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娜
凸顯學生主體學習地位,已經成為學科教學的重要共識,作為教學設計和組織的教師,需要在教學設計、教學執(zhí)行、教學反思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學習期待有更多觀照,以提升教與學的和諧度。具體執(zhí)行階段,教師要對教學設計進行細化處理,以提升教學契合性,讓學生順利進入到學習環(huán)節(jié),自然形成學科核心能力。
一、教學目標設計觀照學生學力
設計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時,教師要深入教材之中,對文本思維和生本思維進行有效對接,找到教學設計切入點,形成科學的教學體系。學生對文本閱讀有不同期待,其學力基礎也呈現(xiàn)差異性,這都是教師教學設計需要充分考慮的制約因素。提升教學目標覆蓋面,貼近學生學習思維,這是新課程改革精神的基本追求。教師要圍繞學生學習主體展開教學研究,為教學設計提供更多信息數據。
教師在設定閱讀教學目標時,不僅要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解析,還要對學生學力基礎有一定了解。如教學八年級語文下冊《社戲》,初中學生在閱讀魯迅作品時,常常會感覺不順暢,特別是對當時的背景缺少一些了解,對一些句子的理解也存在短板,教師在閱讀目標設定時,便給出更多觀照。在預習閱讀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出信息搜集任務,讓學生利用多種信息搜集渠道,對《社戲》小說的解讀信息進行重點搜集,對這篇小說成文背景有更多分析。在教學啟動后,教師還給學生畫出閱讀側重點,讓學生對《社戲》中“歸航煮豆”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感悟解讀,從童年回憶角度進行感知。因為教師給出更多觀照性設計和引導,給學生帶來更多啟示,學生順利進入閱讀環(huán)節(jié),對作者童年回憶情感有了更真切的體會。教師掌握學生的閱讀基礎,這是閱讀教學設計的前提條件,唯有抓住學生閱讀關注點,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學調動,讓學生順利進入閱讀情境之中。
二、教學導入啟動契合學生審美
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常常會運用一些輔助手段,將學生帶入到課堂情境之中,在具體設計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個性審美有一定了解,以提升教學設計契合性。學生在文本閱讀時,其關注角度和興趣取向呈現(xiàn)差異性,教師在具體操作時,需要充分觀照學生的閱讀追求,為學生提供最為適合的教學引導。生動講述、故事導入、媒體展示、示范誦讀等都是學生比較喜歡的方式,教師需要作出科學處理。
學生對特定歷史時期缺少必要的了解,也會為文本解讀帶來一定困難,教師要在此方面給出更多提示,以成功引導學生審美取向,確保閱讀教學順利推開。在教學《春酒》這篇課文時,學生對民俗的理解比較淺薄,教師主要對特定歷史時期的民俗特點和社會意義展開解讀,然后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民俗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文化,這是我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篇文本中,“母親”的大度和熱情,深受鄰居的贊美,這是最為樸素的做人品德。作者通過回憶“母親”的所作所為,不僅深受觸動,也給自身思想成長帶來更多動力。從這個角度展開閱讀理解,可以獲得更為豐富的閱讀體悟。閱讀文本之后,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始末,建立閱讀認知基礎。學生開始對民俗有了更多關注,并嘗試進行講述。教師引導學生先列出提綱,然后展開具體操作,確保講述活動順利展開。學生對不熟悉的歷史生活缺少敏感性,教師抓住學生心理展開有效引導,將學生帶入到特定學習情境之中,這無疑是最為有效的方法。
三、教學突破措施貼近學生思維
教學重點難點突破時,教師要從不同角度展開考慮,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思考的契機,幫助學生順利進入閱讀核心,實現(xiàn)閱讀學習的新突破。在具體執(zhí)行階段,教師要注意征詢學生意見,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對教學展開優(yōu)化處理,以提升教學效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呈現(xiàn)個性化,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學情調查,讓更多學生都能夠順利進入學習體驗環(huán)節(jié),參與重點難點的突破學習。
語文課堂構建需要有多種因素的共同支撐,確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夠順利展開,更需要學生學習主體意識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彰顯。如教學《安塞腰鼓》,教師要求對教材重點內容進行語言鑒賞:展開自主閱讀學習,找出最為經典的片段,進行語言鑒賞活動,找出語言運用方法,解讀語言表達效果,重關聯(lián),以提升語言鑒賞能力。學生根據教師要求,順利進入到語言鑒賞環(huán)節(jié)。有學生找到這樣一段:“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辈⒌贸稣Z言鑒賞:這段話是對安塞腰鼓的形象描繪,一連運用了五個比喻句,對后生們操作腰鼓形成的氣勢進行生動描寫,每一個比喻都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展開描繪,呈現(xiàn)出靈活性和生命力,給讀者帶來心靈的震撼。教師發(fā)動學生展開互評交流活動,很多學生都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教師針對學生具體表現(xiàn),對語言鑒賞情況進行總結,給學生提出更多要求,讓學生對語言鑒賞有了全新認知。
教師為學生布置語言鑒賞環(huán)節(jié),這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學生對課堂教學重點環(huán)節(jié)突破缺少方法積累,教師適時給出幫助,無疑能夠獲得最有力的支持。
四、教學訓練活動體現(xiàn)學生意愿
課堂教學訓練設計要體現(xiàn)學生意愿,這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在訓練任務選擇和訓練活動組織時,教師要擁有豐富的學情信息,結合學生生活認知展開教學發(fā)動。為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從“聽說讀寫思”等各個角度展開布置,給學生提供更多訓練選擇,這樣才能提升教學訓練設計的適合性。給學生布置選做題,這是分層教學意識的體現(xiàn),教師需要在這個方面做出更多創(chuàng)意思考,為更多學生帶來訓練動力。
教學訓練活動設計時,教師要對訓練視角有更精確的選擇,以提升訓練的適合度。在教學《大自然的語言》時,教師為學生設計了讀寫訓練任務:這是一篇說明文,我們要先厘清說明順序和常見的說明方法運用,然后展開一次仿寫,選擇生活中的一個角度,采用相似的操作手法,生動介紹一種生活現(xiàn)象。學生聽說要進行仿寫操作,都開始了獨立思考,并自發(fā)展開議論。有學生建議,我們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有很多,不如寫一種自然現(xiàn)象,寫出其具體的特點。也有學生說,寫一種自然現(xiàn)象,需要理順說明的順序,交代清楚這種現(xiàn)象的成因、特點、作用等要素。教師針對學生意見,給學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學生順利進入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為學生布置仿寫任務,并要求學生展開前期的討論,給學生提供交流互動的機會,也讓學生對仿寫模式有了一定規(guī)劃。從學生具體表現(xiàn)可以看出,教師仿寫要求是比較具有針對性的,將學生帶入仿寫訓練環(huán)節(jié)。一個仿寫任務,這是最為平常的訓練內容,卻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心理觸動,這說明教師教學設計有更高的價值。
語文課堂教學啟動后,教師要對教學目標、教學導入、教學突破、教學訓練等環(huán)節(jié)展開優(yōu)化處理,特別要觀照學生閱讀期待,為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情境,充分激活學生學習思維,形成豐富的教學亮點。閱讀是學生個性學習行為,教師在執(zhí)教中要考慮不同群體學生的不同訴求,并給出具有適合度更高的教學應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相同的學習進步和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清華中學(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