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征 閆宏波
摘 要: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建筑工程中應用的較多,具有較強的可行性,能夠有效提升施工質量。在實際施工中,必須對技術要點進行把握,不斷完善和健全,符合規(guī)定的施工需求,基于此,本文詳細分析了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1 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1.1 混凝土灌注樁技術
首先技術人員與施工人員務必要熟知混凝土灌注樁技術的施工要點,并且確保其在施工作業(yè)過程中符合各項標準。在開展此項技術的施工作業(yè)中,主要有以下兩點:保護基坑壁不被損害。通常而言,施工人員可利用水泥材質對基坑壁實行加固作業(yè);要重視灌注孔作業(yè)。在鉆孔施工開始前,要對各個柱間距采取合理的規(guī)劃,當確保沒有問題之后才能夠進行灌注孔作業(yè)?;炷凉嘧都夹g相對來說施工操作較為簡便,并且其技術性也比較低,同時具備預防灌樁孔坍塌的優(yōu)點,能夠有效提高施工作業(yè)質量以及安全。
1.2 土釘墻支護技術
這一施工技術的應用主要是為了確保施工土體的穩(wěn)定性,而技術實施的媒介則是借助土釘與土體間的作用來實現(xiàn)的。究其土體產生變形的原因,其是因在彎矩與拉力的共同作用下而產生的,所以,在實際進行這一施工設計的過程中,該施工技術的應用則要以相應施工標準與實際施工狀況來實現(xiàn)對土釘抗拉力與強度的科學設計。在實際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需要以土釘拉拔實驗的落實為基礎,對相應的拉拔力進行測試與驗證,在通過第三方檢驗的基礎上,針對相應的灌漿問題進行嚴格控制,強調相應力度的合理性以及使用量的科學性。針對孔的深度問題,要以鉆機的長度為基礎進行計算,而對于灌漿液配比問題,要針對相應水泥與石灰的比例進行試驗,并實現(xiàn)外加劑的科學使用。在進行灌漿作業(yè)的過程中,要以重力來進行灌注,并且要在漿液在凝固之前實現(xiàn)一到兩次的補漿。
1.3 錨桿支護技術
在深基坑施工環(huán)節(jié)的錨桿支護技術中,比較常見的施工模式包括金屬錨桿、水泥錨桿與樹脂錨桿等,該項技術的優(yōu)勢在于操作便捷,不會增加深基坑支護的復雜性。施工人員進行錨桿支護時,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包括土層成孔、錨桿插入、灌漿施工、張拉錨固,其中土層成孔需要使用鉆孔機,可以在螺旋式與沖擊式兩種鉆孔機中選擇。此外,包括鉆進、出渣與清孔等在內的所有流程必須一次性完成。設置拉桿前施工人員要去除表面銹蝕與鋼絞線油脂,按照規(guī)定選擇合適長度的錨桿,一般長度為10~30m即可。隨后在錨桿支護灌漿環(huán)節(jié),如果建筑工程沒有提出特殊要求,可以使用純水泥漿以及普通硅酸鹽水泥,由施工人員全面勘察現(xiàn)場所有環(huán)節(jié)因素,為了規(guī)避腐蝕性元素的影響,建議采用抗酸水泥,水灰比小于0.4為宜。
1.4 地下連續(xù)墻支護
在施工地下連續(xù)墻時,按照施工圖紙,借助全站儀對地下連續(xù)墻各個施工點進行精準的布設和測量放樣,并設置好了護樁。然后根據(jù)地下連續(xù)墻的厚度對導墻進行溝槽開挖,完成開挖后,要在溝槽中引入導墻中心線,并做好基面的平整與導墻鋼筋的綁扎操作。導墻模板安裝要牢固,且其垂直度與中心線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在混凝土澆筑完成36h后,拆除模板。接著要架設支撐,并做好導墻的轉角處理。下一步要進行接頭施工,在對槽段接頭進行安放時,應使其緊貼槽段,緩慢入槽。在處理地下連續(xù)墻各槽段的接縫時,應采取H型鋼板接頭、圓形接頭等合理的接頭方式。再下一步進行鋼筋籠的制作與安裝,對于單元槽段的鋼筋籠,應做到整體裝配與沉放。最后一步借助導管進行混凝土澆筑,澆筑時應在導管內設置隔水栓,同時要控制好澆筑液面的上升速度,最后混凝土的澆筑面比地下連續(xù)墻設計頂高不少于0.5m。
1.5 護坡施工
要想加強基坑支護穩(wěn)定性,護坡樁施工關鍵技術的應用非常必要。護坡樁施工的核心是鉆孔壓灌,施工流程如下:第一,采用混凝土加固護壁,在無砂混凝土中摻加碎石,在施工現(xiàn)場搭建樁基礎結構。第二,樁基礎結構搭建結束后,隨即開始鉆孔作業(yè)。鉆孔過程中需要先確定鉆孔位置,并做好處理工作,如果螺旋鉆桿已經到達指定位置,可以在孔內灌注水泥漿。第三,水泥漿灌注期間的灌注速度、方向是重點,鉆桿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勻速提升灌漿速度,灌漿厚度符合預定標準時可以停止灌注。第四,在深基坑內部填充骨料與鋼筋等材料,通過高壓作用灌注混凝土,構成穩(wěn)定性強的護坡樁,加固深基坑。
2 建筑深基坑支護管理措施
2.1 做好施工方案設計
在進行深基坑支護以前,施工單位應做好方案設計和組織,為實際的現(xiàn)場施工奠定良好基礎,特別是要把控好支護要點。在開工前,準備好施工中需要用到的人員及設備,將其合理分配至現(xiàn)場,加強技術管理力度。對于支護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突發(fā)情況,需提前制定應急預案,保證施工達到協(xié)調與有序。從人員角度講,要安排具有較強專業(yè)能力且經驗豐富的執(zhí)行各項操作,以此避免由于操作不規(guī)范而產生質量或安全風險。
2.2 加強基坑開挖管理
基坑的開挖方式和質量對支護結構能否保持穩(wěn)定有直接影響,為了使支護結構達到受力均勻,需進行分段或分層開挖,并保證開挖的均衡性與對稱性。另外,現(xiàn)場的管理人員還要根據(jù)現(xiàn)場的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對場地范圍內分布的線路及管道等進行認真勘察,分析并判斷圖紙是否合理,并對現(xiàn)場的自然環(huán)境做必要的檢測,防止惡劣天氣條件對基坑正常開挖施工與施工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2.3 盡可能減小地下水因素造成的影響
如果在深基坑的支護期間突然出現(xiàn)降雨,將對實際支護效果造成很大的影響?;诖耍┕ぶ性趯^(qū)域地下水位實施檢測時,應使地下水對應的滲透系數(shù)達到土層承壓基本要求,以此為之后的截水與減壓等提供可靠的保障,并提前為坑底處的結構做穩(wěn)定性計算和分析。為了盡可能減少深基坑及其支護結構受到的地下水因素的影響,對施工單位而言,可通過井點降水來降低區(qū)域的地下水位,以此保證結構的可靠性與穩(wěn)定性,防止基坑與其支護結構產生變形,導致安全事故的產生。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應用深基坑支護關鍵技術的時候,需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將理論是實踐相互聯(lián)系,發(fā)揮出技術的最大作用。施工中,必須選擇最佳的支護結構,對施工流程進行規(guī)范,增強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實現(xiàn)良好的建筑經濟效益,促進建筑事業(yè)的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澤亞.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居舍,
2018(07):22-23.
[2]李鳳嵐.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05):123-124.
[3]孫龍漫.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6(2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