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潤滋/上海大學 上海電影學院
瓦當即筒瓦之首,俗稱瓦頭,“當”又譯為“擋”的意思,其功能是擋住上面的瓦片以防滑落,用來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其次是起到防止椽頭和房檐風雨侵蝕的作用。瓦當是中國古代建筑屋檐上一種重要的建筑結構構件,既有實用功能又能起到裝飾審美的功能。
瓦當的樣式有兩種,在秦漢時期以前主要是半圓形,在秦漢時期及之后主要是圓形樣式。在西周中期之前,屋檐上的瓦當構件主要是用于防水和排水之用,以保護屋頂的木制構造,當面上主要是素面占據主流,沒有裝飾,主要是對功能使用的追求;在西周的中晚時期,瓦當上開始出現紋飾,具有表現性和美感,具有美化的功能;東漢時期佛教傳入,具有宗教性質的蓮花圖案大規(guī)模地出現在瓦當上,使瓦當具有了宗教功能。到如今,一些仿古建筑和園林建筑中仍然可見瓦當的痕跡,但隨著現代主義建筑的發(fā)展,瓦當已逐漸退出我們的視野,瓦當被當作文物和藝術品陳列在博物館的架子上,顯然瓦當已演變成為一種藝術品,成為收藏家們爭先收藏的對象之一。瓦當由實用功能提升到裝飾美化功能,再到宗教象征,最后成為藝術品的轉變,滲透出瓦當在歷史發(fā)展中的時代意義。傅嘉儀編著的《中國瓦當藝術》一書中將瓦當分為畫像瓦當、圖案瓦當和文字瓦當三大種類。瓦當藝術和其他的藝術門類一樣,都是對現實生活的再現,來源于人類的實際生活。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瓦當藝術從考古學者研究發(fā)現最早的西周時期發(fā)展到明清時期,遵循著從具象到抽象的演變過程。圖案瓦當是瓦當的三大種類之一,其紋飾的發(fā)展經歷了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是早期先民對生活中自然現象的提取和加工,與社會背景和物質文化基礎有著密切的關系。紋飾由簡單的線條向復雜的裝飾性主題的表達是先民智慧和精神文明的體現。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而瓦當藝術在這一時期同樣達到鼎盛期,成為皇家、貴族建筑的必備構件。圖案瓦當是漢代一種普遍而重要的瓦當類型。漢代瓦當上的圖案主要來源于自然、生活或人類想象的神獸紋樣。圖案具有抽象性和寫意性,此時的瓦當審美性也在逐步地加強。夔紋瓦當(圖1)主要盛行于漢代的初期,云紋瓦當是漢代瓦當的主要紋飾圖案。瓦當上多紋飾和文字,具有裝飾作用,圖案瓦當最早出現于西周中晚期,其紋飾沿用了青銅器上的裝飾圖案。
先秦時期,產生了圖騰崇拜,饕餮紋、夔鳳紋等圖案普遍用在瓦當圖像中。神獸圖像的瓦當多用在陵墓的建筑上,有守家護宅及守望陵墓之意。經歷了楚漢之爭的漢朝,采取“休養(yǎng)生息”政策,到漢武帝時期,馬匹較多,因此,馬的圖案應用到瓦當的圖案中。戰(zhàn)國時期,由于鹿和人的關系密切,在瓦當上繪制鹿紋的圖像,借鹿并表達“祿”的含義,寓意吉祥。由此可見,瓦當圖像是古人對美好生活祝愿的直覺呈現。
在漢代,圖案瓦當發(fā)展得更為豐富多樣。圖案瓦當的設計優(yōu)美,字體行云流水,極富變化,有云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文字紋、動植物紋等,為精致的藝術品,屬于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此外,自東漢以來,中國與西域的交往更為頻繁,中外文化的交流也表現在瓦當的圖案裝飾上,開始出現蓮花紋和胡人的裝飾紋樣,紋飾又從一個新的角度承載了瓦當這個器物的物質形態(tài)的文化傳達。從圖案瓦當上的這些紋飾符號我們可以解讀出漢代時期的社會文化、政治思想、審美精神、宗教信仰和人生哲理等文化內涵。如秦始皇陵挖掘出來的夔紋“瓦當王”(圖2)表現出了一種雄奇博大的氣勢威嚴之美,漢代的瓦當藝術古拙質樸,如旺盛的生命力綻放狂放的宏偉氣勢。紋飾不僅僅只是表象,而蘊含著深層次的文化意象。
圖1 變形夔紋瓦當
圖2 瓦當王
圖3 云紋瓦當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眻D案瓦當是道和器的統一體,既具有使用的功能又具有審美的功能。瓦當一方面是建筑的重要構件,起到保護房檐的功能,另一方面其圖案紋飾又是表達了匠人和主人的思想文化載體?!拔镆暂d道”是中國傳統造物藝術表達其觀念的一種特殊表現方式。自古以來,傳統圖案紋樣與各種器物的完美融合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如青銅器、陶器、漆器、瓷器等,無不包含圖案紋樣的存在,這些圖案除了本身的獨立意義之外,還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諸多內容。西周時期,瓦當最早運用在高規(guī)格的建筑物中,是地位和權力的象征,圖案瓦當的紋飾代表了統治階級的愿望和意志。日本學者村上和夫在《中國古代瓦當紋樣研究》一書中寫到:“天的概念是在西周時期確立的,而重環(huán)圖案(指西周瓦紋)就是作為其象征的圖案,……將這種圖案理解為天體是合理的?!贝迳虾头虻挠^點明確表達了早期圖案瓦當紋飾有陰陽離合的思想意境。當面上的紋樣整體對稱布局,使人產生一種對稱和諧的心靈感受。
