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昕
摘 要:新媒體迅猛發(fā)展的時代環(huán)境下,媒介競爭激烈,報紙副刊作為傳統(tǒng)媒介,必然受到巨大沖擊與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要想擺脫困境,提高自身影響力,吸引更多受眾,就必須通過創(chuàng)新定位,保證質量;內容再造,賦予活力;服務受眾,關注反饋;整合資源,融合發(fā)展等一系列改革策略,更好地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
關鍵詞:新媒體環(huán)境;媒介競爭;報紙副刊;策略
中圖分類號:G2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7-00-02
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及利用,我們走進了新媒體時代。在快節(jié)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的休閑時間呈現出碎片化傾向,相較于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顯然迎合人們碎片化閱讀需求,也體現出前所未有的互動性,滿足大眾隨時隨地進行互動性表達及娛樂與信息需要。這些優(yōu)勢也使得人們使用新媒體的目的性與選擇的主動性更強。在新媒體迅猛發(fā)展的時代大環(huán)境下,報紙副刊作為一種傳統(tǒng)媒體,想要吸收更多受眾,繼續(xù)發(fā)揮其文化傳播功能,必定要適應新媒體大環(huán)境,做出一定改革策略,順應時代潮流,滿足大眾需求。
一、創(chuàng)新定位,保證質量
一份報紙副刊,在開創(chuàng)之日就會確定好其風格定位,如面向知識群體的文學副刊、側重常識科普的生活副刊或者是注重深度調查的新聞副刊等等。報紙副刊產生旨在用通俗化手法向大眾傳播文學、藝術、科學。傳統(tǒng)媒體時代,報紙副刊多以純文學作品為主;而到了新媒體時代,報紙副刊多樣化,綜合性副刊、專業(yè)化副刊種類豐富。新媒體時代,媒介產品種類愈加豐富,報紙副刊作為一種傳統(tǒng)媒介產品,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中競爭激烈,在吸引受眾方面必然存在較大難度。要想吸引更多受眾,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就必須適應市場大環(huán)境做出調整,在堅守自己特有的文化品位的同時做出創(chuàng)新。
因此,報紙副刊必須選好自己的風格定位,繼承或者創(chuàng)新,考慮受眾的信息需求及心理需求,豐富傳播內容。比如在以傳統(tǒng)的單一文學內容為主的基礎上大幅度增加當前受眾喜歡的趣味性內容;在保持文化性的同時,還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城市的歷史資源和文化資源,將文學性、服務性與本土性相結合,堅守文化陣地和文化品質,為社會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產品。另外,副刊還要注意刊載文章的質量,堅守原創(chuàng)內容。報紙副刊吸引受眾的主要是其內容,讀者所看中的,永遠是有品質的真實內容,有內涵的原創(chuàng)內容,能夠滿足受眾需求的內容對受眾來說才有價值,只有有意義有價值的內容才能留住讀者,贏得讀者的尊重、信任和口碑。
二、內容再造,賦予活力
(一)標題的制作
標題一般以大字號呈現在新聞正文內容前面。對傳統(tǒng)媒體來說,新聞報道的標題是新聞的“眼睛”??旃?jié)奏的生活中,讀者傾向于碎片化閱讀,標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標題可以簡短地概括或評價新聞內容,讓讀者根據一行標題迅速判斷取舍,快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另一方面,副刊可以從新媒體用戶的閱讀喜好和口味出發(fā),實現對報紙稿件標題的重構,設計符合讀者心理、易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的標題,從而吸引更多讀者閱讀。
(二)深度解讀新聞
新媒體時代,信息通過數字網絡技術實現即時傳播。報紙是新聞紙,報紙上面刊載的文章以新近事實報道及時事評論為主。作為傳統(tǒng)媒體,報紙信息傳播時效性并不太強。副刊作為報紙的一部分,必然受到報業(yè)規(guī)律和媒介環(huán)境的影響,體現新聞性。新媒體時代下,報紙副刊也必然要通過改革加強新聞性。相對于新聞版面,副刊更長于深度挖掘社會現象,所以在副刊版面,可以緊扣新聞事件,選準角度,做相關的深入探討,深度解讀新聞,梳理細節(jié)脈絡,深度后續(xù)追蹤,深化主題。可以進行“舊聞新推”,對于相同相似題材選取不同角度深度解讀,讓新聞超越一天的生命,這樣一定程度上確保文章內容的及時供給,提升了原創(chuàng)內容的使用率,讓采編成本發(fā)揮最大效益。同時,對新聞文本的多次傳播,實現了對讀者的多重覆蓋,提升了傳播效果??傊鳛閳蠹埖难a充,副刊也要充分發(fā)揮新聞性,對于重大新聞事件,梳理脈絡,深度追蹤,發(fā)表評論,做好文字內容的傳播,滿足讀者信息需求,體現媒體責任與擔當。
