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與科技水平的不斷發(fā)展,應試教育已不能適應大多數(shù)人發(fā)展的需要,也不能滿足當代社會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而《通用技術》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大部分學校普遍存在教學定位不清晰,目的性方向性不強,教師課堂教學方式老套,教學內容死跟教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等問題,這時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方式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那就是以理解為基礎的逆向教學設計?;诖?,本文將對實施逆向教學設計,轉變高中通用技術課堂設計的教學方式進行闡述。
關鍵詞:目標達成;逆向教學設計;通用技術
引言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化的不斷深入與普及,教師的教學方法在不斷地發(fā)生改變,課程在不斷地改革也促使著教師不斷地尋找和改變新的教育教學方式,如何將課程的理解高效地與課標和評估相結合是一直以來我們的教育所面臨的問題。逆向教學設計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案,也給教師帶來了有關課堂教學的新的思路和方向,為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的探索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逆向教學設計視域下的通用技術課堂也變得更加的靈活高效,充滿趣味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
一、逆向教學設計的概念
逆向教學設計最先在美國被提出,是一種新型的有關教學設計的理論,它強調在課程實施前就要有確切的學習結果,也就是要從清晰的學習目標出發(fā),再明確達到預期結果的證據(jù),最后根據(jù)最先的預期結果設計相關教學活動。這種教學設計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二容,提高學生課堂的配合度與活躍度,同時發(fā)展新的思維,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與探索的能力。[1]
二、逆向教學設計視域下的通用技術課堂設計(以高中課本中“技術發(fā)展標志,人類社會進程”課堂教學為例)
(一)確定預期的學習目標
一次完整的通用技術課堂教學是從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預判時開始的,在每次課堂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先了解本章節(jié)要學習的教材內容,結合相關的課程標準,將本單元的學習目標清晰明白地確定下來,使本章節(jié)的課程學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與活動方向。
比如,教師在進行通用技術蘇教版教材《技術與設計一》中,“技術發(fā)展標志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課堂教學時,教師先備課,確定本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是:1、大致了解從人類社會從石器時代、原始社會、青銅時代、奴隸社會……一直到當代社會的技術發(fā)展歷史;2、能夠例舉一些有關技術進步的重大事件,了解這些事件在當時社會帶來的影響;3、知道技術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對應關系,明白技術是社會發(fā)展與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二)確定各項學習目標的評估證據(jù)
學習目標的評估證據(jù)是教師在欲仙確定學習目標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評估與所期望的目標之間的差距,思考課堂教學要符合達到學習目標的要求的最優(yōu)設計方案,最后,根據(jù)預期的學習結果,結合提前確定好的學習目標,為各項學習結果提供相應的評估證據(jù)。
比如,針對(一)中確定的教學目標,教師為達成提前預估的學生學習的目標提供可證明的有效的幾條評估證據(jù):1、課堂教學結束后,學生若能夠大體描述各個社會時期代表性的技術或工,具說明達到了目標1;2、學生若能夠理解并組內交流有關社會交替與技術進步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證明達到了目標2;3、通過本次課堂的學生,學生更加重視技術發(fā)展對社會進步的影響,熱愛與敬畏科學技術說明達到目標3。[2]
(三)圍繞目標設計各種教學體驗活動
逆向教學設計與傳統(tǒng)教教學設計最大的區(qū)別之一,在于教學活動設計依據(jù)的不同:在逆向教學設計的課堂活動中,為了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本章節(jié)知識有更好的體驗和更深的理解,逆向教學設計不是把教材或常規(guī)的教學活動作為依據(jù),而是依據(jù)教師提前定好的學習目標與達成這些目標的各項要求要求,對教材與教學方式做出挑選與進一步的修改,最后再設計相關的教學體驗活動。
教師在(一)與(二)的基礎上在進行具體的教學活動設計:讓學生思考我們認識的技術有哪些?學生思考后教師講解課件“技術發(fā)展史”,內容可涉及造紙與印刷術、飛機、雜交水稻、手機等不同時期的代表性技術;教師設置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更好地了解不同社會時期技術的類型、特點,發(fā)展史等,體驗不同社會時期技術的使用;情境體驗結束后,讓學生交流與分享心得,教師最后再進行總結,對本期知識點進行總結,進一步強化。
結束語
逆向教學設計讓通用技術課程不再局限于對課本的機械性學習,給學生知識的認識理解與問題探索帶來了更大的樂趣,也給教師通用技術課程的課堂教學很大的啟示,更多地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這種“逆向”的教學設計能夠滿足高效的課堂設計的要求,符合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為教師課堂教學設計開辟了新的道路,也讓我們更加堅信:通用技術課程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乃至整個教育事業(yè)的輝煌就在不遠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秦亮. 指向高階思維的逆向教學設計[N]. 中國教師報,2020-09-23(004).
[2]盛仕英.逆向教學設計中的三個一致性[J].高考,2020(35):108+110.
[3]王新玲.逆向教學設計實踐研究[J].求知導刊,2020(36):16-17.
杭州市蕭山區(qū)第五高級中學 浙江省 杭州市 朱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