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內容摘要:職校的班主任,他們平時掙扎在繁瑣的日常工作中,面對的是一些自我意識強,學習成績差,對生活缺乏熱情的學生。他們拼搏進取,竭盡所能,力求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很多時候學生面對班主任的苦口婆心和循循善誘,卻漠然視之,導致收獲甚微,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他們因此焦躁不安,對教育事業(yè)的滿腔熱忱開始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意志消沉的職業(yè)倦怠。而當我們面臨職業(yè)倦怠時,唯有淡然處之,調整好心態(tài),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走出職業(yè)倦怠的困境,收獲職業(yè)幸福感。
關鍵詞:職業(yè)倦怠 班主任的身心健康 職業(yè)幸福
職業(yè)倦怠指個體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tài)。近年來,由于中職學校招生規(guī)模擴大和生源質量普遍下降,教師因工作強度增大和個人成就感缺失等一系列問題而成為職業(yè)倦怠高危人群,職業(yè)倦怠越發(fā)普遍,其主要表現(xiàn)為對工作滿意度和成就感低,失去對教學工作的興趣和熱情,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從感情上遠離學生,在心理上疏遠學生,對學生缺乏關心和耐心,進而影響其在教學過程中的行為表現(xiàn)和教學質量。中職的班主任面對職校生這一特殊群體,經常會產生職業(yè)倦怠感,久而久之,不但教學工作懈怠,而且影響了自身的身心健康。
在職業(yè)學校里,經常會聽到許多班主任的抱怨,他們幾乎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從教之初的滿腔熱忱逐漸消失了,職業(yè)幸福感和成就感淡漠了,取而代之的是安于現(xiàn)狀、平淡無為、得過且過的想法;原先最想去的班級,現(xiàn)在幾乎不想踏入,原先可愛的學生似乎也變得令人生厭;甚至不惜找各種借口強硬地拒絕領導安排的班主任工作,實際上,這就是班主任職業(yè)倦怠的癥狀表現(xiàn)。特別是在職業(yè)學校,這種職業(yè)倦怠感更為嚴重,所以在職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做職校老師難,做職校班主任難上加難。那么職校班主任的職業(yè)倦怠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作為職校班主任,我們又該如何來避免呢?我覺得關于這樣的問題非常值得我們每一位職校班主任關注和探討。
一.職業(yè)倦怠的原因分析
1.社會、學校、家長對班主任極大的期望
人們常說:“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教師是辛勤的園丁,用愛心澆灌祖國的花朵”,“教師是領航員,帶領學生暢游知識的海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是的,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班主任則更是孩子們心靈健康成長的導師。社會給予了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極高的評價和期望,班主任責任重大,既要育人又要育心。學校更是給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希望班主任能有扭轉乾坤的能力,有諸葛孔明的周密,有指點江山的激情,有勇于奉獻的精神;凡事以大局為重,凡事要全身心付出;目標要高,過程要實,措施要細,結果要好;要十全十美,要萬無一失。在職校,事無巨細,全是班主任一手包辦,學生有任何問題,學校會問責班主任,而如果身為一名任課老師,只要負責管理好課堂,其余的事只管交給班主任。家長認為孩子送到學校,就是送到班主任的手中,學生的一切就交給你了;班主任最好有神來之筆,點石成金;有靈丹妙藥,醫(yī)治愚頑百病;孩子個個都是天才,都應該成為棟梁,成為巨星。殊不知,孩子的健康成長更離不開家長的關懷和教導。
2.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的現(xiàn)狀
作為一名職業(yè)學校的班主任,面對的教育對象是看似已經“成人”的學生,實際上很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很散漫,性格敏感而倔強,對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充滿敵意。雖然職校不乏一些學習認真,要求進步的學生,但他們多數(shù)人只求明哲保身,不愿也不能影響那些不愛學習的后進生。俗話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因為有升學壓力,多數(shù)學生的精力都在學習上,家長為了孩子的學業(yè)成長,對孩子也非常的關注,班級里雖有一些調皮、不學習的學生,但因為大環(huán)境好的緣故,他們在班級里也無法興風作浪。到了職校,因為沒有升學壓力,再加上多數(shù)學生以往長期處在高壓的環(huán)境下,壓抑的情緒得不到釋放,一旦到了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他們就會放飛自我,自甘沉淪。這些學生在班級里,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如果管理不當,一方面會消耗班主任的絕大部分精力,另一方面會影響整個班級的風氣。很多班主任面對這樣的學生,跟他們斗智斗勇的同時,心理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她們時常忙于應付,感到心力俱疲,力不從心,有的人甚至想臨陣退縮,從此退出多事的“江湖”。
