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婭,湯四新,張 恒
泰州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功能科,江蘇 泰州 225300
近年來,乳腺疾病患者日益增多,乳腺癌已成為女性常見的癌癥之一,因此,乳腺癌的早期篩查尤為重要。高頻超聲檢查是目前篩查乳腺癌理想的診斷方法之一,由于乳腺良惡性腫瘤組織成分多樣,常規(guī)超聲難以顯示和鑒別其異同,隨著超聲技術的發(fā)展,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術得到了較多的應用,它通過測量剪切波在組織內的傳播速度,得出腫塊的彈性模量值,從而定量評估軟組織的硬度,彌補了常規(guī)超聲的不足,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
收集2017年8月—2018年12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發(fā)現乳腺腫塊并獲得手術后病理學檢查結果的105例患者(共105個乳腺病灶)。患者術前經常規(guī)乳腺超聲檢查,對腫塊進行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tǒng)(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級;同時加做乳腺SWE,根據剪切波速度平均值對腫塊的BI-RADS分級進行調整。
采用德國Siemens公司的Acuson S30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內置SWE技術),使用9L4線陣探頭,頻率為4~9 MHz。
檢查時,患者取仰臥位,雙手臂上舉并外展,充分暴露乳房、腋窩。對患者行常規(guī)超聲檢查,記錄病灶位置、形態(tài)、大小、邊緣、內部回聲、病灶內有無鈣化等特點,依據美國放射學會的BI-RADS對病灶進行分級評估;然后切換至SWE系統(tǒng),探頭不施壓,待圖像穩(wěn)定后定幀,在各腫塊內取3個不同位置測量剪切波速度后取其平均值,將腫塊內剪切波平均速度>3.3 m/s作為提高BI-RADS分級標準的依據[1]。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定性數據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病理學檢查結果中,惡性組:浸潤性乳腺癌27例,導管內癌5例,導管內乳頭狀癌6例;良性組:纖維腺瘤34例,腺病15例,導管內乳頭狀瘤8例,囊性增生26例,導管上皮增生4例。
常規(guī)超聲BI-RADS分類結果:3級,37例;4A級,38例;4B級,12例;4C級,11例;5級,7例。以乳腺超聲BI-RADS分級3級及4A級為良性腫塊,4B、4C和5級為惡性腫塊,得到BI-RADS分級的診斷靈敏度78.4%、特異度為71.2%,準確率為76.1%。
剪切波圖像顯示良性腫塊圖像較規(guī)則,顏色為比較均勻分布的藍色或綠色且充填完整,而惡性腫塊圖像變異大,以雜亂的紅色、橙色為主,SWE技術測得剪切波在良性腫塊中傳播速度平均值為(2.36±0.5)m/s,惡性腫塊中傳播速度平均值為(5.21±1.34)m/s,惡性腫塊剪切波速度顯著高于良性腫塊。SWE診斷BI-RADS 3類32例,4A類30例,4B類15例,4C類18例,5類10例,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以手術后病理學檢查結果為金標準,SWE測得剪切波速度3.87 m/s,作為鑒別良惡性腫塊的速度閾值,診斷乳腺腫塊良惡性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分別為85.2%、91.3%、84.2%(表1,圖1~3)。
表1 105例病灶二維超聲和SWE BI-RADS分級結果(n)
圖1 乳腺纖維腺瘤超聲聲像圖及病理學表現
圖2 乳腺浸潤性癌超聲聲像圖及病理學表現
圖3 局灶性導管上皮伴輕度增生超聲聲像圖及病理學表現
乳腺癌已躍居中國女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的首位,乳腺癌早期臨床難以發(fā)現,缺少有效的預防手段,因此,治療乳腺癌的當務之急是準確診斷。超聲檢查以其方便快捷、無創(chuàng)傷、準確率較高等優(yōu)點一直是乳腺腫塊篩查的重要輔助檢查,而超聲BI-RADS分類出現后,超聲評估乳腺腫塊的性質有了明確的標準,對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也有指導作用。常規(guī)超聲根據腫塊形態(tài)、邊緣、內部回聲、病灶內有無鈣化點等特征進行分類。0級,影像學評估不完全,需要進一步行其他影像學檢查;1級,未見異常;2級,考慮為良性病變;3級,良性病變可能(約2%的惡性可能);4A,低度可能惡性;4B,中度可能惡性;4C,高度可能惡性(非典型惡性征像);5級,高度(≥95%)懷疑為惡性征象;6級,經病理學檢查證實為惡性。
典型的乳腺良惡性腫塊超聲圖像特征明顯,容易鑒別,但部分良惡性腫塊常規(guī)超聲圖像存在一定的交叉,因此,常規(guī)超聲檢查對于這部分的乳腺癌患者確診難度大[2],不能單憑任何一項指標來診斷,需要綜合考慮。臨床經驗和病理學依據顯示,乳腺癌的質地異于正常組織,組織硬度往往較正常組織增大[3-4],二維超聲只能對腫塊的形態(tài)學進行評估,腫塊組織硬度無法檢測;隨著超聲技術的發(fā)展,近年來應用的超聲彈性技術,通過評價組織硬度來判斷腫塊的良惡性,并在乳腺病灶的鑒別診斷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5-7]。
超聲實時SWE技術是一種新的彈性量化檢查技術,利用超聲探頭發(fā)射聲輻射脈沖對軟組織施加壓力,組織受力后變形,產生橫向的剪切波[8],腫塊組織的硬度高,剪切波的傳播速度快,腫塊組織的硬度低,剪切波的傳播速度變慢。本研究對105例患者乳腺腫塊分析顯示,加入SWE檢查后,以乳腺良惡性腫塊剪切波速度閾值作為參考,BI-RADS 4B、4C、5級患者病例數增多,診斷乳腺癌的特異度高于常規(guī)超聲;4A級患者有所減少,常規(guī)超聲BI-RADS分級為4A的患者中有6例SWE圖呈藍色,剪切波速度<3.3 m/s,降級為3級,這6例患者病理學檢查結果均為良性,由此可見,將SWE融入到BI-RADS系統(tǒng),可以根據腫塊的組織硬度信息數據的對比對常規(guī)超聲分級進行調整,對鑒別乳腺良惡性腫塊有很大的幫助,經對比分析發(fā)現,加入SWE的BI-RADS分級能提高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率,評估簡便、快捷、直觀,對乳腺良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