符號學家索緒爾將符號分為能指和所指兩種意義,能指即符號所代表的含義,是符號的可感知部分,所指即符號的內在意義,也就是自身所蘊含的深層內涵。在漢代的圖案瓦當中最常見的是饕餮紋、云紋和蓮花紋。瓦當上的紋飾就是符號的載體,是符號的物質表現形式。
饕餮紋又稱為獸面紋,饕餮是古人想象的一種神秘怪獸,沒有身軀,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張大嘴,是貪欲的象征。饕餮紋圖案莊重、肅穆而神秘,其紋飾結構嚴謹,引人進入一種神秘的藝術境界,由此來表達皇權的威嚴和權力。
《易經》中寫到:“云從龍,龍起則云生?!薄岸鴿h代皇帝(文帝)篤信方術‘望氣’之說。氣,則云氣。”因此,漢代云紋圖案瓦當的母體花紋——云紋,占據當面中央以外大面積的主要部位,花紋變化豐富多樣。云紋可分為卷云紋、羊角形云紋、連云紋和蘑菇形云紋(圖3)。云紋瓦當當面中心以圓鈕為中心,花紋在四周均勻布置?!皾h云紋瓦當形制規(guī)整、圖案豐富、線條流暢,簡潔而無粗率之嫌,輕盈卻無纖弱之弊,變化萬千,如行云流水,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動態(tài)美、韻律美,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價值?!痹萍y的主要內容表達了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認知和感受,將自然中的具象事物高度概括為抽象的圖案形式。
“蓮花瓦當作為一種與佛教密切相關的建筑材料,意境完全蛻變?yōu)樽诮探ㄖ难b飾品,如同宗教專有的標志一般,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似乎功能性有些減退,成為了宗教建筑的附屬品?!鄙徎y作為瓦當的一種圖案紋飾最早出現在秦代?!扒逅鲕饺兀烊蝗サ耧?。”蓮花暗喻了女子的美麗也是原始生殖崇拜的象征。東漢時期,隨著佛教文化的傳入,蓮花被賦予了宗教意義。蓮花在佛教中代表著永生的觀念,由此,蓮花的形象被人們廣泛地使用和接納,瓦當上的蓮花圖案成為主流趨勢。佛教對蓮花紋樣的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蓮是脫俗、高雅的象征,瓦當中蓮花的使用主要運用在寺廟的建筑上,象征眾生內藏的菩提心,也象征高潔的品格,還代表了吉祥的寓意。
隨著青銅器悄然退出歷史舞臺,圖案瓦當的紋飾也開始發(fā)生變化。饕餮紋和蓮花紋等代表祭祀和宗教性質的圖案瓦當也隨之邊緣化了,由此開始出現敘事性和表現性的圖案瓦當紋飾。狩獵、舞蹈和戰(zhàn)爭等多方面的以生活為主題敘事的圖案紋飾從瓦當向漢畫像石并由延伸了其他主題圖案紋飾的發(fā)展。瓦當和漢畫像磚正好體現了古人“天圓地方”的禮制思想觀念,正如“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漢代的圖案瓦當使一些裝飾性的主題題材向繪畫方面的主題題材方向發(fā)展,具有審美性和表現性,但其圖案紋飾符號所代表的文化內涵具有普遍性。
漢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宮室臺榭類的建筑在秦代的基礎上更加壯麗宏偉,瓦當的使用也更為普及并發(fā)展得相當成熟,其造物設計思想極具審美價值。圖案瓦當一方面作為建筑的重要構件,另一方面作為工藝品,其審美意識代表了上層階級的階級屬性?!叭魏我患囆g品也都像一個高級的生命體一樣,具有生命特有的情感、情緒、感受、意識等等,那么我們又要稱它為‘意味’,這主要是因為這種意味是通過生命體一樣的形式傳達出來的?!蓖弋斪鳛橐环N藝術符號,它的形式和意味在時代的變遷中具有變異性,而它的變化正是一種生命形式的體現。其圖案承載著人類對時代的認知、對美好愿望的期盼和中華民族的審美趣味。漢代的圖案瓦當由實用功能逐漸被宗教性和審美性功能所取代,最后演變成中華文化符號的一種物質載體,反映了多年來人們對精神文化和審美思想的不斷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