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友
人們常說“讀書知禮”,之所以強調(diào)“知禮”,是因為“禮”是一個人教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讀書除了知禮,還能知仁、知義、知信,這些都是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古代賢者留下了眾多關(guān)于教養(yǎng)的言論,成為后世遵循的典范。下面讓我們重讀這些文字,品味教養(yǎng)的內(nèi)涵。
1. 三省吾身,自我警策?!丁凑撜Z〉十二章》中,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省吾身”后來成為人們加強自身修養(yǎng)的一條途徑。人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犯錯,所以需要不斷反思,每日自省:這一天做得怎么樣?有哪些進步?犯了什么錯誤?成功的經(jīng)驗是什么?為什么會出錯?以后怎樣避免出錯?如果做到每天進行自我反思,學會自我警策,那么,成長與進步會是巨大的。
2. 自覺學習,擇善而從?!丁凑撜Z〉十二章》中,孔子告訴我們:“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币馑际钦f,要善于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就要學習,發(fā)現(xiàn)別人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要立即改正。學習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不僅要學習知識和技能,更要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既要見賢思齊,也要規(guī)避別人犯過的錯誤。
3. 寧靜淡泊,志存高遠。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痹鯓硬拍艹蔀椤熬印保恐T葛亮對兒子的要求是,通過“靜”和“儉”來修成。“靜”是修身的基礎(chǔ)。屏除雜念,保持內(nèi)心世界的寧靜,這樣才能“致遠”?!皟€”是對名利的態(tài)度。淡泊名利,不被名利所困,這是高潔品質(zhì)的表現(xiàn)。同學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要養(yǎng)成寧靜淡泊的人生觀,志存高遠,砥礪品德。
4. 小處著眼,積德積善。劉備在臨終前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意思是說,不要認為壞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認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我們每個人。即使是小善也要去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小善也能成為大善。相反,如果認為行小惡無所謂,那么就會失去是非觀,如諺語所說的那樣,“小時偷針,大時偷金”,一步步走向墮落的深淵。所以,培養(yǎng)品德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
5. 守信誠實,做人根本?!蛾愄鹋c友期行》中,陳太丘的朋友自己遲到,卻責備他人。對此,陳太丘的長子陳元方說:“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從這段話中,我們懂得了守時守信的重要性。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關(guān)于誠信的故事不勝枚舉。曾子嚴于律己,在教育兒子誠信方面,留下了“曾子殺豬”的千古佳話: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彼炫脲橐病?/p>
曾子的妻子為了哄兒子回家而騙他回來殺豬。妻子從集市回來后曾子就要殺豬,而妻子卻說“不過是跟兒子開玩笑的”。但曾子不這樣看,他認為,這不是與兒子開玩笑。兒子什么都不懂,跟著父母學習,聽從父母的教導。現(xiàn)在你欺騙了他,這就是在教他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會再相信他的母親了,這不是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曾子最終把豬殺了給兒子吃。
從陳元方對父親朋友的反駁中,從曾子的言行中,我們明白了誠實守信的重要意義。誠信是我們做人的根本。
6. 愿聽意見,從善如流。從《鄒忌諷齊王納諫》和《曹劌論戰(zhàn)》中,我們知道齊王和魯莊公之所以取得成功,和他們善于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是分不開的。例如,齊王在鄒忌說完“王之蔽甚矣”后,非常干脆地說“善”,并且發(fā)布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能夠聽取批評意見,是一種胸襟、一種氣度,更是人生修養(yǎng)的一種境界。
7. 師法自然,汲取營養(yǎng)。人不僅可以向他人學習,還可以向自然學習,從自然事物中得到啟發(fā)?!稅凵徴f》中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里描寫了蓮的君子形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表現(xiàn)出高潔傲岸、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質(zhì)。人們從中得到的啟示是:潔身自好,保持高尚節(jié)操。除了蓮,人們還從松柏、蘭、梅、竹等花木中得到做人的啟示。《論語·子罕》中寫道:“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說,天氣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樹和柏樹不會像其他植物一樣凋謝。因此,可以從松柏身上學習堅忍的品質(zhì)。唐代李紳《寒松賦》中說:
于是白露零,涼風至;林野慘栗,山原愁悴。彼眾盡于玄黃,斯獨茂于蒼翠,然后知落落高勁,亭亭孤絕?!骶又婀?jié)。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白露飄落,涼風吹來,樹林田野凄慘戰(zhàn)栗,高山平原愁容憔悴。其他樹木都黃葉凋零了,只有松樹依舊蒼翠繁茂。然后人們知道松樹高峻挺拔,特立獨行。松的特點與君子的氣節(jié)相吻合。
閱讀古文,讀人、讀事、讀自然,能在文字中獲得做人的教益,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