(三)加強專題內容的策劃
副刊的成功,一定要用版面內容來說話。新媒體環(huán)境下,讀者對報紙副刊的期待,也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哲理美文。在此情況下,報紙副刊可以進行專題內容策劃,把握那些真正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和討論空間的話題,從新穎的角度,以充滿感性的閱讀視角,對熱點事件人物進行立體化的透析評價,在盡可能滿足讀者需要的同時,提高文化品位,促進讀者思考,引導社會輿論。
三、服務受眾,關注反饋
(一)版面設計
副刊具有藝術性,藝術性體現在副刊的版面設計方面。精巧美觀的版面設計,是一份優(yōu)秀副刊的基本構成要素。相較于報紙其他版面,副刊版面限制較小,要將版面設計得盡可能活潑美觀,字形字號、底紋色彩及線條形狀選配恰當,配圖美觀多樣、切合主題。要想吸引更多受眾,副刊就要為讀者考慮,在版面設計方面用心,運用更加新穎多樣化的版面形式布局,優(yōu)美切題的藝術插圖,合適的字體字號色彩設置,提高版面設計視覺品味,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
(二)注重讀者反饋
副刊面向社會大眾,是要給讀者閱讀的,所以副刊要有一種服務讀者的精神,清楚了解讀者的閱讀期待,根據讀者的信息需求及心理需求選擇刊載內容。讀者需要副刊,是因為他們能夠通過副刊陶冶情操、汲取知識、獲得信息。作者需要副刊,是因為他們可以通過副刊這一渠道,將自己的經歷、感受、思想,變成可與人交流的文字,從中收獲到成功和愉悅。因此,要加強作者與讀者的聯(lián)系,讓作者與受眾進行互動,使受眾反饋之間的問題得到解決,服務讀者。
(三)關注現實,貼近生活
報紙副刊旨在用通俗化的方式向社會大眾普及文學、藝術、科學,其為受眾服務,還體現在刊載文章強烈關注社會、貼近讀者現實生活方面。副刊刊載文章大部分反映的是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題材,考慮讀者信息需求,注意讀者心理需求,刊載社會熱點事件,報道平民群體故事,指導受眾社會生活實踐。
四、整合資源,融合發(fā)展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數字技術及網絡技術為媒介融合提供可能,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實現融合,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媒體進行全面整合,實現內容與宣傳形式通融,打破傳統(tǒng)媒體單一的信息呈現形式,綜合多樣化傳播手段,拓寬傳播渠道,實現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融合,吸引更多受眾。
報紙副刊在改革過程中,也要順應融媒體趨勢,堅持融合發(fā)展道路,積極進行媒體融合。如副刊可以開通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代表性的精品文章,突破紙質媒體約束,吸引線上讀者;還可以在微信公眾號里發(fā)布音頻視頻,使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體驗,形象生動地進行傳播,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展的模式,還能加強副刊與讀者的互動性,讀者可以通過對文章點贊、轉載等方式表達自己的閱讀興趣,通過后臺留言寫出自己的閱讀感想以及對編者的建議,拉近讀者與編輯的距離。
綜上所述,為適應新媒體時代環(huán)境,報紙副刊應該從風格定位、內容生產、受眾及傳播手段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革,更好地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吸引受眾,方能取得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劉少紅.對融媒時代“內容為王”的思考[J].新聞窗,2018(03):71.
[2]黃儒青.講好副刊的版面語言[J].新聞戰(zhàn)線,2019(14):135-136.
[3]孫昕晨.報紙副刊貴在“慢”中有“味”——以文匯報《筆會》副刊為例[J].城市黨報研究,2019(06):51-54.
[4]何春耕,夏中.新媒體時代報紙副刊改革探析[J].新聞世界,2017 (02):19-22.
[5]白潔.報紙副刊在全媒體環(huán)境中的定位與創(chuàng)新[J].新聞采編,2018 (05):36-37.