3.班主任自身缺乏成就感
雖然國家對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非常重視,但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社會、家庭普遍不認可中職學校,認為上高中、考大學才是正途。學生除非萬不得已,少有主動選擇職業(yè)學校的。加之,很多職校老師本身就存在這種觀念,所以在招生中自己就把定位降低了一個甚至幾個檔次,專門針對那些中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其中很多學生因為本身學習成績和行為習慣相對較差,所以一進校就明顯表現(xiàn)出極度厭學情緒,不管班主任如何苦口婆心的教育,學生照樣我行我素,任性妄為。很多班主任認為自己是充當消防員的角色,經常忙于處理學生的各種錯誤,長此以往,班主任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自己的工作是沒有價值的,沒有成就的,因而也是不被人尊重的。
二.走出職業(yè)倦怠的方法探究
1.學會接納自己,關愛自己
雖然社會、家長、學校寄予了班主任極大的期望,把班主任奉若神明,但其實我們只是普通人,不是完人,我們有喜怒哀樂,有自身的長處和不足,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當學生屢教不改、教而不善時,我們也會憤怒、失望,也會抱怨、迷茫,不要把自己當成圣人,當你確實竭盡所能的時候,但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我們要學會放手,放手并不是放棄,只是換一個對學生和自己都好的解決方法。無可厚非,學生的確需要我們的關愛,當我們身處困境,面臨困惑時,也渴望得到關愛和幫助。當無人給我們喝彩時,我們可以給自己鼓掌加油。
2.加強身體鍛煉,攢好革命的本錢
“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這個理念大家都懂,可是每天真要我們拿出一小時鍛煉,確實很難。怎么辦,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就要擠時間。每天在操場上慢跑一圈或者快步的行走也是最簡單易行而有效的鍛煉方式,多個班主任在一起行走的過程中,可以交流經驗,溝通感情,發(fā)泄不快,也是一種非常科學的心理調節(jié)的方式?,F(xiàn)在很多人關注微信運動,看著自己的步數(shù)達到一萬步以上,內心應該是自豪而滿足的。也可以在辦公室的周邊空地跳跳繩、打打羽毛球,運動也是減壓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我們大家一定要記住:沒有好的身體,就沒有好生活!
3.保持平和心態(tài),杜絕盲目攀比
好強是好事,但有時我們也需量力而行,不要和其他班級進行盲目攀比。每個班級學生的素質高低不同,比如高職的學生,他們進校時,分數(shù)比中職的學生高,雖然分數(shù)不能完全決定素質,但事實上高職學生確實中職學生易管理,高職班級在各項活動的開展中,表現(xiàn)相對突出,因此在各項榮譽的評比中,高職班級也有明顯的優(yōu)勢。多數(shù)中職的學生學習能力差,自我要求不高,我們也要因材施教,只要他們每天進步一點,我們就要鼓勵和表揚。另外每屆學生的素質也會有差異,有的班主任時常感嘆學生一屆不如一屆,他們不自覺地會把現(xiàn)在的學生跟以往的學生進行比較,結果會心理愈發(fā)失衡。其實,每屆學生各有特點,我們要承認他們的差異和差距,要調整好心態(tài),時刻保持心態(tài)平和,不要盲目攀比。
4.育人先育己,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很多時候,我們比較注重提升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經常學習班主任管理方面的知識,班主任的知識匱乏,如果不及時充電,容易被淘汰。時代在發(fā)展,學生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變化,如果不及時更新我們的帶班理念,很容易跟不上學生的腳步。經驗需積累,理念要更新,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視自身的心理健康。作為中職學生的班主任,更要擁有一顆強大而健康的內心。只有我們的心理健康了,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當我們感到疲憊、無助時,可以找領導或同事談談心,取取經,也可以到學校專門的心理咨詢室釋放一下壓力和情緒,或者去聽一些針對性的心理健康講座??傊?,你要求學生積極樂觀,首先要保證自己陽光進取。
有的班主任套用一首歌詞說: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負擔最重的人是我,工作最煩的人是我,壓力最大的人是我,是我是我還是我。繁重的工作讓班主任“為伊消得人憔悴”。在這里,并不是為班主任推卸責任,然而如果班主任整天都掙扎在繁雜事務之中,都纏繞在矛盾之中,那還何來創(chuàng)新?何來藝術?何來激情?又談何事業(yè)?作為職校班主任,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學會自我釋放壓力,這樣才能高效地管理班級,幫助學生成人成才,最終才能走出職業(yè)倦怠的困境,收獲職業(yè)幸福感。
參考文獻
[1]《論教師職業(yè)倦怠的成因和對策》,教學與管理,張濟州,2004,3
[2]《論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及克服》,廣州大學學報,2004,7
[3]《論教師心理健康及其促進》,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俞國良、曾盼盼,2001,1
[4]《中職學校班主任職業(yè)倦怠的成因與對策》,中等職業(yè)教育,趙英蘭,2007
(作者單位:江蘇省武進職業(yè)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