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航
【摘 要】音樂鑒賞力培養(yǎng)需要大量經驗的積累,而經驗則來源于豐富的音樂語匯。視唱練耳教學基本涵蓋了組成音樂語匯的音樂要素,并且將其劃分為不同類別,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訓練學生,可以幫助學生熟悉和掌握音樂語匯,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所以,視唱練耳和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聯(lián)系。本文在研究探索視唱練耳教學與音樂鑒賞能力的關系的基礎上,提出通過視唱練耳教學增強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視唱練耳;音樂鑒賞;音樂要素;感知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2-0112-01
一、視唱練耳與音樂鑒賞的關系
(一)音樂鑒賞的基礎是視唱練耳
視唱練耳是培養(yǎng)學生內心聽覺及音樂技能的教學手段,將培養(yǎng)學生綜合音樂能力作為教學目標,不僅體現了技術性與藝術性的高度融合,同時也是音樂學習的基礎。視唱練耳課程的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它專業(yè)科目的學習情況。音樂鑒賞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音樂作品由大量的音樂要素構成,因此在開始鑒賞前,學生應當深入分析音樂作品所包含的音樂要素,并將分析的結果應用于實踐。學生只有在具備出色聽唱水平的前提下,才能進行音樂鑒賞活動。
(二)視唱練耳能促進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
視唱練耳技能訓練的本質即分析與聽辨音高、力度、音色等音樂要素,或者說是對聽覺進行訓練,在這個過程中訓練的方法同樣十分重要。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時,通過運用旋律、和聲、配器等不同的形式來組織和表現音樂要素。聽者只有在具備出色聽覺能力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理解與把握音樂作品的內容與情感。高校音樂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感知能力時,必須引導學生感知音樂作品的各種音樂元素,視唱練耳課程恰好能充分發(fā)揮這一作用,提升學生音樂要素感知能力的同時鑒賞能力也會增強,鑒賞時掌握了音高的特征,便能夠充分地體會因音高變化而形成的情緒波動;音樂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可以幫助學生準確把握音符的時值,分析不同音符之間的關系,體會音樂獨特的律動;旋律感的培養(yǎng)則可以讓學生清晰地感受旋律曲線的變化,進而深刻地體會音樂家內心復雜的情感。
二、視唱練耳教學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路徑
(一)強化視唱訓練提升音樂要素的感知能力
音準和節(jié)奏的把握是視唱訓練的重點,其次是處理相關的音樂要素,比如速度、表情記號等。在開始訓練之前必須做好相應的準備:第一,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藝術風格,前提是深入分析音樂的旋律特征、調式調性,這關系到音樂作品的整體感知及情感表現。第二,對相關音樂要素或音樂技能進行訓練,比如針對視唱音樂作品進行模擬演唱或者發(fā)聲訓練等。第三,唱名法選擇是否合理也非常重要,教師應當結合學生自身的特征及能力水平選擇恰當的唱名法。第四,伴奏可以增強音樂作品的音響效果。分析研究伴奏織體,充分感受伴奏和聲,將伴奏與音樂旋律相互融合,能夠深化學生感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第五,在具備相應視唱能力的前提下,有意識地記憶經典旋律或者采用默唱的形式練習,均能有效增強學生的內心聽覺。
(二)強化聽覺訓練提升音樂要素的感知能力
學生只有在具備相應能力的基礎上,才可以開始音樂鑒賞。音樂要素感知能力直接決定了聽眾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感知,所以通過視唱練耳教學增強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極其重要。
1.音色感知能力
良好的音色感知能力不僅體現在樂器音色的分辨上,還要把握其中的細微變化,因此聽者必須積累豐富的音響材料,獲得大量的音樂經驗,從而提升自己的辨別能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其一,認真感知和分辨不同樂器的音色及特征;其二,認真理解音樂家樂器運用的真正目的。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體會各種音色的獨特魅力,想象的同時反復進行歸納總結。此外,還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需求,組織學生進行器樂演奏或者讓學生用不同的樂器獨立演奏各個聲部,幫助學生熟悉不同的樂器音色,從而快速提升學生的音高分辨能力。
2.節(jié)奏感知能力
節(jié)奏感決定了聽者的音樂鑒賞能力,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節(jié)奏感時必須選擇恰當的音樂作品,才能通過訓練顯著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節(jié)奏感也不同,在進行訓練時教師應恰當選擇音樂作品并在教學中加以運用,比如可以通過非洲音樂來增強學生的節(jié)奏感。
3.調式調性感知能力
調式調性培養(yǎng)是視唱練耳教學的難點,音樂旋律的感知分辨及轉調分析必須以調式調性為前提。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必須結合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熟悉其表現手法,分析調式的功能,充分感受調性的功能及特征。視唱練耳聽覺訓練具體包括旋律、聲部、音程等不同音樂要素的聽辨,訓練的目的在于通過以上方式來增強學生的音色感、旋律感等,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及音樂理解能力,更加準確地把握音樂作品的結構,深刻領悟音樂作品的情感,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及畫面。
參考文獻:
[1]黃茜,黃鐘.從作品中來回作品中去——視唱練耳整體聽覺教學法研究[J].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1(03).
[2]陳彥如.高師視唱練耳課程的審美內涵及教學探索[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1(04).
[3]謝慧敏.自我效能感在高師視唱練耳教學中的現實意義[J].黃河之聲,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