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霖 唐四元
【關鍵詞】? 健康信念模式;萎縮性胃炎;遵醫(yī)行為
中圖分類號:R47
近年來,由于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增加、飲食不規(guī)律等原因,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常見的消化道系統(tǒng)類疾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腹脹、腹痛、惡心反胃等,具有病程長、反復發(fā)作、治愈率低等特點[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藥物和護理相配合的治療方法,雖然效果明顯,但是患者在出院后遵醫(yī)行為差,影響預后效果。本研究將健康信念干預模式應用于護理中,取得顯著療效,現(xiàn)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1研究對象:選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就診于我院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組和信念組。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臨床診斷標準,且經(jīng)胃鏡檢查確診[2];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愿意配合本次研究者;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心、肝、肺等功能不全患者;②患有精神類疾病;③不愿意配合本次研究者。常規(guī)組55例,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齡37~62歲,平均年齡(48.7±0.5)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4.2±0.3)年。信念組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齡35~61歲,平均年齡(49.8±0.6)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4.1±0.2)年。兩組患者于性別、年齡、病程上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方法:常規(guī)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入院后給予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健康宣教、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出院后給予健康指導、用藥方法、飲食注意事項、不良事件應對方法等。信念組患者在常規(guī)組護理基礎上,給予健康信念護理模式干預,主要包括:①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向患者講解主治醫(yī)師、護理醫(yī)師、病房情況、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健康知識,并發(fā)放慢性萎縮性胃炎健康手冊,根據(jù)患者個人資料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初步分析。每周五為患者開展健康知識講座,持續(xù)時間為1小時,講解治療成功案例,并請治療成功者分享自己的治療過程和護理過程,增強患者的治療信息,強化健康信念;②飲食干預:嚴格把控患者的日常飲食,為患者制定飲食食譜,勿食用過冷、過熱、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高蛋白、高纖維、易消化的食物,戒煙、戒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患者制定作息時間表,督促患者養(yǎng)成定時飲食、運動、睡覺的生活習慣,治療過程中觀察患者有無便血情況,若較為嚴重應停止飲食,食用流質食物,待病情穩(wěn)定后可正常飲食;③心理干預:每天上午10點對患者進行心理狀況評估和評分,可采用SAS、SDS對焦慮、抑郁程度進行評分[3],根據(jù)嚴重程度進行分級干預,若患者不良情緒較輕,可通過幽默的談話和聊天幫助患者緩解情緒,消除壓抑的心理;若中度負面情緒,可在了解患者不良情緒產(chǎn)生原因的基礎上,給予針對性的開導以及家屬支持;若重度負面情緒,則由專業(yè)的心理咨詢醫(yī)師對患者進行一對一輔導和培訓,給予專業(yè)的指導和考核;④其他護理:患者出院時,采用定期上門、電話、微信等隨訪形式,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遵醫(yī)行為、飲食習慣、生活起居進行統(tǒng)計,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給予患者健康的信念支持,定期組織患者到醫(yī)院參加健康信念宣教活動,鼓勵患者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護腸胃,可定期到社區(qū)組織免費指導等活動。
1.3觀察指標:臨床癥狀評分:自制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給予評分,共對4個臨床癥狀進行評分:上腹部疼痛、上腹部飽脹、惡心反酸、食欲不振,每個臨床癥狀根據(jù)嚴重程度分為無、輕度、中度、重度,每個選項得分分別為2、4、6、8分,分值越高表示臨床癥狀越嚴重。遵醫(yī)行為:參考Morisky依從性評分量表[4],對患者護理過程中服藥時間、藥物用量、飲食注意事項、鍛煉注意事項等相關遵醫(yī)行為給予評分,總分0~8分,分為3個評價標準:完全依從(得分=8分);部分依從(得分5~7分);不依從(<4分)??傄缽穆?(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均選擇SPSS20.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X2校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t檢驗,若P<0.05為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臨床癥狀評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臨床癥狀評分對比如表1所示,護理前兩組患者癥狀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護理后,信念組患者各癥狀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P<0.05)。
2.2遵醫(yī)依從性對比:兩組患者依從率對比如表2所示,信念組患者總依從率高于常規(guī)組(P<0.05)。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多種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萎縮性病變,患者胃粘膜變薄、腺體萎縮、腸腺上皮不典型增生[5]。相關臨床研究表明,在藥物治療基礎上,患者的飲食習慣、心理狀況、生活方式均會影響治療的療效和預后效果[6]。健康信念護理干預模式是一種將社會心理學運用于個人健康行為的理論模式,該模式強調個體接納和接受健康行為的程度取決于個體的信念和態(tài)度。陳曉玉等[7]研究顯示,健康信念護理模式應用于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多種途徑的健康信念護理可培養(yǎng)患者的健康自護行為,提高治療依從性,利于病情的穩(wěn)定。
本研究采用對比的方法,將健康信念護理干(下轉第90頁)? ?(上接第221頁)預模式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模式做對比分析,分別探討兩種護理模式對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和遵醫(yī)行為的影響。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護理后,信念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P<0.05),體現(xiàn)健康信念模式能夠有效降低胃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兩組遵醫(yī)行為評分,信念組患者遵醫(yī)總依從率高于常規(guī)組(P<0.05),體現(xiàn)健康信念對于不遵醫(yī)行為具有遏制效果,使患者主動依照醫(yī)生的囑咐去用藥和治療。健康信念護理模式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①個人行為會受信念強度的影響,患者相信護理人員的護理措施帶來的效果后,更容易接納和接受護理人員建議的健康行為,萎縮性胃炎患者對護理行為的信任程度會影響患者個人遵醫(yī)的依從性,患者認識到自身沒有遵從醫(yī)生囑咐,會意識到這種行為的危險性,會主動采取健康行為,提高疾病治療信心;②健康信念還包括價值期望理論,患者的主觀心理期望會影響護理教育的接受程度,使患者在了解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基本知識基礎上,認識到心理、行為、遵醫(yī)的重要性,更加相信遵醫(yī)依從性會影響到預后效果。在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常規(guī)組的遵醫(yī)行為較差,甚至不相信護理人員建議的用藥行為,導致臨床癥狀改善效果欠佳;③健康知識宣講可消除患者各種疑惑,加強對胃炎的認識,改善對胃炎的懼怕心理;健康的飲食、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治療胃炎的前提和保障,加強飲食干預可保證患者營養(yǎng)的攝取,護胃固體,為胃炎的治療打下基礎;慢性萎縮性胃炎屬于慢性病,病程長,患者易積壓負面情緒,通過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可緩解負面情緒,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賈玉營[8]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給予強化心理護理干預,可提高治療有效率和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給予健康信念護理模式干預,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遵醫(yī)依從率,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白麗梅,傅常清,郭欣欣,等.止血帶張力對淺靜脈充盈度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0):587-588.
[2]薛紅香.人性化護理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5):177-179.
[3]王金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鏡表現(xiàn)與病理特點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32):123-124.
[4]趙君.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進行系統(tǒng)化護理對其臨床效果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16(19):275-277.
[5]周玲.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在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9):19-20
[6]魏華,張蕾蕾,李艷,索智敏.PGⅠ、PGⅡ、G-17和HpIgG抗體篩查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的價值[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6,32(09):1360-1363.
[7]劉薇.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08):9-10.
[8]陳曉玉,堯霞秀,劉靈梅.健康信念護理干預對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9,25(12):176-178.
[9]賈玉營.強化心理護理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護理中對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率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9,42(02):221-222.
作者簡介:李沛霖,女,邵陽市,講師。
通訊作者:唐四元,男,長沙市。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6C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