來促進幼兒健康飲食,這樣才能使得幼兒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人格,他們的身心才能協調發(fā)展,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幼兒園食育教育工作開展的迫切性
生活水平影響著人們的膳食結構和習慣,谷類食物越來越不受重視,相反,肉食類食物則相對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就導致了不良飲食習慣的形成。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們都出現了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食育是教育的根本,更是德育、美育和體育等教育的基礎。因此,在幼兒園教育當中,應該高度重視食育教育,尤其是食育的方法??茖W健康的飲食能夠促進幼兒健康體魄的養(yǎng)成,能夠對幼兒的身心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幼兒園食育教育的實施方法
(一)食育與生活教育相結合
在幼兒園應把食育教育與生活教育融合起來,當能吃得飽的時候,就該慎重考慮吃得健康的問題了[2]。幼兒教育不能只憑說教解決問題,需要在實際生活當中融入食育理念,為孩子們身體健康、未來成長和學習興趣埋下伏筆。鑒于此,幼兒教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實際生活當中的與飲食有關系的節(jié)假日以及與文化習俗和餐桌文化有關系的美食活動來教育孩子。例如,在端午節(jié),可以通過擩香可口的粽子來讓孩子品嘗具有節(jié)日特色的美味。在品嘗美食的過程當中要讓孩子們接受良好的節(jié)日文化。比如進餐過程中凸顯的飲食禮儀會在無形中凸顯個人修養(yǎng),這就需要對幼兒加強進餐禮儀方面的培養(yǎng)。例如,在進餐整個過程當中,洗手和擺放餐具等這些餐前禮儀需要引起孩子們高度重視;在飯桌當中要學會正確使用餐具;進餐時不浪費、不發(fā)出聲音等這些基本的餐桌禮儀都需要內化。這些餐前和餐后禮儀就需要老師在孩子們平時吃飯當中進行滲透教育人。
通過這樣的節(jié)日活動,不僅使得孩子們深入了解了不通過節(jié)日的飲食文化和與節(jié)日有關的特色美食。而且將食育與實際生活進行了有機結合,對促進孩子們的飲食健康和身心發(fā)展非常有利。
(二)營造良好的食育教學環(huán)境
在幼兒園階段的教育過程當中,通過營造食育教學環(huán)境,對孩子們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制作食育展覽區(qū),根據幼兒園的環(huán)境與資源的合理利用,為幼兒開辟適合他們的種植區(qū)域。這就需要結合幼兒的興致、天氣時節(jié)等,嘗試種植不同的蔬菜。老師還可組織孩子們進行戶外活動過程當中到種植區(qū)觀察自己種植的蔬菜生長的具體情況,并且做詳細的記錄。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得幼兒從中了解到了種植需要注意的事項,并且能夠對不同的蔬菜進行辨別,他們從中體會到了種植帶來的快樂,食育教育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此過程當中老師可以對他們的飲食意識加以灌輸和滲透。日常飲食過程中幼兒不愛吃蔬菜或者水果,有的孩子喜歡吃單純的一種水果,他們不能按時飲食、不能均衡飲食。這樣就會影響孩子們的營養(yǎng)健康,不利于他們形成健康的體魄,而且蔬菜和水果是補充身體維生素不可或缺的食物。如果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將會對孩子們的合理均衡膳食起到非常大的幫助,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這對于他們將來的學習和生活都將是意義深遠的。
(三)開展食育主題活動
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開展食育主題活動,幫助幼兒系統了解飲食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3]。主題活動過程中,可以把主題活動起名為快樂的廚房。幼兒可以進行自做糖蒜、自榨果汁等美食活動;中班幼兒可以學習熬制南瓜粥、煎雞蛋餅等美食活動;大班幼兒可以包粽子、包餃子等美食活動。另外還可以通過多樣的繪本故事開展食育活動,比如通過繪本故事《愛上吃青菜的小兔子》等,可以使得幼兒從中受到啟發(fā),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且能夠注重身體健康。各年齡層次的食育主題活動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和人格形成都將起到關鍵的作用,有利于食育教育的有效開展。
(四)與傳統飲食文化相結合
食育教育還可融合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幫促幼兒加強對對飲食教育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元宵節(jié)時可以讓幼兒們盡情享受各種美味元宵,這樣就可以使得幼兒對傳統經節(jié)日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時感受節(jié)日的巨大魅力。冬至時節(jié),包不同口味的餃子,孩子們不僅品味到不同營養(yǎng)成分的餃子,還能夠體會到中國傳統節(jié)日的魅力,即調動了孩子們食育方面的興致。又充分體現出了食育與傳統文化結合的有效性。幼兒教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以食育教育為契機,融入特色的傳統節(jié)日,為孩子們準備不同的特色美食,不僅能夠調動孩子們的飲食樂趣,還可以幫助孩子們接受我國傳統的節(jié)日教育、親情教育以及美食教育活動,深化了孩子們對我國民俗文化的了解,促進了幼兒的健康飲食教育。
結語
幼兒階段的孩子們是養(yǎng)成飲食習慣的關鍵時期,需要幼兒教師重視孩子們的食育教育,通過食育教育活動能夠培養(yǎng)起孩子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飲食習慣,他們會意識到合理科學的膳食營養(yǎng)對于他們的身體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4]。從而他們就會逐漸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方式,并注重飲食衛(wèi)生安全等常識。這樣就會對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基礎性的作用。幼兒老師在食育教育當中采取合理和切實可行的方法,能夠對幼兒的健康飲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更有利于食育教育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宋媛.賀永琴.食育從兒童抓起[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5.
[2]崔高飛.幼兒食育教學的三部曲[J].赤子(上中旬),2012.
[3]孫艷玲,柴玉花.淺析幼兒園食育開展的必要性[J].學周刊,2017(35):174-175.
[4]方明榮,陳蘭蘭.彰顯食育課程特色的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7(Z1).
作者簡介:胡雪瑞子,性別:女,年齡:34,職務:教師,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