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張?zhí)煨?/p>
蔡英文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美牛進口后,實質政策內容像擠牙膏般每天釋出一些信息——從開放美豬部分部位到全豬開放,5日宣布各部位最大殘留容許值時又加碼,原來限量標準適用所有地區(qū)進口的豬只,再次挑戰(zhàn)臺灣人的容忍底線。
瘦肉精標準模糊不清
蔡英文日前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30個月月齡以上美牛進口,臺“衛(wèi)生福利部”5日又進一步公布豬肉不同部位的標準,包括肌肉及脂肪(含皮)0.01ppm、肝臟0.04ppm、腎臟0.04ppm及其他可食部位如(胃、腸、心臟、肺臟、舌頭、肚、腦、血等部位)0.01ppm,“等于全豬一路開放到底”。臺“行政院”發(fā)言人稱,未來將針對進口肉品進行清楚標示,美豬進市場占有率很低,臺灣豬肉市占率坐穩(wěn)九成,有絕對競爭力?!靶l(wèi)福部長”陳時中稱,含瘦肉精美豬吃一輩子都沒問題,但當被問及是否要帶頭吃時,他先說“沒問題,但我有三高”,后來又說“我沒有要帶頭吃,我是不得已的”。
內臟殘留的瘦肉精含量比其他部位高。有島內專家稱,瘦肉精風險不明,臺灣在欠缺完整評估下貿然開放,形同禍延子孫,后果恐由全民承擔。前美牛專家會議代表、精神科醫(yī)師蘇偉碩稱,開放內臟是大問題,瘦肉精的使用標準還是2012年的標準,事實上在那之后科學界還有很多新報告,如牛食用后死亡率增加、豬食用后攻擊性增加等。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yǎng)中心許惠玉稱,雖然臺灣的標準0.01ppm從字面上看起來與0ppb(1ppm等于1000ppb)相同,但檢測有四舍五入的問題,如果檢測結果為14.9ppb,依據Codex(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為不合格;但換算成ppm則為0.0149ppm,四舍五入為0.01ppm,“臺灣的通過標準比Codex還要寬松”。
商販稱難做標識
針對賣豬肉相關食品的小吃店、攤販等都要標示豬肉來源,島內不少攤販也表示不滿。高雄市鳳山五甲路上賣肉圓、肉燥飯的小吃店老板說,進口豬肉數量應該不小,他們做的是小生意,每天用肉量不多,都是直接從市場肉攤買。若要標示會請肉攤提供,但肉攤老板的顧客有很多小店家,每天得開不少證明,應該很困擾。賣燒烤的攤商說,每樣燒烤都是一小塊,都要標示產地、檢驗數據,有點難以想象,當局官員可以把他們的政策拿到市場上實際走一趟,看看是什么樣的情況。
臺灣《中國時報》6日稱,以現行美牛標示為例,許多小吃店、夜市往往因擔心挨罰,需要在掛牌上明示是否來自“美國”“澳洲”“新西蘭”等產地時,他們往往全部寫“是”,消費者如何知道眼前的牛肉來自哪里?況且豬肉加工品樣式多元,如絞肉、貢丸、水餃等都會混雜多只豬的肉,糕餅業(yè)者還會添加豬油增添香味,又要如何稽查?
臺“教育部”稱,8月28日已行文各級學校,要求膳食一律采用島內豬肉、牛肉的生鮮食材;臺“國防部”也表示,臺軍供應站目前冷凍豬肉是臺灣產的,合約至2022年12月31日止。臺北市長柯文哲6日稱:“依照價格,最后誰會買?就是窮人?!眹顸h6日舉行第二十屆第四次全代會,黨主席江啟臣特別率領養(yǎng)豬大縣云林縣縣長張麗善等縣市首長及“立委”等舉行記者會,決定發(fā)起“捍衛(wèi)臺灣豬,瘦肉精零檢出,啟動公投聯署”活動。
變相給美豬優(yōu)惠待遇
臺灣人每年平均消費90萬噸豬肉,但臺灣的豬肉產量只有約80萬噸,依賴進口一成豬肉補足。進口豬肉又以加拿大豬肉最多,占進口豬肉的44%,其次為西班牙豬肉。據島內某養(yǎng)豬協(xié)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臺灣生豬養(yǎng)殖曾達到2000萬頭,如今約900萬頭,但臺灣以小農養(yǎng)殖為主,比如桃園的334戶豬農,大戶養(yǎng)殖約一萬頭,小的也就36頭。如果包括屠宰、運銷、飼料以及肉品商、加工等行業(yè),恐將涉及數十萬人的生計。彰化養(yǎng)豬協(xié)會表示,全臺16個縣市的養(yǎng)豬協(xié)會加上“中華民國養(yǎng)豬協(xié)會”本周三將在臺北開會,統(tǒng)一口徑做豬農的后盾,讓臺灣人吃到健康豬肉。
臺灣《經濟日報》6日發(fā)表社論稱,依目前規(guī)定,萊克多巴胺屬于乙種受體素,不得使用。為了配合開放美豬進口,“農委會”把萊克多巴胺移出乙種受體素范圍。但是這表示島內豬農也可以使用瘦肉精,結果“農委會”又稱未來不會開放瘦肉精進口,“美國豬肉可以使用瘦肉精并賣到臺灣,而本地豬肉卻無法使用瘦肉精,形同給美國超國民待遇,這種做法合理嗎?”臺灣《聯合報》稱,蔡英文剛上任時,曾碰觸敏感美豬美牛進口議題,遭嚴重反彈后撤回。如今民眾連表達意見的機會都沒有,“如此不顧民意換到何種國際地位,至今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