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晟, 段小勇, 劉興態(tài)
(1. 三峽大學第三臨床醫(yī)學院國藥葛洲壩中心醫(yī)院檢驗科,湖北 宜昌 443002;2. 三峽大學第三臨床醫(yī)學院國藥葛洲壩中心醫(yī)院急診醫(yī)學科,湖北 宜昌 443002)
血液分析是目前醫(yī)療機構最常見的檢驗項目,血液分析儀在臨床檢驗工作中使用非常廣泛,如何保證實驗室內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已成為檢驗工作的重點[1]。白細胞分類計數是血液分析結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結果的可靠性是臨床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依據[2],儀器間白細胞分類計數結果的比對驗證也是實驗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編寫的文件《醫(y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在臨床血液學檢驗領域的應用說明》中也明確要求應定期進行儀器間白細胞分類計數正常標本的結果比對[3]。本研究參考《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四版和有關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建立了一套切實可行的不同儀器間白細胞分類計數結果比對方法。
XN-1000血液分析儀(簡稱XN-1000)、XN-550血液分析儀(簡稱XN-550)、XS-900i血液分析儀(簡稱XS-900i)(均為日本希森美康公司)及BC-5390血液分析儀(簡稱BC-5390)(深圳邁瑞公司),所有儀器均使用原廠配套試劑及校準品,質控品均為美國伯樂公司全血質控品。手工分類采用珠海貝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劉氏染液,人工鏡檢采用日本奧林巴斯光學工業(yè)株式會社顯微鏡。
1.2.1 樣本 (1)可比性試驗樣本。依照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WS/T 406-2012《臨床血液學檢驗常規(guī)項目分析質量要求》,收集國藥葛洲壩中心醫(yī)院當日住院及門診患者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抗凝的新鮮全血樣本30份。(2)白細胞分類結果比對樣本。以30份新鮮全血樣本白細胞計數和分類均無異常報警的樣本為白細胞分類結果比對樣本,并按照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WS/T 246-2005《白細胞分類計數參考方法》[4]要求制備血涂片,每份樣本均在采集4 h內制作3張血涂片并染色。
1.2.2 白細胞分類檢測 (1)儀器檢測。確認儀器當日質控在控后,將比對樣本分別采用4臺血液分析儀按自動進樣模式檢測1次,所有標本在采集后4 h內進行檢測。(2)人工分類。請3位長期(>5年)從事血液形態(tài)檢測,且多次(>5次)參加我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室間質量評價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成績優(yōu)異的檢驗師選取血涂片分散均勻、血片體尾交接處細胞展開良好的部位,按照白細胞分類參考方法[4]對樣本的血涂片進行鏡檢,每份樣本計數1張血涂片中200個白細胞,記錄并計算各種細胞分類百分數。
1.2.3 儀器間白細胞分類結果比對 (1)確定比對靶值。如人工分類計數同一份樣本中性粒細胞百分數、淋巴細胞百分數、單核細胞百分數、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數、嗜堿性粒細胞百分數同時符合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WS/T 246-2005《白細胞分類計數參考方法》要求的由標準誤(Sep)導出的可信區(qū)間均值的95%可信區(qū)間范圍,則取人工分類結果的均值為該樣本儀器間白細胞分類結果的比對靶值。選取滿足要求的樣本10份,如滿足要求樣本不足10份,則重新收集當日樣本再次進行手工分類,確認其符合要求后進行補充。(2)比對方法及判斷標準。10份樣本中有8份及以上儀器白細胞分類結果同時在比對靶值的95%可信區(qū)間內,則認為該儀器的白細胞分類結果比對試驗通過驗證。(3)計算白細胞分類計數結果的95%可信區(qū)間。 根據公式
計算白細胞分類計數結果的95%可信區(qū)間,式中p=均值(3人分類計數百分數結果),q=100-p,n=600(3位檢驗人員觀察的白細胞總數);當自由度為599時,95%可信區(qū)間的t分布因子(St)=1.96[5],95%的可信區(qū)間為p±1.96×Sep。
采用Excel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算均值,采用IF系列函數進行判斷。
白細胞人工分類結果及比對情況見表1(以8號樣本為例)。
各儀器白細胞分類結果比對試驗均通過驗證。其中XN-1000和XS-900i 10份樣本全部符合要求;XN-550和BC-5390 10份樣本中各有9份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均為嗜堿性粒細胞百分數。各儀器具體白細胞分類結果及比對情況見表2(以8號樣本為例)。
表1 8號樣本3位檢驗師白細胞人工分類結果、均值及比對判斷結果
表2 8號樣本儀器間白細胞分類結果
白細胞分類計數是疾病的臨床診斷、治療及預后判斷的重要依據,但不同儀器、不同技術分類結果有一定差異,所以實驗室內各儀器間白細胞分類計數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目前很多儀器結合了熒光技術、電阻抗技術等,可提示可能出現(xiàn)的細胞形態(tài)及數量上的異常情況[6]。但當遇到可疑情況時,尤其在病理條件下,仍需要人工顯微鏡復查??紤]到血液分析儀間實驗室內的結果可比性試驗已經廣泛開展,且進行該試驗的樣本基本也能滿足比對試驗的要求,本研究僅對實驗室內血液分析儀間的結果可比性試驗樣本中白細胞計數和分類均無異常報警的樣本進行比對驗證,并將2項比對試驗同時進行。
關于白細胞分類結果比對驗證的方法,我們查閱了大量相關標準、規(guī)程、教材等,未發(fā)現(xiàn)明確的規(guī)范或指南。鑒于血液分析檢測中5種白細胞分類計數結果是相互關聯(lián)又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組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白細胞分類,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患者的相關狀況,為臨床提供所需的診療信息,將各儀器檢測的5種白細胞分類計數結果分開進行比對顯然不合適,因此將比對方法設置為每份樣本白細胞分類結果必須均在比對靶值的95%可信區(qū)間內才算通過驗證??紤]到儀器間因品牌及方法學的差異,分類結果必然會有一定的偏差,為確保各儀器分類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本研究將比對靶值設置為依照相關標準推薦的白細胞分類參考方法計數結果;比對試驗通過驗證的標準參考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舉辦的室間質量評價活動的評判標準,即樣本比對合格率為80%及以上。在實際工作中,國藥葛洲壩中心醫(yī)院自2018年啟用此比對方法至今,連續(xù)2次(每年1次)各儀器均順利通過比對驗證。在這2次比對試驗中有3次出現(xiàn)不符合項,均為嗜堿性粒細胞百分數,原因是白細胞中嗜堿性粒細胞百分數數量極少,儀器檢測和人工分類計數均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導致部分樣本的隨機誤差超出95%可信區(qū)間。
本研究建立的實驗室內多臺血液分析儀白細胞分類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比對方法經實踐證明切實可行,可為實驗室內多臺血液分析儀白細胞分類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