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錦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東人民醫(yī)院 廣西 桂東 543000)
子宮肌瘤在婦科臨床中屬常見病與多發(fā)病,其主要發(fā)病人群為60 歲以下成人,對于該疾病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隨著我國醫(yī)療事業(yè)不斷發(fā)展,腹腔鏡技術逐漸成熟,被廣泛應用于子宮肌瘤、宮頸癌等手術中,該種手術方式具有微創(chuàng)、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1-2],可有效提升患者手術成功率及預后。而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需進行全身麻醉,患者易出現(xiàn)應激反應及不良反應,對手術效果及安全具有一定影響。右美托咪定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抑制人體交感神經(jīng)活動等作用,是一種新型α2 受體激動劑,可有效保證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麻醉效果[3-4]。本研究針對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右美托咪定不同給藥方式麻醉效果展開探究,匯報如下。
納入本院接收的患者200 例作為此次研究代表,入選患者均為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患者,患者納入時間為2018 年6月—2019 年6 月。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單雙號對其進行分組,單號為研究組,雙號為參照組,每組患者100 例。研究組患者最大年齡57 歲,最小年齡29 歲,平均年齡(45.62±2.31)歲,體重53 ~67kg,平均體重(56.87±2.31)kg,參照組患者最大年齡58 歲,最小年齡28 歲,平均年齡(45.73±2.28)歲,體重54 ~69kg,平均體重(56.47±1.98)kg。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組間患者各項基線信息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其差異均為P>0.05,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比較價值。
納入標準:①臨床病理檢查結果證實為子宮肌瘤;②患者均同意實施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且全部符合手術指征;③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②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③嚴重精神疾病,無法正常交流溝通;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⑤臨床資料不完整。
兩組患者治療方式均為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在實施手術前8 小時,告知患者開始禁食,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其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嚴密監(jiān)測。首先給予患者麻醉誘導,其方式為:為患者注射0.03mg/kg 的咪達唑侖(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67040),1mg/kg 的丙泊酚(四川國瑞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40079),0.4μg/mg 的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2),麻醉維持:每小時丙泊酚8 ~10mg 泵注、舒芬太尼5μg 間斷推注、維庫溴銨1mg。參照組患者給予術中持續(xù)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48)每小時0.3μg/kg,研究組患者在實施手術前15 分鐘,單次靜脈滴注0.6μg/kg。
①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其中包括:拔管時間、蘇醒時間、鎮(zhèn)靜警覺評分;②觀察對比組間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心動過快、心動過緩、寒顫、胃部不適等;③對比兩組患者應激反應,其中包括:血糖、腎上腺素、皮質醇等。
研究組與參照組患者在本研究中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學軟包SPSS22.0 分析研究,手術指標及應激反應采用t檢驗,不良反應應用卡方檢驗,組間患者數(shù)據(jù)差異為P<0.05,說明差異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
研究組拔管時間(16.25±3.75)分、蘇醒時間(3.56±1.32)小時顯著短于參照組(22.38±4.75)分、(4.97±2.37)小時,鎮(zhèn)靜警覺評分(4.86±1.04)分顯著高于參照組(3.16±0.79)分,差異均為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組間患者各項手術指標對比(±s)
表1 組間患者各項手術指標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拔管時間(min)蘇醒時間(h) 鎮(zhèn)靜警覺評分(分)研究組 100 16.25±3.75 3.56±1.32 4.86±1.04參照組 100 22.38±4.75 4.97±2.37 3.16±0.79 t- 10.129 5.197 13.016 P - 0.000 0.000 0.000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2%明顯低于參照組34%,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比較,其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
研究組血糖、腎上腺素、皮質醇等水平均明顯低于參照組,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比較,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應激反應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應激反應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血糖(mmol/L) 腎上腺素(mmol/L)皮質醇(μg/L)研究組 100 6.21±0.31 0.49±0.04 211.61±19.87參照組 100 7.52±0.62 0.98±0.89 357.26±42.47 t- 18.898 5.500 31.119 P- 0.000 0.000 0.000
在各項婦科手術中,腹腔鏡技術應用較為廣泛,該種技術雖為微創(chuàng)手術,但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需建立氣腹,繼而其心率及血壓將會受到一定波動,形成應激反應,對手術效果具有一定影響[5],為此,選擇適宜的麻醉方式,保證麻醉效果,抑制應激反應具有顯示意義。
在手術過程中,應用右美托咪定進行麻醉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氣管插管及外界刺激導致的應激反應,右美托咪定其主要成分為鹽酸右美托咪定,是一種新型α2 腎上腺素激動劑,具有較高鎮(zhèn)痛、鎮(zhèn)靜效果,與此同時,該藥物可使鎮(zhèn)痛時間延長,降低藥物對患者帶來的不良反應[6]。右美托咪定脂溶性較高,藥物在進行硬外膜腔注射過程中,脂肪可對其進行溶解,進而提升周邊血管組織對藥物的吸收量,促進疼痛閾值提升。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同樣具有抗寒顫、抗焦慮、抗交感神經(jīng)等作用,減輕患者心血管系統(tǒng)負擔,提升麻醉舒適度。但不同給藥方式,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會不同[7],若持續(xù)給藥,麻醉時間相對較長,但患者不良反應會隨之增加,而單次給藥,劑量相對較少,患者生命體征得以保證的前提下,不良反應相對降低,神經(jīng)沖動同樣得到抑制,對其鎮(zhèn)靜效果不會產(chǎn)生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拔管時間、蘇醒時間明顯短于參照組,鎮(zhèn)靜警覺評分高于參照組,不良反應少于參照組,應激反應優(yōu)于參照組,說明,對于需要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實施術前右美托咪定單次靜脈滴注的麻醉方式,可以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及不良反應且麻醉效果顯著,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