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常鋒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扶貧辦 山東 日照 276800)
蝴蝶蘭是當前年宵花卉主流品種之一,春節(jié)前也是蝴蝶蘭銷售旺季,花期提前或拖后將嚴重影響蝴蝶蘭商品價值,對此,各種植戶千方百計進行花期調控,力爭使蝴蝶蘭適時開放,以獲取最大經(jīng)濟利益。筆者從事蝴蝶蘭栽培近20 年,系統(tǒng)總結出一套蝴蝶蘭催花及花期管理技術,供花農參考。
1.1 肥水管理。進入8 月份后要將20∶20∶20 水溶平均肥換成10∶30∶20 或9∶45∶15 高磷水溶肥,肥水濃度一般控制在1 000 ~1 500 倍,EC 值不能超過1.0 ms/cm,葉面肥也改成同類型肥料,期間噴施2~3 次磷酸二氫鉀葉面肥,促進蝴蝶蘭地徑增粗和花芽分化。待花梗長到10 cm 左右,再更換為20∶20∶20 水溶平均肥,第一朵花苞開放后改澆清水,不再用肥,避免花期縮短。
1.2 光照管理。配合改澆肥料,逐漸增強蝴蝶蘭光照強度,光照強度以不灼傷蝴蝶蘭葉面為前提,采取將75%遮陽網(wǎng)更換為50%遮陽網(wǎng)、控制拉放遮陽網(wǎng)時間適當延長光照等做法,促進光合作用,加快養(yǎng)分積累。催花期光照合理,開花色艷、花大、瓣厚,貨架期長。
1.3 溫度管理。在山東日照“立秋”后,天氣就會轉涼,晝夜溫差加大,在8 月底就利用風機水簾對蝴蝶蘭采取夜間強制降溫,溫度要降至18 ℃以下,白天棚內溫度要控制在28 ℃~30 ℃。待花梗普遍抽出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8 ℃左右,夜間控制在22 ℃左右,如果夜間溫度過高極易造成蝴蝶蘭花梗提前封頂,如果時間來得及、條件允許,夜間溫度可一直控制在18 ℃左右,這樣花梗能夠一直往前抽,提高開花級別。當然,在升溫、降溫的過程中,要避免驟冷、驟熱,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利用幾天時間將溫度慢慢降(升)到理想溫度。
1.4 空氣濕度。蝴蝶蘭進入花苞膨大期后,可采取苗床下灌水的方式,增加棚內空氣濕度,這樣有利于花苞膨大,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苗床下灌水比不灌水的花朵直徑平均要大0.5 cm 以上。
2.1 合理擺放。如果一個棚內養(yǎng)幾個品種,要將不容易抽?;騺砉M淼钠贩N擺放到靠近水簾的位置,如富樂夕陽、大辣椒等;將容易來?;騺砉1容^早的品種擺放到靠近風機的一端,如杰克、光芒四射等。
2.2 及時調換。待棚內大部分植株已抽梗,人工將未抽梗的植株挑出放到靠近水簾的位置,已抽梗的植株往風機一端挪一下,繼續(xù)降溫催花。
2.3 隔離催花。如果到10 月中旬,有的植株仍未來梗,就要采取隔離催花,晝夜溫度均要升至25 ℃以上,強制來梗,當花梗生長至20 cm 左右、形成第一個花苞時,轉入常規(guī)管理。
3.1 蟲害防治。通過近幾年栽培發(fā)現(xiàn),對蝴蝶蘭造成危害的蟲害主要有薊馬、蚜蟲和紅蜘蛛等,如果防治不及時,一旦在蝴蝶蘭開花時暴發(fā),往往會造成整棚花毀掉,形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對此,要及早抓好防治工作,除在日常管理中做到每月進行一次蟲害防治外,進入8 月份后至花芽萌發(fā)前,進行2 ~3 次針對薊馬、蚜蟲、紅蜘蛛的全面消殺防治,可使用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 000 倍液,6%艾綠士(乙基多殺菌素)1 500 倍液,5%阿維菌素3 000 倍液。棚內也可懸掛藍、黃捕蟲板進行觀測和預防。
3.2 病害防治。蝴蝶蘭進入后期管理后,因為溫度降低,病害發(fā)生緩慢,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應加大預防力度,特別對灰霉病、疫病、軟腐病等,要從環(huán)境控制、化學防治等方面加大預防力度。一要加強空氣流通,保持棚內空氣清新;二要將染病植株及早清除,避免病害進一步傳播;三是進行化學藥物防治,可使用68%精甲霜·錳鋅600 倍液、3%甲霜·噁霉靈600倍液、44%精甲·百菌清1 000 倍液等交替使用。這期間為避免葉片污染,影響產品商品價值,盡量使用水劑類藥物,如果使用粉劑,可使用不怕雨等類展著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