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瑋玥
5月15日,為貫徹《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和《深圳市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體育工作指導意見》有關要求,由廣東省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深圳市福田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的“深圳市《體育與健康》學科在線教學研討及觀摩活動”在深圳市福田區(qū)華富中學舉行。
本次研討會的主題為:確保復學后深圳市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和校園體育活動正常開展,確保中小學生身心健康、運動安全。會議邀請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wèi)生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吳鍵進行了題為“非常時期體育課的特殊要求”的專題講座。吳鍵在講座中將居家3個月的學生比喻成放置了3個月的汽車。他指出,學生需要“保養(yǎng)”才能正常上課,并由此提出了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時“一個愛和四個有”的總體要求,即熱愛學生和有規(guī)范要求、有科學安排、有安全措施、有應急預案。吳鍵指出,要想正常有序地開展體育課,要保障體育課的環(huán)境、體育課的身心動員、體育課的安全3個方面。在指導體育教師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時,吳鍵提出4項核心做法,即有寫教案、有說課堂安全提示、有定強度預設和有備應急預案。
深圳市體育教研員黃鎮(zhèn)敏也表示,在組織課堂教學和校園體育活動時,體育教師如果不能科學、全面地評估每一名學生現(xiàn)有的體能狀況和運動水平,可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運動風險。因此,體育教師應真正做到精準防控、科學施策、合理運動,既愛護學生,也保護自己。
本次研討會上,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桂娟強調(diào),保證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是提高學生免疫力的重要手段,各中小學校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以人為本”“一生一案”,因地制宜開展適宜的體育活動。
深圳市福田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郭其俊介紹了福田區(qū)開展教育智慧系統(tǒng)建設的情況,他指出,新形勢下,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避免運動傷害,要敢于創(chuàng)新,要依托科學的手段、智慧的方法對學生體育活動進行實時的監(jiān)控,“健康第一”是現(xiàn)階段學校體育工作必須遵循的準則。
此外,深圳市福田區(qū)華富小學、華富中學展示了精心設計的疫情防控下的體育課堂教學和體育大課間活動。來自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廣東省第二師范學院的體育專家袁圣敏對展示活動情況進行了點評和指導。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專家通過網(wǎng)絡對展示活動進行了遠程監(jiān)控并對運動強度、練習密度等數(shù)據(jù)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線上體育教學研討及觀摩活動是深圳市首次基于教育智慧系統(tǒng)開展的大規(guī)模學校體育線上研討觀摩活動,共有深圳市1.3萬名中小學體育教師在線參與研討,是深圳市學校體育改革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