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寧
我們常說:“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睘g覽最近網(wǎng)絡上有關家庭教育失之偏頗孩子成才道德淪喪的案例,讓我更深刻地感到這句名言千真萬確。
我們常說:“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瀏覽最近網(wǎng)絡上有關家庭教育失之偏頗、孩子成才道德淪喪的案例,讓我更深刻地感到這句名言千真萬確。
教育一詞最早見之于《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有培養(yǎng)教導之意。許慎《說文解字》中對教育的解釋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yǎng)子使作善也?!睆淖置嬉馑疾浑y理解,教,就是言傳身教,有家長的上行,才有孩子的下效。這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中,對道德地位的尊崇。所以,教是傳承,育則是引導孩子,讓他們向上、向善,這體現(xiàn)出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本身也是一個動詞,它的含義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發(fā)展變化的。所以,在不同時期教育本身的含義也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人對教育也有不同視角的解讀。尤其是當今社會,我們提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青年一代,更加具有現(xiàn)實意義。我作為一名有著培養(yǎng)孩子成人成才深刻經(jīng)歷的家長,同時也是一名從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師,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一直努力踐行著這些理念。
家長率先垂范,為孩子從小種下善良的種子
那還是二十多年前,應教育局的倡議,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員工給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捐款,建設助學“希望工程”。當時我是一名青年教師,每個月一千元的收入也不高,但是想到農(nóng)村孩子更需要教育,更急需幫助,我跟家里商量了一下,毅然捐出了半月的工資,專門資助了幾個農(nóng)村特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費用。沒想到,學校發(fā)文對我們這些“教書育人,率先垂范”的教師進行了通報表揚,而且中國希望工程組委會還專門給我頒發(fā)了捐贈證書。時至今日,在我的多項榮譽檔案中,還珍藏著這份沉甸甸的特殊獎勵。我的善舉感動了我所教的莘莘學子,他們不僅給老師的模范行為點贊,而且在期末評教的時候,還評選我為“道德標兵”。
借此機會,我給剛剛上小學的女兒講了農(nóng)村孩子的艱辛生活,并在暑假期間專門帶她去農(nóng)村進行實地生活體驗。女兒從此不再在生活上與其他同學比吃比穿,相反,注重節(jié)儉地使用自己的學習用品。一支普通鉛筆小心翼翼地用到捏不住了,還不肯扔掉。我擔心孩子用細小的鉛筆頭寫字不規(guī)范,而且也過于吃力,會影響她的視力,于是編出了一個“善意謊言”:“爸爸幾何作圖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特別的小圖,用小鉛筆頭畫起來更方便些。你以后用短的鉛筆頭,不會浪費了,給我使用吧!”善良而幼稚的女兒信以為真,每次都把用小了的鉛筆頭保存好,熱心地送給我“畫小圖”。直到上了大學的某一天。我們說起這個“鉛筆頭畫小圖的故事”,她才恍然大悟。
有其父必有其子,此言不謬。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女兒上初中的時候,班里來了一位家住外地農(nóng)村的住校女孩北北,北北的家庭情況非常一般,于是女兒就常常給她帶一些小零食。在學習上北北也會幫助女兒,經(jīng)常將自己記錄清晰的筆記借給女兒學習,兩個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有一天,女兒放學后回到家,媽媽發(fā)現(xiàn)她滿臉愁云,趕緊上前詢問緣由,她這才說出隱情:“北北生病了,家長在外地不能來照顧她,我想把她接到咱們家里住幾天??墒菗慕o家里添麻煩,你們不同意咋辦?”聽到這里,我和妻子都表示贊成和支持她的想法。女兒聽了非常高興:“我猜你們就是樂于助人的,果然是我的好爸媽?!庇谑?,女兒將自己的小屋子收拾了一下,請北北住了過來,在我們家邊調(diào)理邊上學。不用多說,給孩子從小種下善良的道德種子,遇到合適環(huán)境就能夠生根發(fā)芽。
童年為德育筑基,經(jīng)過多年孕育終會開花結果
我對家庭教育的理解是:培養(yǎng)孩子“德智體美勞心”全面發(fā)展,“六育”并舉。家庭教育,德育為先。家長不僅要孩子把學習搞好,更重要的是學會感恩,樹立責任意識,為家庭、為社會作應有的貢獻,通過我們的行動,讓世界充滿溫暖。如果說孩子從我多年照顧癱瘓在床的爺爺身上,看到了敬老孝道的榜樣,那么對偶發(fā)事件的處理就是我們對“十佳美德家庭”身體力行的最佳詮釋。
女兒上小學高年級的時候,一個夏末的晚上,我和女兒飯后一起去散步。這是我培養(yǎng)孩子作息有節(jié)、注重身體鍛煉不可少的一個方面。我們走到小區(qū)外甬路的拐角處時,借著昏暗的路燈,女兒突然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個黑色的皮夾:“爸爸快看,那是什么?錢包嗎?”我們走過去拾起來一看,還真是一個錢包。里面不僅有幾百元錢,還有一張身份證。從身份證的照片上,我們發(fā)現(xiàn)失主是一個稚氣未脫的農(nóng)村男青年。女兒疑惑地看著我,問我怎么辦?我告訴孩子:“錢是好東西,可以給人帶來滿足和快樂。但不是咱的咱不能要。尤其是農(nóng)村的孩子,掙錢多不容易呀。再想想,丟錢的人該多么著急,況且里面還有身份證呢!”孩子懂事地點點頭??纯锤浇鼰o人,我們就匆匆結束了散步,回到家里想對策。
我們決定從身份證上的住址查起,聯(lián)系失主。于是,女兒幫著我不斷地翻找電話號碼冊。找到幾個可能的號碼后,我們就開始撥打“騷擾電話”。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于打通了某個村子變電所的值班電話。我們耐心地向值班員說明了情況,懇請他給予幫助,這位好心人答應了我們的請求,給那個丟錢包的男青年傳達了失物信息。果然,第二天我們家里來了個陌生的年輕人:他是從農(nóng)村考學出來的,人生地不熟,在陌生的城市里第一次獨自外出購物,就把錢包丟了。錢包里面是家里給他湊出來的一個月的生活費。得知錢包失而復得后,他喜出望外,非要請我們吃頓飯。我們知道他生活不易,沒有接受他的邀請。
十年后,德育的“回報”來了,“報恩人”不是那個丟錢包的男青年,而是我的女兒。這一年,女)匕即將本科畢業(yè),她在暑期中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給某單位講課,收獲了她人生的“第一桶金”——數(shù)百元的課時費。女兒沒有獨自享受,而是給年邁的姥姥買了一款老年健康游戲機。這款儀器不僅可以提示老人每天的鍛煉情況、顯示脈搏血壓等數(shù)據(jù),還有一些適合老人的游戲。姥姥看到外孫女這樣孝順,樂得合不攏嘴,逢人就夸孩子孝順能干,沒有白培養(yǎng)。同年,女兒不僅獲得了北京師范大學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證書,而且還得到了由北京市團委頒發(fā)的“優(yōu)秀志愿者”榮譽證書。
(責編 宋行軍)
編輯部提醒
為了及時、準確、高效地為在本刊發(fā)表文章的作者發(fā)放稿費,《家長》編輯部已從2017年9月開始,將稿費發(fā)放由原來通過郵局寄送,改為通過手機銀行支付。敬請廣大作者在投稿時,務必在稿件上注明銀行卡號、開戶行、開戶人姓名。另外,已在本刊刊發(fā)稿件而沒有收到稿費的作者,請與本刊編輯部聯(lián)系。
聯(lián)系電話:13821225845 聯(lián)系人: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