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每篇“教讀課”都有“預習提示”,它語言簡潔凝練,富有指導性和針對性;對學生的預習作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成為教師備課的方向標。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預習提示”的作用。下面我從三方面談談“預習提示”的作用:
一、“預習提示”能幫助教師向學生提出具體的預習要求。
以前的預習,教師往往要求學生將課文讀一遍,認識生字詞,哪些不理解的內容畫下來等等。而新教材中有了“預習提示”,教師可充分利用它,向學生提出具體的預習要求。
以《藤野先生》這篇課文為例,“預習提示”內容如下:“在魯迅的人生中,有幾位老師令他終生難忘,其中就包括三味書屋中的壽鏡吾先生和本文所寫的藤野先生。參考注釋讀課文,看看作者筆下的藤野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為什么‘最使我感激’”?!棒斞缸髌返恼Z言簡潔、幽默,富于感情色彩,耐人尋味。閱讀時宜放慢速度,細細體會。多讀幾遍,就能有所感受?!?/p>
依據(jù)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對這個“預習提示”的內容適當作一些小擴充,向學生提出以下更加具體的預習任務。
①請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藤野先生形象的語句;概括作者與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并為
每件事擬一個小標題;概括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概括“最使我感激”的原因。
②簡潔幽默富于感情色彩的語句有哪些?請在文中找出來,細心品味它們所包含的感
情,并把你的感受寫下來,然后和同桌交流討論一下。
③有不理解的地方,把它們記下來,課堂上交流。
二、“預習提示”能幫助教師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準確解讀教材,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礎,是深入理解文本和拓展延伸的前提,也是讀者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的出發(fā)點。新教材中的“預習提示”,能夠為教師解讀教材和走進文本提供思路,使教師能有目的地設計課堂教學,從而有效推動閱讀教學的開展。
以《太空一日》這篇課文為例,“預習提示”內容如下:“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升空,楊利偉成為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搜集關于這次飛船發(fā)射的新聞報道,了解我國載人航天史上的這一重要事件?!薄斑@篇課文展現(xiàn)了航天員楊利偉首次太空飛行的一些經(jīng)歷??焖贋g覽課文,注意借助各部分的小標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p>
根據(jù)以上“預習提示”,教學活動設計如下:
活動一:學會瀏覽,把握主要內容。
1、借助各部分的小標題,把握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2.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3.以“我感受到……”的句式,表達閱讀這篇文章后的感受。
活動二:理解意外情況,感受英雄形象
1.瀏覽課文,找出楊利偉遇到了哪些意外情況?他相應地又有怎樣的心理活動或舉動?
2、通過楊利偉在遇到危險時候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他有怎樣的優(yōu)秀品質?
3.楊利偉在遇到危險時的表現(xiàn),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
活動三:品析語句,體會嚴謹科學態(tài)度
楊利偉在文中說“對航天員最基本的要求是嚴謹”。試著在文中找一些例子,體會航天員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
活動四:合作交流,拓展延伸
通過課文學習,明確楊利偉為什么被稱為“航天英雄”,同時,展示“中國航天成就”。
以上的活動設計,有助于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助于啟發(fā)學生一步步走進文本,慢慢有所感悟與思考。
三、“預習提示”能幫助教師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
要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語文課堂就不能僅是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而應結合實際情況訓練學生多方面的綜合實踐能力。語文教材中的“預習提示”就為教師提供了訓練學生實踐能力的切入口。
以《紀念白求恩》這篇課文為例,“預習提示”內容如下:“默讀全文,參考題注,并搜集相關資料,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這是一篇在中國產(chǎn)生過極大影響的文章,很長一段時間內曾家喻戶曉。問問你的祖輩、父輩,了解這篇文章對他們的影響?!?/p>
教師可根據(jù)“預習提示”的內容,設計如下教學實踐活動:在課前布置搜集資料的預習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通過詢問祖輩、父輩,或上網(wǎng)搜索、圖書館查閱資料的方式,搜集白求恩在抗戰(zhàn)時期的故事,他對中國的貢獻,紀念白求恩的文章,有關白求恩最后時光的視頻等相關資料,了解白求恩家喻戶曉的原因,談談白求恩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搜集好資料后,小組成員把搜集到的所有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匯總,然后小組合力把資料制作成一份課件,并在課上由小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小組的成果。
通過這樣一個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既加深了對《紀念白求恩》一文的相關知識的學習,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互助意識,鍛煉了學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篩選材料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浙江寧波鎮(zhèn)海莊市中興中學 虞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